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逝世後,汪精衛成國民黨「一把手」,蔣介石是如何扳倒他的
蔣介石與汪精衛都曾經在日本留過學,都是孫中山先生的追隨者,但是孫中山更看好汪精衛。在孫中山總理逝世之後,汪精衛成為了廣州國民政府名義上的「一把手」,蔣介石是如何扳倒他的呢?
汪精衛,原名汪兆銘,出生於1883年5月4日,1903年官費赴日本留學,參與組建同盟會。在清末時期他以謀刺清攝政王載灃而出名,後又到法國留學。回國後在孫中山領導下,駐上海創辦《建設》雜誌。
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汪精衛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次年任總參議。1925年孫中山病逝後,汪精衛被舉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
蔣介石很早的時候就懂得槍杆子里出政權的道理,所以在汪精衛任國民政府「一把手」時,蔣介石卻對黃埔軍校校長情有獨鍾。當上校長後,他暗地裡培養自己的親信,壯大自己的實力。
中山艦事件發生之前,汪精衛對自己的地位很自信。他的表現是左派,共產國際和蘇俄的代表、共產黨、國民黨內的革命派對他沒有異議。他資歷深,是孫中山遺囑的起草人,在國民黨內的地位似乎很穩定。
1926年3月19日汪精衛生病在家,陸續有人來報告:外面戒嚴,俄國顧問的公館和省港罷工委員會被包圍,海軍局長兼中山艦長李之龍被扣,國民革命第一軍黨代表已於昨日下午全體免職,概行看管。
汪精衛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憤慨地說:「我是國府主席,又是軍事委員會主席,介石這樣舉動。事前一點也不通知我,這不是造反嗎?」他激動地從床上坐了起來,一陣頭暈又倒下去。蔣介石以共產黨陰謀叛亂為理由,製造一個中山艦事件。
其實,這一事件,蔣介石針對的是汪精衛,譚延闓就說:「什麼共產黨,這是介石反對汪先生罷了。」蔣介石曾經說:「汪先生是國民政府主席,是軍事委員會主席,他對我不滿意,免我職好了,殺我也好了,不應該用陰謀害我。」此事之後,汪精衛怒不可遏,隨後自行辭職,離粵赴港併到了法國巴黎。汪精衛所憤憤不平的是蔣介石這麼大的舉動竟連招呼也不打。汪精衛辭職出國後,海內外國民黨人擁汪呼聲很高,1927年4月,汪精衛回到武漢,數月後也舉起反共旗幟,不過這時他已難以撼動蔣介石的地位。


※方誌敏本已和粟裕突圍成功,為何又返回重圍被抓獲,原因是十個字
※李大釗先生遇難後,靈柩為何停放整整六年,才由北大同事幫忙安葬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