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說:福薄命苦之人,往往都有這兩種特徵,希望你不要有!

佛說:福薄命苦之人,往往都有這兩種特徵,希望你不要有!

佛說:福薄命苦之人,往往都有這兩種特徵,希望你不要有!

一、愚昧而亂行。

世間之悲情,往往因世人之不能明理而誤行,因世人不智、愚昧而亂行,造成種種不可收拾之悲劇。

試看世間之悲情不就是如此所造成的嗎?像是敬神拜佛,如有所求,必定是供品滿桌,最好的東西都捨得花,然後手舉清香,就與神佛談起條件來了,說什麼:幫其發不義之財,就會如何、如何的報答,要求神佛助其不義不德之事,就願如何、如何的回恩等。

試問神佛會貪圖世間有形之供品而被收買答應嗎?神佛會貪圖世人之願──如何、如何而昧神威之靈嗎?世人自己想想就可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然而能成證神佛者,必定是正德正行者,如有私慾貪戀,必定會受譴。然而很多世人就是這麼愚痴迷昧,無法悟此理而一味的沉墜,甚至不能如願就咀咒神佛之不是,真是罪過。

就如同太上感應篇所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欲想得福,惟德是積,如無任何德功,神佛是不會平白無故的助佑於你的,因天道無私,惟親善德之人。所以說:德當勤積,可所禱如願。相反的,丁點功德都無,哪來神佛之佑?何來所禱之能如願?盼世人能深悟知得此理之真諦,世間就可安祥,也不會有悲情的發生。

二、不相信因果。

人之所以有所懼,才會戒慎自己,亦可因而正品正德,一旦無所恐懼,則必放膽而為所欲為,然而世人最悲哀的是莫過於不信因果,先不論因果報應之事實,就以平時世人生活中的現象來論評,就可知曉因果之情況是必然之理,像是一物受撞擊,如果其力大,受損傷之情形也將嚴重,如物受力所撞者輕,其受害一定是輕微的,這如同有因之來,就會有果之生,故怎可不信因果呢?

人之心不可離開因果之概念,否則就會失德,像世間許多就是擺明不信因果,才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也因為無所忌憚,故而放膽亂行,像是買賣毒品,其嚴重性會傷及整個社會之命脈,更會因而造成他人性命之損傷,但此等之報應是相當的嚴重,但卻因為貪圖暴利,不管因果之利害,鋌而走險,除了無德失品而外,因果也是非常大。

又如明知販賣人口是一重大罪過,但偏偏就是有人會去做這種歹事,販賣人口除了會傷及他人骨肉分離之外,還會造成孩童失親,永遠無法彌補其情念,此等所造成的因果,到了地界亦是絕不容情的。

又像殺人放火是滔天大罪,就偏偏有人不顧因果之報應,憤恨行之,主要就是無因果之觀念、之約束使然,為了泄己身一時之氣,膽大妄為,造成多少家庭的罪過與失怙恃悲情。又使得本來祥和的家庭因而離散,試問此等罪惡,誰能可恕?

還有世間之人為了財利,都不顧一切的使計,或殺人、或取名,總不思及後果之傷害,這種現象世間比比可見。又有男女(不分年齡)為了什麼情愛,一時的執念,或用槍、或用刀,以傷對方性命。這種嚴重的後果,並非了卻性命就可解決的,爾後所牽連的因因果果勢必算個清楚,並不會就此罷了!

信因果,非是執迷不悟。世人有多少的罪孽,就是因為不信因果而來,這是相當恐怖之事,因果是事理之當然,並不是故意的偏說,世人須深切的去了解,以為敦品勵行的依據,你就可很安然的生活,沒有任何的負擔。

今之世人對此理不能深入的去了悟,好像他人都是欠他的,所以不顧德之大義,胡作非為,造下無邊之罪業,到那時,再來乞求那是沒有用的,最後希望大家多行善業,有機會多造功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衫小紳士 的精彩文章:

佛說:慾望如同烏鴉嘴裡的一塊碎肉,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念佛無用
地藏菩薩: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

TAG:青衫小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