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了解中國文藝片的尷尬,你才知道這部新片有多棒

了解中國文藝片的尷尬,你才知道這部新片有多棒

三月春暖花開。

雖然好萊塢大片開始陸續霸佔院線。

但是一些國產文藝片在這些特效片中成了一股難得的清流。

其中,由張猛執導,周冬雨主演的《陽台上》算是最讓人期待的影片之一。

雖然,這個清新文藝的片名讓人好奇遐想。

但遺憾的是,最先讓我關注的並不是影片劇情和製作。

而是關於此片的「爛片」爭議

電影在上映前的一次某高校路演後,一名觀眾現場言辭激烈說出了一句話:

「我用失望和爛片作為給你們這個片子的評價,想問下你們投資了多少錢?想用這個電影圈多少錢?」

此話一出,《陽台上》瞬間被推到了輿論中心。

究其差評的原因才發現,竟然是因為:看不懂

因為看不懂,一部電影就被扣上了「爛片圈錢」的帽子。

這無疑是觀眾對一部電影判的絕對死刑。

電影的大眾口味一直是難以琢磨。

但當聽到觀眾因為「看不懂」,就輕易地評判電影是爛片時,我卻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

因為這不僅是用惡意去揣測電影創作者,同時也是對電影本身的不尊重。

可悲的是,這樣的行為在網路上屢見不鮮。

甚至由此還引發了一場激烈的「文藝片之爭」

反對的聲音理直氣壯。

把觀眾當弱智。

本來就是洗錢電影。

而支持的聲音是據理力爭。

電影好壞和能否看懂無關。

不走流量,製作用心,不存在圈錢。

機智勇敢的網友把能夠反駁的點都講完了。

仔細一想,在如今各種大片攬錢的時代,誰會費力不討好地用一部文藝片去圈錢。

說到這裡,我內心又是一陣涼意。

因為中國文藝片的發展確實苦啊。

雖然,中國早已成為世界電影市場的頭號票倉。

但是中國的文藝片市場依然很滯後。

特別是國人,對中國文藝片一直都缺乏認同和肯定。

觀眾通常把故事沉悶,沒有大情節敘事的電影歸為文藝片。

心裡從第一步認知,就對文藝片存在了偏差和抵觸。

2017上映的文藝片《不成問題的問題》,改編自老舍的同名小說。

電影體現了很高的文學性,無論從攝影還是敘事都獨具特色,演員范偉為此還拿下了金馬影帝。

然而電影上映31天,票房僅有777萬。

一些評價也是慘不忍睹。

獲了獎,上了當,不知所云,太無聊。

相比之下,2017年末上映的劇情片《芳華》,由於高話題度和通俗易懂的劇情拿下了14億票房

但是挑剔的觀眾又不買賬了,說影片是一部平庸淺顯的情懷作品。

太通俗容易被挑剔認為不深刻。

太深刻容易被習慣好萊塢大片的觀眾指出看不懂。

這就是國產文藝片存在的尷尬現狀。

有人說,那麼可以學習國外,培養文藝片市場和觀眾的口味。

聽上去很美好,但是實施起來實在是舉步維艱。

就拿文藝院線來做對比。

2015年,美國就擁有57家成熟的藝術影院,以及226家經常放映外語片的影院。

而法國共有1077家藝術影院,2235塊銀幕,佔全國總銀幕數的40.9%

而中國除了影迷勝地的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的覆蓋率幾乎為零

由於中國市場缺乏長遠規劃導致的受眾斷層,接受度低

而一些好的文藝佳作,便在浮躁的市場中逐漸被埋沒。

再說說文藝片本身。

一般來講,文藝片多為小成本投資獨立的電影

電影人在創作中,減少了資方干預,電影拍攝更加趨向於藝術的私人化,所以看不懂文藝片很正常。

同時文藝創作會呈現出先鋒性,觀眾的接受也需要時間。

1994年,昆汀的《低俗小說》橫空出世,

影片在上映之初,受到很大爭議,反常規的敘事結構讓觀眾一頭霧水。

直至現在,可能還有觀眾稱看不懂,接受不了。

但這也不影響《低俗小說》成為徹底改變電影敘事的偉大作品。

在好萊塢大片席捲全球的今天,中國電影也開始了追求大片的腳步。

高潮迭起的劇情,流暢簡易的敘事,酷炫的畫面是觀眾最能接受的形式。

可是打開百度百科對電影的定義是這樣的:

「電影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對比於商業大片代表的電影科技技術的一面。

而文藝片則更加體現了電影美學、電影語言、電影文的另一面。

初看《陽台上》的預告片。

手持攝影和大膽的色彩運用,強烈的影像風格便第一眼就抓住了我。

而後得知,導演張猛對影片創作也有極高的要求。

即使資金有限,也堅持使用全膠片拍攝

短短兩分鐘預告片,從青春肆意的綠,到情慾躁動的紅。

「窺探」視角的拍攝和帶有隱喻性質的剪輯。

所有元素在膠片細膩的畫面中呈現出曖昧電影氣氛。

至少從藝術呈現上而言,這是值得期待的片子。

回頭再看那位吐槽電影看不懂的觀眾。

其實,看懂一部電影的故事,只是看電影的基本門檻。

隨著觀影量和觀影品味的提升,觀眾開始更加關注電影內涵,電影技巧,電影主題。

這才是看電影正確的進階之路。

就連一直不斷嘗試電影類型的張藝謀也說過,現在觀眾把故事當作評論電影的萬能句。

其實作為文藝片《陽台上》的故事並非深奧晦澀。

男主張英雄是個待業青年,在拆遷背景下,他被迫面對全新的生活。

經歷青春陣痛,卻找不到情緒宣洩的出口。

因為父親的猝然離世,他決定向仇人的女兒陸珊珊報仇,然而卻漸漸愛上了對方。

故事簡介讓我想到了導演張猛的成名作《鋼的琴》。

兩部從故事概念上,都帶有強烈的荒誕現實主義

人物從中年變成了青年,背景從國企下崗,工廠荒廢變成了青年待業、房屋拆遷,而情感則從情愛變成了愛情。

從這個角度來說,《陽台上》應該是導演張猛電影思想的一種延續

在此之前,張猛的《勝利》、《槍炮腰花》由於各種原因都還沒能上映。

《陽台上》能夠呈現在銀幕前,導演本人更是進行了一些艱難的處理。

對於張猛本人,以及創作現實文藝類型片的導演來說,走到這一步都是非常不容易並且鼓舞人心的。

就像張猛自己說的:

「這部電影講的是弱者無力地去捅向另外一個弱者,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東西。」

一部電影傳達的信息才是精華所在。

信息承載的可能是故事,是畫面,是人物關係,也可以是時代背景。

了解導演風格,挖掘時代背景,學習電影語言,擁有包容和學習的態度

這才是看文藝片的正確姿勢。

中國的文藝片發展坎坷,剛邁出第一步時,更加需要保護和肯定。

一句「看不懂」和「圈錢爛片」,

不僅傷了電影創作者的心,也會讓中國文藝片失去成長的營養。

近 期 熱 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App 的精彩文章:

法國第一美人挑戰生理極限,瘋魔演技曾嚇傻評委!
春節長肉,都怪它!

TAG:毒藥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