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品 汪瀅瀅:洄

作品 汪瀅瀅:洄

2018第二屆「鄉土中國」紀實攝影展(中國·黔江)

因為幼年時父母離異,我一直與生父疏離,對於家庭完整時的印象,除了極為稀少的支離破碎童年記憶,便是母親偶爾提及的我的出生地——河北省館陶縣。

家鄉的門

戀子樹上的蛾

父親1960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在河北省館陶縣王橋村整整17年。這期間,經人介紹,與母親相識。1976年,我便出生在了這個與父母的祖籍地、生長地沒有任何關係的地方。後來父親回到北京工作,我便跟著母親在北京、杭州兩地輾轉。接著,家庭的破裂,使得我與兄長、母親一直生活在杭州,也與我的出生地——館陶縣一別經年久。然而,在成長成熟的過程中,館陶彷彿融進了我的血液里,想要探訪出生地的願望一直存在。直到2015年,讀到莫言對「血地」的描述時——作家說,故鄉並不僅僅是指父母之邦,這地方有母親生你時流出的血,你的包衣在那裡……一下子擊中了我,並藉由館陶縣政府為父親建立藝術館的契機,終於踏上了返回出生地的旅程,與闊別近40年的故土重逢。

路邊賣餅的鋪子

棉花

奶媽高金鳳家中一角

奶媽高金鳳在院子里抽煙

依稀記得火車快要接近邯鄲的時候,撲面而來的「近鄉情怯」。這種想要靠近,卻忐忑不安的複雜情感,在我後來所拍攝的照片里一一得到了抒發和呈現。那些帶著疏離感的,局部的、不完整的影像,象徵著我對故鄉殘缺的記憶。洄,是故土的召喚,更是我對家庭尚完整時的線索探訪,對自我身份認同感的探尋。得益於這樣的「洄遊」,很多對原生家庭的情感糾纏,正一點點地消散、消解。

土地

縣中心廣場

推門而出的老鄉

被布簾遮住的廚房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9年·第17期·16版

圖文:汪瀅瀅

編輯:唐瑜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給我好看

你就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性能發燒 攝影強悍——vivo發布全新iQOO手機
佳能全畫幅無反:EOS RP與EOS R怎麼選?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