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為何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道理現在還成立嗎?

古人為何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道理現在還成立嗎?

俗語或者諺語在生活中充當的角色越來越不被人注意,在現代節奏的生活中,因為科技越來越發達,很多這樣的民間用語經過時間或者科學的檢驗,發現並不可靠,自然而然地就被淘汰。更多的則是收到適用範圍的限制,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中才能使用。而「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八個字對現在的人們也依然很有參考價值。甚至隨著時光的浸染和淘洗,這八個字被賦予了更生動深刻的道理,為後人點亮通向成功彼岸的明燈。

如果僅僅從字面理解,無非說的就是,窮人不要走水路,而富人不要涉及淫亂的事情。細細想來,卻仍有些偏頗。後半句似乎更好理解,就像《孟子·滕文公下》中說道「富貴不能淫」,可是為什麼貧困的人就不能行水路?

其實這個「水」其實可以從很多角度去理解。首先可以指的是江河湖海的水域,因為古代對河海的概念劃分沒有那麼明確,最開始也只是專稱黃河長江。而且即便是今天,面對江河大海,人們還有很多未知,所以在古時候,從事漁業也是極為辛苦的。與水打交道甚至可以說是挺危險的,一旦發生意外,很難營救。比如蘇軾當年被貶謫至海南,今時不同往日,在宋代,靠海的儋州基本就是邊疆了,很難做到安居樂業。第二重理解,這個「水」可以認為是水患。在農耕文明中,人們很大程度上是「靠天收」,如果遇到水患,那麼很顯然會導致這一地區的人民飽受水患困擾而流離失所。且不提本就是窮鄉僻壤,那更難以抵擋這樣的災禍。第三種解釋,可以認為這個「水」泛指不正當的勾當。人窮志不窮,不能因為眼前的貧窮而喪失原則,將自己的底線拋至九霄。如果因為改變貧窮的現狀而昧著良心去以身試法,無論如何,都會導致一個更加黯淡的結局。不如認認真真去經營自己的人生。有道是,不畏浮雲遮望眼,面對貧困的現狀也應無所畏懼,昂然向前。

「富不涉淫」的理解更加容易了,如果說人需要一點浩然之氣方可立於世間,那麼無論出身如何,富貴與否,都應該有保持心中的凜然正氣,通過在紅塵阡陌中走一遭去獲得浩然之氣,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大寫的人。而不是因為蠅頭小利而得意忘形,也不會因為家底殷實就為所欲為。人要有敬畏之心,對於淫亂之事要恪守自己心中的聲音,為自己準備一把高懸的戒尺。這樣才能將本心保留住。

窮也好,富也罷,都是形形色色的人生中所面對的境況。不排除有的人一輩子都富裕,也不排除有的人一輩子都貧窮,但是這世間的正道就是那麼光明與坦蕩,不走水也不涉淫,堂堂正正行走世間,總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解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趣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