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以及三個月內的寶寶要是這樣抱,很容易造成頭頸部損傷
寶寶就要出生了,可你會抱嗎?
你可別想當然的以為都這麼大了,誰還不會抱個娃了?你還別說,大部分的新手爸媽還真不會抱寶寶。
例如下面這兩位:
?錯誤做法1:雙手緊緊的插在寶寶腋下,讓寶寶的頭完全呈後仰的姿勢。
菌菌要告訴你,新生兒以及三個月內的寶寶要是這樣抱,很容易造成頭頸部損傷。
?錯誤做法2:像陳帥哥這樣,雖然看起來很有愛,但寶寶的整個頭都歪歪的,而且被陳帥哥的大臂緊緊摟著,完全動彈不得,不但容易傷著寶寶頭頸部,也會讓寶寶非常不舒服。
所以抱寶寶可不像你們想的那樣簡單,裡面的學問可大了,一不小心,可能會就傷著他。
為了寶寶的安全與健康,抱寶寶之前,你先要這樣做:
保證雙手潔凈和接觸衣服的衛生,摘掉手上的戒指,以免劃傷寶寶嬌嫩的肌膚。
3個月內的寶寶這樣抱最安全
3個月內的寶寶,不管用什麼姿勢抱,托住頭部是關鍵。
因為3個月大的寶寶由於頸部和背部肌肉發育還部完善,還不能較長時間支撐頭的重量,因此,抱3個月內的寶寶關鍵是要托住寶寶的頭部。
第一種姿勢:
搖籃抱(橫抱)
搖籃式抱法最適合3個月以內的寶寶哄睡和餵奶,是簡單、方便的姿勢。
姿勢解鎖:首先一隻手托住寶寶頸部,另一隻手托住寶寶屁股,雙手一起用力將寶寶抱起,然後調整讓寶寶的頭頸部剛好躺在你的臂彎,這樣寶寶就很舒服了。
第二種姿勢:
面對面式
媽媽和寶寶面對面,這種姿勢可以很好地與寶寶保持溝通交流,還可以輕輕地將寶寶在身前蕩蕩,令寶寶更放鬆、更開心。
姿勢解鎖: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和頸部,另一隻手托住寶寶的屁股,可以輕輕的搖一下寶寶,這是哄睡寶寶必備大招。
第三種方式:
飛機抱(又稱托肚抱)
這種抱法對於剛剛喝完奶有漲氣的寶寶來說最適合不過。
姿勢詳解:將寶寶翻身到手臂上,用手掌托住寶寶頭頸部,腿部卡在你的臂彎,輕輕拍嗝,能有效緩解寶寶腸絞痛和脹氣。
不過這個姿勢需要手臂有力量,這時候爸爸終於有用武之地了,但是一定要注意寶寶安全。
3個月後的寶寶可以這樣抱
3個月後,寶寶不能獨立坐的時候,依然要護住頭頸部。寶寶能獨立坐穩,需要護住寶寶背部。
第四種姿勢:
豎式抱法
很多人都在疑問3個月的寶寶能不能豎抱?其實是可以的,只要護住寶寶頸椎就可以了。
首先讓寶寶趴在胸前,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部,另一隻手確保寶寶眼睛高出大人肩膀。
最後要注意護在寶寶頭頸部,同時觀察不要堵住寶寶鼻子。
一般豎抱的時間不要過長,十來分鐘就可以了。
第五種方式:
哈嘍抱
好奇的寶寶,想讓他知道周圍發生了什麼,那麼選擇這種抱法最為適合。
姿勢解鎖:讓寶寶後背靠在你的胸前,一隻手托住寶寶的屁股,另一隻手環繞在寶寶的胸前,以防寶寶前傾。
第六種方式:
膝蓋式
這種方式,據我所知,是坐著抱娃的最優方案,也適合用於寶寶用奶瓶吃奶時。
姿勢解鎖:先保證你舒適的坐穩坐好,,雙手托住寶寶的頭頸,可以平躺也可以有一定角度,並輕輕的搖擺。
第七種方式:
空氣吉他抱
這種抱法很適合父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寶寶躺在父親寬大的臂彎里,滿滿的都是幸福的感覺。
姿勢解鎖:將寶寶的背部貼住你的前胸,寶寶呈側躺,同樣用臂彎保護好寶寶的頭頸部。
吃完奶後該怎麼抱寶寶?
寶寶吃完奶後,讓寶寶趴在你的肩膀上,抱緊他,一隻手穩穩地托住他的屁股,另一隻手輕輕地拍拍寶寶的後背,直到嗝氣為止。
這個時候不要逗寶寶笑,可能會導致寶寶吐奶。
最後菌菌再強調四點:
第一:不要雙手夾著寶寶腋下將寶寶提起,尤其是新生兒,寶寶頭部還很軟,無法支撐起自己的頭部,這樣有可能會讓寶寶的頸部受傷。
第二:不要抱著寶寶劇烈搖晃,動作要溫柔。1歲以內幼兒的頭部是不能隨便搖晃的,容易出現腦損傷和腦出血。
第三:不要久抱,新生兒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總是抱可能會影響寶寶休息。
第四: 為保證寶寶安全,抱孩子時不要拿著熱飲以及手機,上下台階、樓梯時一定要抱緊寶寶。
菌菌介紹了這麼些抱娃大法,爸爸媽媽不會再覺得手足無措了吧。各位可以循序漸進,逐一解鎖各種花式抱娃大法,享受抱寶寶的愉悅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