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老外:中國古代有孫子兵法,可打仗為何還會輸?國外網民犀利評論

老外:中國古代有孫子兵法,可打仗為何還會輸?國外網民犀利評論

在中國古代,朝代更迭是非常頻繁的,戰爭的硝煙從未中止過,在那個沒有現代科技的冷兵器時代,戰場指揮官要想最大概率贏得這場戰鬥,首先要做的就是和軍師及參戰將軍一起商討該怎麼禦敵克敵,首先來犯之敵不可輕視,其次就是整合軍隊根據戰鬥地形和敵我實力來排兵布陣,從一兵一伍到全軍,都要做到整體協調統一,這樣才能發揮陣法的最大效果。

老外:中國古代有孫子兵法,可打仗為何還會輸?國外網民犀利評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我國古代陣法最早起源於狩獵活動,在後來古代軍事中被各朝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陣法越來越成熟和系統。在古代最經常用到的二十種陣法中,例如:方陣,圓陣、雁形陣、錐形陣、偃月陣、水火混合陣、鴛鴦陣、東西拐子馬陣.....等等,古代陣法發展極為迅速和繁雜,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但古代這些陣法大多數隨著王朝覆滅也都流逝在歲月長河中。

老外:中國古代有孫子兵法,可打仗為何還會輸?國外網民犀利評論

萬幸的是我們的古代祖先,將這些陣法編纂於古籍史書中流傳千秋萬代,這讓我們今天依然能通過這些古代兵書著作中了解到當時古人的智慧。在最有代表性的古代十大軍事理論著作中,首先提及的便是中國人乃至外國人都熟知《孫子兵法》,被譽稱:萬兵之源。由春秋時期齊國人孫武著作,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世界最早的兵書,同時也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其餘兩部是:《戰爭論》和《五輪書》)。

老外:中國古代有孫子兵法,可打仗為何還會輸?國外網民犀利評論

兵書聖典:《孫子兵法》,共分13篇章,其內容博大精深,一般人是很難理解字語間的真正含義,在公元734年的盛唐時期該兵書就被傳到日本,如今被譯成多種語言傳遍全球。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不僅是軍事上大智慧和大戰略的集中體現,更是我們為人處世一生的修行。

老外:中國古代有孫子兵法,可打仗為何還會輸?國外網民犀利評論

但是:國外一位網民就疑惑不解連連發問:若《孫子兵法》真是一部戰略傑作,那近代中國為何沒打贏敵人?難道是不會使用書中的戰術嗎?

老外:中國古代有孫子兵法,可打仗為何還會輸?國外網民犀利評論

1、諸葛亮長坂坡之戰輸掉了戰爭,吳國和魏國都比蜀國壽命長,而在這本書中把蜀國的失敗用各種借口洗脫,讓人們以為蜀國的失敗是運氣不好造成的,甚至還把他兒子拿來當替罪羊,所以他們都忽視了「培養一個有價值的繼承者」的責任。

因此,孫子兵法並不是一本萬能的魔法書,無法讓讀這本書的人在戰鬥中百戰百勝,就好像你即使會某些功夫技巧,但在和對手過招中也無弱點可攻破。所以即使有孫子兵法,也還是會失敗。

老外:中國古代有孫子兵法,可打仗為何還會輸?國外網民犀利評論

2、輸給了野蠻部落,例如進犯漢朝的匈奴,致使被迫向匈奴稱臣納貢,才讓匈奴把領地擴大到中原。輸給了蒙古,輸給了晉朝,輸給了滿族,輸給了歐美列強,到近代又有大片土地割讓給侵略者,但這只是一部分案例,歷史上這樣的失敗太多了。

老外:中國古代有孫子兵法,可打仗為何還會輸?國外網民犀利評論

3、孫子兵法當然有用,至少這裡面所表達的信息都是正確的,即使變成陳詞濫調,但依然是對的。

4、不要在戰爭中浪費資源,不要長時間陷入戰爭,不要在陌生環境戰鬥,不然你贏不了戰鬥,俗話說有備無患,不要將敵人逼急眼,不要攻打敵人的強勢,要攻擊敵人的弱點,你的對手可能都知道這些道理。

5、就比如即使德國有最好的軍隊,最好的指揮官,最好的戰術,但他們只有一件事:最終目標的靈活性。他們已經學會了決戰的理論,並一再地尋求他。同盟國里也同樣犯了一樣的錯誤,但後來改過自新了,在後來的戰鬥中取得了勝利。

老外:中國古代有孫子兵法,可打仗為何還會輸?國外網民犀利評論

6、我想起了《三國演義》中的一段,兩個將軍帶領一支軍隊,當他們在走到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他們為堅守十字路口還是去到附近某個地方起了爭論,這也是《孫子兵法》提到的事情之一,最終因為他們的爭執導致戰敗了。他們的敵人也知道《孫子兵法》,但不知道孫子是誰。

老外:中國古代有孫子兵法,可打仗為何還會輸?國外網民犀利評論

對於:中國古代有孫子兵法,可打仗為何還會輸?這個問題,文編也想說,確實!兵法不是尚方寶劍,不是萬能的。兵法之所以被評為:萬兵之源;其實是在一個很高的角度上,為世人闡述了一個戰略思想。從古至今,雖然我們失敗過,但在戰略上,「亂世出英雄」也從中培養很多的軍事家,諸葛亮「不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若他不熟知兵法,是無法讓弱勢的劉備建立蜀國,從而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的。

所以大家,你們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在評論區留言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