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國政協委員趙寶剛:影視創作要擺脫資本、流量和明星效應束縛

全國政協委員趙寶剛:影視創作要擺脫資本、流量和明星效應束縛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攝影 關天舜

優秀的文藝工作者總是善於從當下時代和現實生活中,尋找到主題、捕捉靈感,創作出讓觀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3月7日中午,在全國政協委員文藝界別駐地賓館,封面新聞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趙寶剛。剛剛開完上午分組會議的趙寶剛,精神勁頭很好。雖然已經63歲了,但歲月在他身上的痕迹並不明顯。在採訪中,他分享了關於影視作品如何提高質量,深入反映民眾現實生活等精彩觀點。

作為影視行業的文藝工作者,趙寶剛表示,「我的作品此前一直是拍當代現實題材。這麼多年,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就是多與廣大民眾接觸。我六十多歲了,還是經常與青年來往,注意觀察和記錄他們的言行情感。因為,要做青年題材的作品,把握時代青年的精神氣質,就必須和青年來往。現在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其實是老百姓非常喜歡的。哪怕是《流浪地球》,實際上也表現的是人類的期盼,也不是完全的脫離現實生活,科幻不是玄幻。」接下來,趙寶剛說,「肯定會繼續走在現實主義路線,而且會繼續加強。」

近年來,影視行業正悄然發生改變。

趙寶剛深有觀察,「前幾年行業內出現的那種找流量明星,作品就能賣出去了的做法,現在已經行不通了。人們對作品的質量更加看重。影視行業里價格高賣高賣的情況,正在發生改變。我一直認為創作就不應該那樣, 那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不會持久的。」

對於轉變,趙寶剛認為,這是好事。正好可以讓影視行業工作者冷靜下來重新思考一下,走上「穩中求進」的健康發展之路。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淘汰會一些不是很規範的影視公司。剩下來的就是,那些穩下來認真做高質量的作品。「我相信,未來的影視行業里,真正立得住腳的是,是認真做好作品的那些人。隨著國民人文素養的提升,對文藝產品的質量要求也在提高。尤其是現在的年輕觀眾,審美眼光是世界級的,如果質量不夠,也很難忽悠住人。」

從事影視行業多年,趙寶剛深有感觸,「如果影視行業被資本束縛,是很難出好作品的。而且如果創作遷就於資本、明星效應、流量等,就會讓藝術創作失去自由度,處於被捆綁的狀態,出好作品的可能性不大。高質量的影視作品,還是需要從業者穩下來、細下來,深入到人民群眾裡面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才可能真正出優秀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張軒睿談「理想型」女友:「善良愛家庭愛寵物,Selina都有!」
演員王嘉視頻講述滇金絲猴現狀 為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發聲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