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POCT臨床適用性與質量管理——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檢驗科李智主任

POCT臨床適用性與質量管理——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檢驗科李智主任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2019三甲醫院檢驗需求與實踐論壇2019(第七屆)先進體外診斷行業峰會分論壇,大會特別邀請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檢驗科/實驗診斷教研室李智主任出席大會。本次峰會將圍繞國內IVD產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實際需求,設置多個論壇和專場模塊,力求為產業發展提供創新思路和解決方案。大會將邀請來自政府機構、學會的專家,國內外IVD龍頭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以及國內三甲醫院的臨床檢驗人員,IVD行業知名專家,共同討論IVD各領域法規、產品、市場、模式、技術等多方面的話題。

李智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

嘉賓背景:

曾任上海市檢驗學會第七、八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六、九屆委員會臨檢組長;中華醫院管理協會臨床檢驗專業管理委員會委員;第五、六、七屆國家衛生標準委員會臨床檢驗標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委員,腎臟疾病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上海檢驗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技術評審員;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專家委員會成員;《檢驗醫學》雜誌常務編委。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衛生局等科研項目多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廳局級科技進步二等、三等獎7項,教學成果一等獎等。發表論文80餘篇。培養碩士研究生15名。

榮獲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和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攻方向:惡性腫瘤表觀遺傳學機制及其早期診斷的研究。

演講題目:POCT臨床適用性與質量管理

演講摘要:

POCT技術的臨床應用雖然仍需在各醫療機構和實驗室的監管之下發展,但因其能提供快速檢測結果和最小分析前干擾,增強醫生診療效率,提升患者滿意度,在過去幾年得到迅速發展。 搶救患者,時間是關鍵;對於臨床醫生來說縮短「TAT」是最為迫切的要求,有文獻報道:膿毒症早期抗生素治療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生存率,治療時間晚<1h對治療效果會產生顯著影響。特別是高通量各類晶元法POCT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其相關檢測項目非常適合急診醫學的需求;慢病管理、社區公共衛生建設及家庭醫生的普及,及時觀察患者疾病狀況,調整用藥,POCT檢測也可首當其衝。

當然,臨床應用越多越廣,對其質量要求也就越高。因此,POCT技術健康發展需要探索和建立科學、適宜、可操作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控手段,並重視該技術應用前的人員培訓和應急處理能力等事宜。

會議時間:2019.3.15-16

會議地點:上海好望角大飯店(徐匯區肇嘉浜路500號)

會議主辦機構:生物谷

會議結構:主論壇 POCT與分子診斷論壇 培訓班-註冊人制度下體外診斷產品的質量控制及IVDR新規解讀 液體活檢論壇 三甲醫院檢驗需求與實踐論壇 第三方檢驗實驗室論壇

峰會日程

會議諮詢

彭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2型糖尿病新葯!賽諾菲復方葯Soliqua 100/33獲美國FDA批准,擴大適用人群
Nature:科學家利用罕見癌症弱點有望開發出新型抗癌療法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