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帝王之心最難猜:朱元璋晚年為什麼要毒死自己的親家?

帝王之心最難猜:朱元璋晚年為什麼要毒死自己的親家?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由於明太祖朱元璋生性多疑,手段狠辣,明朝的諸多開國功臣鮮有善終者,但其中馮勝的死因卻最特別、最多元、最值得玩味和探究。

馮勝,原名馮國勝,早年與哥哥馮國用一起投奔了朱元璋的起義軍,為大明江山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馮勝當年投到朱元璋帳下並非單槍匹馬,而是帶著部隊去的。明朝建立後的二十多年,馮勝也一直馳騁疆場,戰功赫赫,他遠征遼東,降伏納哈出,肅清了元朝在遼東的勢力,因功受封宋國公,可謂是盛極一時。

《明史·馮勝傳》記載,「詔列勛臣望重者八人,勝居第三」,僅次於徐達和常遇春。而洪武十八年以後,徐達和常遇春已死,朝中排位第一的大將實際上就只有馮勝。但是很快,馮勝的仕途也迅速從巔峰跌落低谷。

洪武二十年,馮勝官封大將軍,率領二十萬大軍遠赴遼東征討元將納哈出,並大獲全勝而歸,還俘虜了二十萬降軍。但是,後來有人密告馮勝在此次征戰中藏匿戰利品(主要是財寶、戰馬、兵器),並且強娶了蒙古王子之女。這件事雖然沒有證據,但已經讓朱元璋大為惱火,你馮勝藏匿財寶和戰馬兵器,難道是為造反做準備?於是,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剝奪了馮勝的全部兵權,把他趕回了老家養老。

洪武二十六年,爆發了明初四大案中的「藍玉案」,馮勝的部下藍玉以謀反罪被誅殺。藍玉被殺的當月,朱元璋就把馮勝召回了京城,用意十分明顯——不放心馮勝,放在眼皮底下以便監視。

朱元璋對馮勝的猜忌之心已經昭然若揭,但馮勝卻不懂夾起尾巴做人的道理,硬是鬧出了大動靜。作為武將,馮勝由於多年沒機會上戰場而感到無聊,於是在家門前修了個稻場,整日騎馬追逐模擬打仗時的場景,以此消磨時間。但馮勝的此舉卻遭到了有心人的舉報,說他私自操練兵馬,有謀反之心。

朱元璋本來就對馮勝不放心,此番更加決定殺之而後快。於是,朱元璋親自設宴款待了馮勝,席間君臣舉杯暢飲,回憶往昔崢嶸歲月,並無任何異常,但馮勝回到府邸後,當夜就七竅流血而死,這一年是洪武二十八年。

以上看來,朱元璋殺馮勝好像與殺其他功臣別無二致,都是忌憚他們功高蓋主企圖謀反,但事情的真相卻並非如此。馮勝戰功卓越,朱元璋對他確實有所忌憚,但同時朱元璋也知道,馮勝性格直爽又順從,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膽量與自己作對,他真正忌憚的是身後之事。

藍玉被殺是在洪武二十六年,而就在此前一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將孫子朱允炆立為了皇位繼承人。但是,朱元璋有26個兒子,其中不乏覬覦皇位者,朱允炆又年少軟弱,朱元璋必須要為孫子的順利登基清路,藍玉的死實際上就與此有關。

威脅朱允炆皇位的不僅有文臣武將,還有朱元璋的兒子們,皇五子朱橚[sù]就是朱元璋最忌憚的對象之一。而朱橚的妻子正是馮勝的女兒,也就是說,馮勝與朱橚是老丈人與女婿的關係。

朱元璋十分擔心朱橚會在馮勝的幫助下奪取朱允炆的皇位,據史料記載,朱橚還曾因秘密會見馮勝而被朱元璋嚴懲過。正如《劍橋中國明代史》所說:「馮勝的被疏斥可能是皇帝疑心這名王子與這位將軍之間存在著危險的軍事聯盟。」

綜上,馮勝之死不僅源於他功高蓋主,有謀反之嫌,更因為他是朱橚的老丈人,朱元璋為了朱允炆日後順利繼位,不得不在自己死前殺了這位老朋友,否則,他便無法安心赴黃泉。

參考資料:《明史》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兔日記 的精彩文章:

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登基一個月就離奇駕崩,死因成歷史謎案
魏徵死後為何被李世民怒砸墓碑?只因他犯了千古君臣大忌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