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佳能EOS RP: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參觀記

佳能EOS RP: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參觀記

由於今天回上海的班機定在下午,所以我上午在北京有半天自由時間。於是,在好友@阿卓 的幫助下我用這半天時間參觀了位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校園內的北航博物館。

其實,我很早以前就想要去參觀北航博物館,只可惜該館屬於大學校內設施並非全日對外開放,所以一直未能成行。我查了一下博物館的官網 ,這裡對社會個人(校外人員)只提供每周二、六上午9點-12點兩次開放時間,而且還需要提前在線預約。一般來說,周六上午場通常提前半個月就會約罄,倒是周二上午還好——能在工作日上午逛博物館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由於博物館會跟隨大學放寒暑假,所以對於想要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的家長而言真得提前做準備。我原本也沒法在今天入內參觀,好在@阿卓 同學是北航教職員家屬,因此我才能得償所願。

北航號稱亞洲最大的單體建築教學樓(iQoo手機拍攝)

北航博物館始建於1985年,當時大部分展品都陳列在戶外。2012年博物館經過4年建設重新開館,並且把所有珍貴展品都搬進室內以免風吹日晒。目前整個博物館為上下兩層結構,分為四大展區,總面積8300平米。按照參觀順序分別是「長空逐夢」(飛機結構、發動機等)、「銀鷹巡空」(實體飛機藏品大廳)、空天走廊(二樓航空/航天科技史)、神舟問天(二樓航天技術展廳)。由於整個博物館面積並不是特別大,所以如果相對走馬觀花一些,大約一個多小時就可以看完展覽。但是,如果遇上熱愛航空航天器的朋友想要每一架飛機都認真看過去的話,那麼半天時間也只是勉強看個全貌。

北航博物館正門(iQoo手機拍攝)

我今天帶了一台佳能EOS RP相機搭配RF24-105鏡頭進入展館,所以除了個別幾張照片是我用iQoo手機超廣角拍攝外,其他畫面全部來自這台佳能最新的入門級全畫幅「專微」。

雖然參觀時間有限但由於整個館內僅有我們兩個觀眾,所以還是可以很自由的從各角度進行觀察、拍攝。讓我格外興奮的是,相比其他博物館觀眾與展品相隔甚遠,總有無法抵近觀看的遺憾,北航博物館大部分展品都允許觀眾近距離觀察(畢竟平日里是要做教學用的)而且也沒有「請勿觸摸」之類的警示。有部分展品由於佔地面積格外宏大,所以有些部件不得不「侵入」到觀眾參觀步道上,唯有貼上紅色警示條防止發生意外。

下面還是讓我用看圖說話的方式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北航博物館內的展品吧,部分文字資料來自北航官網。

這裡是一樓的「長空逐夢」區域,主要展示的飛機機身、發動機、起落架等部件結構。由於這裡在平時也是教學區域,所以觀眾可以極其貼近展品,同時也可以看到平日里所難見到的一些結構細節。

在幾片機翼的結構包圍中,是北航師生的課桌。這樣的教學環境實在是太令我們這些航空航天愛好者憧憬了!

你或許會在城市的遊樂場、學生活動基地里看到報廢的老殲擊機,但你絕看不到下面這種裝備——航炮!這都是在飛機報廢前必須被拆除掉的。。。

這是應用在蘇27系列戰鬥機上的俄制發動機。很多展品都是北航師生從全國各航空航天單位里發回來的。

我相信沒有多少人能從這種角度如此近距離的真實觀察一台軍用飛機的發動機內部結構吧?

這裡是名為「」銀鷹巡空」的實體飛機展廳,也是整個北航博物館的重中之重。進門就可以看到各種不同年代不同類型的飛機實物堆疊在眼前,一瞬間就感覺自己「燃」起來了!

(iQoo手機拍攝)

我不清楚這架殲10是實物還是1:1等比例模型,但這氣勢果然是一開門就把觀眾們震懾住了!

這架北京一號是由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計和試製的輕型運輸機,也是大躍進時期學校製造的第一架飛機。該機醞釀於1957年6-7月間,1958年2月經周恩來總理批准開始試製,於1958年9月20日製成.9月23日在首都機場首次試飛。

這是北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一架完整的英國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

據說這架鷂式是1996年時,北航用一架蘇制拉-9戰鬥機從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交換而來。而且由於飛機太大,在運送進北航校園時因為板車轉彎不慎,飛機翅膀還刮壞了停在路邊的一輛計程車。(笑)

換個角度再看鷂。這也是我最愛的機型之一(主要是受影響),家裡還有一個它巨大的1:18模型珍藏著呢。

初教6是新中國自行研製成功的第一種飛機,是裝活塞式發動機的串列雙座初級教練機。前段時間網上傳說即將開放民用空域,只需花費幾十萬就能買到的飛機便是它了。

伊爾-14是前蘇聯研製的雙發中短程客機,1950年首次試飛,1954年投入批生產,有多種改型,總共生產了1041架。我國從1955年起購買,49架伊爾-14承擔專機和國內的客運,貨運任務,1986年後逐步退役。我國的領導人,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生前多次乘坐的專機是伊爾14,毛澤東主席的專機陳列在空軍博物館。聽@阿卓 說他小時候(90年代)可以花2塊錢登上這架飛機入內參觀。

圓頭圓腦的某機型,我只記得是捷克的飛機,但忘了它的型號。

我國自主研發的「強五」攻擊機。不過我記得它應該已經全部退役了,現在它的活基本都可以交給「梟龍」去幹了——對,就是前段時間在印巴空戰里大出風頭的那個。

伊爾-28為前蘇聯空軍雙發噴氣輕型轟炸機,屬於前蘇聯第一代輕型噴氣轟炸機,是根據能對前線軍事目標和水面艦艇進行戰術轟炸的要求設計的。

147H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美國瑞安公司60年代研製。由母機攜帶投放,降落傘著陸,飛行由無線電遙控和程序控制。話說這貨我們是怎麼搞到的?!

米格-9噴氣殲擊機,前蘇聯米高揚設計集團1946年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批正式裝備部隊的噴氣飛機。

這就是北航的另一件「鎮館之寶」,大名鼎鼎的P61「黑寡婦」夜間戰鬥機!

為夜間作戰設計的第一架美國夜間戰鬥機——XP-61,有中型轟炸機那麼大,裝兩台2,000馬力普拉特-惠特尼R-2800-10」黃蜂」發動機,有裝在尾撐上的雙方向舵以及前三點起落架。這架黑寡婦是二戰中美軍援華空軍的戰機,是中美人民聯合抵抗日寇的見證者。

二戰後,美國沒有向其他國家出售過P-61戰鬥機。二戰結束後,隨著歷史的變遷,目前世界上僅存有兩架:一架在美國的俄亥俄州空軍博物館,另一架就是我們眼前這架了。我在網上查到該機原本在2012博物館新館建成前一直存放在戶外,經過長期日晒雨淋機位部分已經損壞,機艙玻璃也已被封閉起來了。現在這架具有寶貴歷史價值的戰機已經得到了妥善的修復,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觀眾面前。

準備沿著樓梯走上二樓展廳。

還是可以從二樓俯瞰一下一樓大廳里的藏品。

二樓空天走廊里陳列了大量不同時代不同類型飛機模型,看起來比例尺不太統一。這裡主要是介紹航空歷史,從當年萊特兄弟開始說起,一直到今天遼寧號上的各類艦載機為止。

除了懸掛在空中的模型外,還有一些在航空發展史上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機型模型被單獨陳列在下方的玻璃櫃內。只可惜這裡從底上打出來的光線對拍攝不是太友好。

這是一架超大比例的殲16模型,足有一米半長!估計也是1比18甚至更大比例,這要是能放在家裡那可真是鎮宅啊!

站在二樓長廊向下俯瞰黑寡婦,後面兩架是著名的殲6。

從頂上看看那架據說曾是周總理座機的伊爾-14。它旁邊藍色的戰機是一架殲8II的全尺寸木模型。恩,身材修長的「八爺」有個著名的外號叫做「空中美男子」,後來也有人喊它「空中蔡國慶」。(問號臉?)

再看看鷂式吧,旁邊是抗美援朝時期大出風頭的米格15。

最後是「神舟問天」航天展廳,這應該是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的模型吧?

龐大的海鷹-2反艦導彈。

這是神舟七號出艙宇航服,這展品實在是太珍貴了。。。

結束參觀前最後再看一眼逆光下的殲10,這線條真是太美了!我準備下次去北京時,能找機會去一次位於京郊大湯山腳下的中國航空博物館。不過那邊距離市區實在太遠,打車費用太高而公交又耗時太長,所以要麼是請北京朋友開車送我或者自己租一輛車自駕前往才行。

最後,北航博物館本身還有一個小禮品店,聽@阿卓 說裡面有不少漂亮的飛機模型賣。不過可能是因為今天非對外開放日的關係,禮品店上午沒有開門,我只能把EOS RP舉高透過玻璃盲拍了一張。反正如果是周二、周六社會開放日去的話,這裡應該是營業的。只是不知道價格如何,反正我現在大部分模型已經都是從線上購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卷 的精彩文章:

15分鐘生米煮成熟飯?嘗一嘗流行的自熱煲仔飯
全部用一加手機拍攝的《夜·中國》分享會成功舉辦

TAG: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