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人,都稱其野蠻人,被捕八次,逃走六次,最後統治一世界帝國

一人,都稱其野蠻人,被捕八次,逃走六次,最後統治一世界帝國

俄國這個國家一直是西方邊緣的一角,一戰讓整個當時的沙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其國內各種矛盾都十分尖銳,像書中所說的一樣。俄國這樣的國家並不是一個十分適合走西方國家道路的特殊國家,社會基礎是貧農、農奴和工人階級。所以才有影響之後東亞和中歐一片走社會主義道路的諸多國家。

歷史證明,俄國是布爾什維克適合成長的土壤,而那時斯大林儼然是列寧的小跟班之一。

世界帝國俄國前領袖斯大林原來有一個化名,叫做科巴。他出生於喬治亞,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無產階級,他的爸爸是個鞋匠,母親出身農奴家庭。不過好在他一直學習成績優秀,並且他十分聰明,而在學業期間他接觸了進步思想,那個時代最進步的思想恐怕就是要加入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了。

科巴有著敏銳的政治投機眼光,最後選擇跟隨布爾什維克。其實在革命的過程當中是可以查找到科巴日後叱吒風雲的蛛絲馬跡的,他這個人為達目的其實沒有什麼強烈的道德感,比如說他認為劫富濟貧就是對的,但很多情況下這是野蠻,很多人都稱斯大林是野蠻人,正如他的化名一樣(是俄國羅賓漢)。

就是因為不斷的組織革命活動,導致了他後來經歷了8次被拘捕,甚至是6次從被流放的地區逃回來,可以說早期的斯大林為了革命付出了巨大犧牲。他也深深的以此為傲,甚至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斯大林(鋼鐵)。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了二月革命後的《真理報》上,而科巴在此擔任編輯。

在列寧流放之際,科巴意識不知道犯了什麼迷糊,竟然發表了一篇和列寧的方針完全相反的文章,支持大一統和和平談判以及聯結孟什維克。

不過科巴見風使舵的本領還是非常強的,當列寧回到國內之時,忍不住對報上發表的內容嚴厲的斥責,而此刻科巴卻是一副蔫聲不語,一副認錯態度良好的模樣。不過就像他自己對歷史的評價一樣,他並沒有在歷史中提到這些,而是把歷史打扮成了小姑娘,而這段歷史被他寫成了兩人在久別重逢後激動興奮的寒暄。

不過斯大林的能力確實很強,這從他之後受到重用就可以略知一二。其實列寧是看上了他寫的文章和組織能力,甚至對他大力提拔。

不過也有人表示這一切只是斯大林非常幸運而已,深刻了解歷史的人指出,無論從武裝起義時期所擔任的職責來講,還是從他實際做成的工作來講,斯大林都沒有被委以巨大的責任,更沒有做出任何創造性的成果,只不過就是動動筆杆子,耍耍嘴皮子而已。更何況他對自己的領導列寧有著巴結的嫌疑,相比之下四領袖另外幾個人,他的地位簡直像是湊數的。

其實正是因為嫉妒,和臆想的威脅,另外幾個人日後都遭到了他的清洗,而好不容易通過所有人獲得的成果都成了他一個人的。

無產階級領導政權以後,俄國退出了世界大戰,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但是俄國並沒有獲得當初想要的和平,紅色政權受到了各方勢力的壓迫,戰爭仍然要繼續,斯大林這次負責起了到察里津收集糧食以供給前線的任務,期間他運用了「鐵腕」手段,強搶富人的糧食,不聽話的就殺和火燒,雖然保證了戰爭的補給並且打響了他的名聲,可是無形當中他卻製造了國內長遠的矛盾。列寧同志在最後的彌留期間似乎也意識到了重用他的危害,可是時局早已被斯大林全權控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一個不能被忘記的中國人,建了一個工程,讓中國國土直接翻了一番
深得國人喜愛的外國皇帝,交戰五小時,殲敵三萬,用拳頭稱霸歐洲

TAG:歷史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