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昭君出塞,如果再選一次,她還願意嗎?

昭君出塞,如果再選一次,她還願意嗎?

王昭君出身於平民之家,年少最漂亮時便被送入宮去,年紀輕輕,貌美如花。對宮中的繁華當然是充滿了嚮往,然而不知宮中規矩的她,不知應給畫師賄賂來使自己的畫像更好看些,便沒有被皇帝選中,埋沒在雜役中,只能看著別人的繁華,見識別人享受榮華富貴。

昭君的美貌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古代四大美女之稱便是證明,史書上對昭君記載不多,可是卻無人不知其美貌一事。昭君自小也應知其美貌,對自己的相貌充滿自信,想來也想像過不少受皇帝寵愛的畫面,可是少了一點點賄賂,卻讓她的宮中之夢徹底破碎。在沒被選上後的幾天里,這個美麗的少女又該是如何輾轉反側,疑惑迷茫呢?而此時,卻有了匈奴和親需要一女子的消息。

去和親的話,總會比現在更好一點吧。嫁給一個匈奴的王也總比在這小小掖庭要好一些。昭君想了想之後的日子,就算傳說匈奴險惡,生性殘忍,嫁給一個王也總會比現在好。沒準在和親過程中被皇帝看到留下她了呢?昭君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思,報上了自願前往匈奴和親的文書。

皇帝果然看上了王昭君的美貌,當日的她穿上了入宮以來穿的最好的衣服,一身紅衣配上精心裝飾過的五官,美的不可方物。皇帝震驚,大臣震驚,所有人都為了她的美麗而感嘆,可是天子的話和文書都是不可更改的,縱使皇帝再後悔,也不過懲罰下畫師而已,又能多做些什麼呢?最終,匈奴還是極為得意的,抱走美人歸。

昭君在出宮前應是受過不少培訓的,關於大漢的文化,具體的施行。可能她才開始認識到和親的重要,也開始肩負起身上的重任。帶著中原的文明,隨著匈奴,長路漫漫的回到的匈奴的領地。路上顛簸,可能已經有些後悔了?怎麼會不後悔呢,離開家鄉去往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

昭君在嫁過去後吃過多少苦,為了適應新的生活受了多少罪。也許夜裡會靜悄悄流淚,思念故鄉。昭君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她教給匈奴人漢族的文化,她勸匈奴王不要和大漢發起爭鬥,從她的勸諫成功的結果來看,昭君與匈奴的生活也算和諧,多半是夫妻恩愛的。

可是匈奴王早逝後,最不能讓人忍受的事情發生了,昭君需要接著嫁給他的兒子,對古代的女人來說,這又是多麼殘酷的事情,雖然匈奴的文化如此。昭君忘記了什麼大義,不想匈奴與漢族間的和平,不管匈奴內部是否混亂,執意上書請求歸漢。可是新任皇帝的三個「從胡俗」打斷了她所有瘋狂舉動,昭君穩住了匈奴和大漢的關係,但也讓她嫁完匈奴,又嫁了他的兒子甚至是孫子。

漢朝男兒數千萬,為何解決漢匈問題,要靠一個女子呢?王昭君使匈奴和漢朝的和平長達五十年,她的貢獻是無法抹去的,可是如果有機會再選一次,她真的願意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史通今 的精彩文章:

明代宗去世,留下30歲美貌的皇后,明英宗如何對待她?

TAG:博史通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