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茶中的「高大上」氣質,原來是儒家文化的基蘊暗藏

茶中的「高大上」氣質,原來是儒家文化的基蘊暗藏

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影響著人類數千年的東方文化圈,包括全世界的華人、華裔及東南亞諸國。

而中國茶道,也多方體現著儒家禮樂精神,人們在一杯茶中,領會著儒學的深刻要義。

方雯嵐女士撰寫的《茶與儒》這本書,則從儒家的「仁、和、中庸、禮、樂感」,以及歷代儒士茶人等幾方面細緻闡述了茶與儒的關係。

| 方雯嵐,碩士、講師,杭州中國茶都品牌促進會副秘書長。從事茶文化專業本科教育多年,對茶文化綜合呈現、茶館文化與經營、茶文化對外交流有一定的研究。

書中一邊梳理儒家文化的發展脈絡,一邊以具體史實和文獻資料作為茶與儒相互影響的佐證說明,條理清晰,有理有據。

例如「茶與禮」一篇中說到「客來敬茶」:

待客茶為先,歷來是中國最普及的日常生活禮儀。據文獻記載,江南一帶,在兩晉、南北朝時,「客坐設茶」便已經成為日常待客禮儀。到唐代更發展成為全國的禮儀,在劉禹錫的《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中我們看到:「客至茶煙起,禽歸講席收」;白居易的《曲聲訪宿》中有:「林家何所有,茶果迎客來」,等等。「敬」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客來賓至,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洗風塵、敘友情。

在寫到茶的教化功能時,提出「茶以致和」的理念: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也認為茶因稟有山川之靈氣,因而能「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可見茶道以「和」為最高境界。如果說「和」可以代表茶性的核心,那麼這個「和」充分說明了茶人對儒家和諧或中和哲學的深刻把握,對自然和人文統一的追求。

文字深入淺出、縱橫古今,無不說明了茶中儒學的潛移默化作用。

圖片畫龍點睛,融知識性、可讀性、實用性、欣賞性為一體。

作者最終也簡明扼要點出:「茶道是經過飲茶的方式,對人們進行禮儀教育、道德教化,直至正心、養性、健身的一種手段。因此可以說,茶道是中國茶文化的結晶,是生活、是藝術、是哲學。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無論是出現茶道,或者未曾出現茶道,但它始終體現或隱藏著儒家文化的精神。」

在這本書中,能深刻感受到儒學賦予茶的文化屬性,不僅對茶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在儒家思想的潛移默化下達成自我人格的逐漸完善,修身、養性、悅心,盡在一碗茶湯中。

茶與儒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一條線串起了中國十大名茶,是科學還是玄學?
《心無掛礙,無有恐懼》,方能感知日常生活中的美好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