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爆發前,面對德國的快速發展,英法兩國為何採用綏靖政策?

二戰爆發前,面對德國的快速發展,英法兩國為何採用綏靖政策?

二戰爆發前,面對德國的快速發展,英法兩國為何採用綏靖政策?

在二戰全面爆發前,眾所周知,德國是一戰的戰敗國,因為一戰的戰敗,德國在軍事力量上得到了極大的限制,不僅如此,有著《凡爾賽條約》的簽訂,德國面臨著大量的戰爭賠償,可是在希特勒上台之後,德國卻是呈現出一眾積極發展,擴充軍事實力備戰的態勢,然而面對德國呈現出來的情況,作為歐洲老牌軍事強國的英國與法國,為何卻是一直在採用綏靖政策,放縱德國的肆意發展呢?

關於這問題也是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間隔不過才二十年,德國的積極發展,對於英法兩個國家而言,一戰的影響尚未褪去,而一戰中雖然英法兩國是戰勝國,可是在戰爭中,依舊是付出了異常慘痛的代價,兩個國家內部對於戰爭有著極大的反感,在民眾的影響之下,作為政客不得不慎重的考慮。

如果不顧及民眾的反戰情緒,再次加入戰爭很容易導致政府的倒台,為此對於英法兩國而言,希望通過綏靖政策延緩戰爭的全面爆發,其次兩個國家對於德國還抱有一絲的幻想,當時的兩個領導人張伯倫以及達拉第,因為一戰的勝利,對於德國的發展沒有做出足夠的重視,認為單單憑藉德國的實力,不足以對英國與法國造成致命的影響。

其中也是認為德國不過是想要通過侵略周邊的國家,恢復自己往日的領土,為此不惜是犧牲了其他國家利益,暫時的換取和平相處的態勢,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有著一個顯著的原因,那就是英國與法國對於蘇聯的不同態度,在英法兩國看來,蘇聯與眾不同的體質,猶如洪水猛獸一般,與歐洲一眾國家的國策格格不入。

英法兩國希望德國在拿下周邊的國家之後,將戰爭的禍水東引,令德國與蘇聯之間爆發戰鬥,這樣一來自己就能坐山觀虎鬥,靜收漁翁之利,加之法國有著馬奇諾防線、英國與歐洲大陸隔海相望,自認是安然無虞,奈何正是因為英法的縱容,導致後續戰爭的全面來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涵韓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蘇德戰爭爆發,斯大林為何處決心腹愛將巴甫洛夫?看看他幹了啥
楚漢爭霸之際,項羽如果聽從范增的建議,後續真的能統一天下嗎?

TAG:小涵韓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