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信的後代個個牛逼,命運為何一直捉弄這個家族?

李信的後代個個牛逼,命運為何一直捉弄這個家族?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授權自:眠眠冰室(mian013)

01

唐代詩人王昌齡有一首著名的七絕《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反映了中國古代北方邊塞抵禦外族侵擾,戰爭不斷的場景。詩中的「飛將」指的就是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

李廣在抗擊匈奴的戰爭中立下無數戰功,在中國歷史上名氣很大。

可是名將李廣雖然威武一世,卻也是命運多舛,非常坎坷的。

他的人生結局也十分悲慘,令人惋惜。

這種不幸而且還影響到了他的子孫後代,最後竟然落到家族在中原從此消失的地步。

李廣是甘肅天水人。

他的先祖李信,是戰國末期秦王嬴政手下一員勇猛果敢的年輕將領。

就是後來在討伐楚國時,因為年輕氣盛輕敵,否定老將王翦需要出兵60萬的建議,自告奮勇要求率軍20萬出征,結果被楚國打得大敗的那個李信。

李氏家族世代為武官,家族中特別傳習的是射箭的技能。

李廣年輕時就武藝高強,擅長騎馬射箭。

西漢時期,北方的匈奴經常侵擾邊境,屠殺無辜百姓,劫奪財物,焚毀家園。

漢文帝14年,匈奴在西北地區大舉入侵。

李廣應徵入伍,從軍抗擊匈奴。在戰鬥中衝鋒陷陣殺敵無數。

他曾經隨同皇帝出征,漢文帝見他勇猛異常,誇讚他:可惜沒有生在高祖時代,否則封個萬戶侯不在話下。

漢景帝即位後,李廣擔任隴西都尉,後來又調任騎郎將,負責管理騎兵。

每到一處,李廣都發揮他出色的軍事才能,奮勇拼殺,特別是他那弓箭射遍天下無敵手。

打得匈奴談虎色變。

景帝三年,發生了吳王劉濞為首的吳楚七國之亂。

李廣隨太尉周亞夫平叛,立下大功。

李廣調到上郡(陝西榆林東南)當太守後,加強邊防,打退匈奴騎兵的多次侵犯。

他帶兵打仗總是身先士卒,衝殺在前。

而且他為官清廉仁厚,常把犒賞分給部下,與官兵同甘共苦,所以深得部下的愛戴。

匈奴人見李廣精於騎術,策馬如飛,而且還能彎弓搭箭百發百中。

而且他打仗飄忽不定,摸不清他的打法,就給他起了個「飛將軍」的名號。

匈奴騎兵聽到李廣的名字就嚇得膽戰心驚,落荒而逃,從此不敢輕易來犯。

02

公元前144年,匈奴騎兵入侵上郡和雁門,掠奪漢朝皇家狩獵場內的馬匹。

在雙方交戰中,漢朝的官兵2000多人被殺。

李廣身為上郡太守,這天率領一百多騎兵外出,到草原上巡邏。

突然,前方塵土飛揚,只見十幾個漢軍騎兵簇擁著一個官員向李廣這邊奔過來。

原來,這是一個朝廷派來視察邊境情況的宦官。

這位宦官不懂軍事卻很自大。

早晨,他不顧軍士們的勸阻,硬要帶了幾十名騎兵去邊境溜達。

就在他們縱馬馳騁時,遇到三個彪悍的匈奴神箭手。

交戰起來,不僅沒有佔到便宜,反而被射殺得紛紛落馬。

三個匈奴人看到迎面來了大批漢軍,又打著飛將軍李廣的旗號,嚇得調轉馬頭往回奔逃。

李廣下令急追,一口氣追了幾十里。

眼看離敵騎只剩數十步時,李廣從身後抽出一支箭,開弓發箭。

隨著嗖的一聲,箭矢如流星般飛出,一個匈奴騎兵翻身落馬。

接著第二個又應聲倒地,剩下一個嚇得從馬上倒栽下來,立刻被漢軍活捉,捆綁起來。

就在李廣他們準備往回走的時候,遠方草原上出現黑壓壓一片兵馬。

李廣不禁心頭一驚,來的正是大隊匈奴騎兵,密密麻麻足有數千之多。

匈奴人也看到了這群漢軍,呼喊著狂奔而來。

李廣的隨從們十分害怕,有的已經打算調轉馬頭逃跑。

李廣立刻大聲制止了部下,他認為,這裡距離漢軍大營數十里之遙,如果往回逃走,這一百多騎人馬很快便會在匈奴人的追趕中被斬殺殆盡。

如果待在原地不動,匈奴兵會以為是漢軍的誘餌,而不敢輕舉妄動。

於是,李廣帶領部下迎著匈奴大軍衝去,到了距離匈奴騎兵陣前不遠處,下馬解鞍,在草地上坐了下來。

原本氣勢洶洶的匈奴騎兵,看見漢軍不僅不逃,反而從容地下馬休息,都愣住了。

領頭的將領心裡越發疑惑起來,他命令大軍停止前進,登上一個山坡仔細觀察漢軍的動靜。

不一會,匈奴軍中一個頭目騎著白馬馳近前來,試圖打探虛實。

李廣等他走近,飛身上馬,帶著十幾人迎頭而去,一箭將其射殺。

隨後又回來繼續下馬休息。

這時天色漸晚,匈奴軍對李廣的行動更加懷疑,以為附近必有漢軍伏兵,再不敢輕易發起攻擊,只是遠遠地對峙。

夜幕降臨後,匈奴人反而擔心遭受漢朝大軍的襲擊,就向北撤走了。

李廣其實在緊張地監視著敵軍,看到敵軍撤退後,他又派出騎手尾隨偵察,確定匈奴騎兵走遠後,他立刻下令快馬加鞭,平安回到大營。

03

漢武帝即位後,李廣被調往京師任衛尉,成了未央宮的禁衛軍長官。

公元前129年,匈奴再次侵犯漢朝邊境。

漢武帝派出衛青和李廣等四位將軍各率一路兵馬抵禦匈奴。

匈奴的軍臣單于早已得知消息,事先將主要兵力集中在雁門。

因為這一路是他們最為忌憚的李廣率軍。

狡猾的匈奴人設下埋伏,還挖了陷阱,準備活捉李廣。

對陣交鋒後,匈奴軍假裝被打敗逃跑。

李廣看見前方是大片平展草地,就策馬前去追趕。

不料中了匈奴軍的計。

連人帶馬掉進了陷阱中,身受重傷,被匈奴人俘虜了。

匈奴人生怕李廣逃跑,就把他裝在用繩子結成的網兜中,吊在兩匹馬的中間。

李廣躺在網兜中一動不動,假裝死去。

走了十多里,李廣微微睜開眼睛,偷看到身旁一個匈奴騎兵騎著的是匹好馬。

於是使出全身力氣,突然躍起奪過弓箭,將匈奴兵打翻馬下,隨即跳上戰馬拚命往回跑。

數百名匈奴騎兵在後面緊追不捨,李廣一連射死幾個追兵,終於逃脫了。

李廣雖然回到漢朝,但是因為打了敗仗,先被定為死罪,後經贖罪被貶為平民。

不久後,面對屢屢來犯的匈奴,朝廷再度起用李廣,調他去右北平郡(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南)做了太守。

當時,右北平的山中有很多老虎。

一天傍晚,天色朦朧,李廣在山中突然發現前面的草叢中蹲著一隻斑斕猛虎,正要向自己撲過來。

李廣急忙張弓搭箭,用足全力對準老虎一箭射去,自然是射了個正著。

隨從們馬上趕過去捕捉老虎,可是走到跟前卻都驚呆了,原來草叢中並不是老虎,而是一塊狀如卧虎的大石頭。

李廣射出的那支箭竟然深深地射進了石頭裡。

唐代詩人盧綸在《塞下曲》中寫有: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就是說的這個故事。

匈奴人聽說李廣如此神力,更加怕他。於是再也不敢到右北平一帶邊境來騷擾。

04

李廣的悲劇發生在公元前119年。

那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

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及數萬步兵分兩路由定襄、代郡深入漠北,圍剿匈奴單于的老巢。

李廣此時已經是年過六旬的老將,他堅決要求隨行,漢武帝不忍拒絕,就任命他為前將軍,隨衛青出征。

漢軍出塞後,衛青通過俘獲的匈奴兵,知道了匈奴單于的駐地。

就打算自帶精兵前往追逐,而命令李廣從東路迂迴,去截斷單于退路。東路繞遠,而且缺乏水草。

李廣請求說:「我從少年時就夢想與匈奴單于決戰,至今才等來機會,我的職務是前將軍,希望大將軍不要將我調離。」

可是衛青之前得到漢武帝面諭,認為李廣年老,運氣又差,讓他當先鋒恐怕不能捕獲匈奴單于。

於是拒絕了李廣的請求,決意讓自己的親信、剛丟了爵位的公孫敖跟隨自己建功。

憤怒之下,李廣沒向衛青告辭,就率軍去東路出擊。

沒想到李廣的部隊在茫茫大漠中迷路了,等他與衛青會合時,戰鬥已經結束。

在與匈奴單于決戰中,衛青打敗了匈奴軍,卻被單于逃掉了。李廣錯失了堵截並捕獲單于的機會。

戰後,衛青派長史追究李廣貽誤戰機之罪,命令李廣的部下們前去受審。

李廣攬過所有罪責,稱大軍迷路與部下將校們無關。

李廣對部下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作戰七十多次,本想再為國家出力,偏偏迷路,真是造化弄人!」 老將李廣生性耿直,不善言辭,他不願再受羞辱,慨然拔劍自刎。李廣死後,軍中將士悲痛萬分,失聲痛哭。百姓聽到這個消息,也都為之落淚。

05

李廣家族的悲劇並未就此結束。

李廣死時,他長子和次子都已經過世,僅剩下幼子李敢。

李敢是驃騎將軍霍去病的部下,因戰功被封為關內侯。

血氣方剛的李敢認為父親之死是衛青所致,一拳將其打傷。

衛青出於理虧,並未有所表示。

可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卻懷恨在心,第二年,在甘泉宮狩獵時竟然故意射殺了李敢。

李家的悲劇還在繼續,二十年後厄運落到了李廣的孫子李陵頭上。

李陵是李廣的長孫,同樣善騎射,曾深入匈奴二千餘里偵察地形,是位西漢名將。

公元前99年,李陵奉漢武帝之命,率5000步兵出征匈奴。

在大漠中被數萬匈奴主力包圍,與匈奴騎兵殊死拼殺八天八夜,殺傷匈奴萬餘人。

李陵的孤軍死傷過半,箭也用完了,還是等不來援軍。最終漢軍只有400人得以逃脫,而李陵被俘後投降了匈奴。

後來漢武帝聽信李陵替匈奴練兵的訛傳,將他的母親、兄弟和妻子都誅殺了。

李陵從此與漢朝斷絕了關係,最後老死匈奴。

後世對於飛將軍李廣一生戰功赫赫,卻一直得不到封賞,最終還落得自殺身亡的悲劇,感到惋惜和不平。

司馬遷評價李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意思是說,桃樹和李樹不招引人,但有花和果實,仍然吸引人們來到樹下,以至於踩出小路來。

比喻李廣不用張揚誇耀,也不用向別人邀功,人們自然會記住他。

李陵

唐代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句子,也是為飛將軍不能封候而發出感慨。

而「李廣難封」已經成為一個成語。

歷史終究不會埋沒這位古代英雄。

唐代曾追封西周名臣姜子牙為武成王,同時評選出歷朝歷代的六十四位名將配享在太公廟中,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

其中就有李廣。

宋代追尊李廣為懷柔伯,位列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飛將軍李廣依然是中國歷史上閃耀的將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衛懿公被吃這口黑鍋,鶴不能背
日本鬼子為什麼總愛搶老鄉家裡的雞?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