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四個兒子全部戰死,其日本母親並不為此傷心,其理由讓所有人憤怒

四個兒子全部戰死,其日本母親並不為此傷心,其理由讓所有人憤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作為法西斯主要力量之一,對中國、韓國、東南亞地區進行了侵略戰爭,而日軍做出的「反人類」、「反和平」的行為讓這些國家深受其害,而在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事件中,老百姓們受盡了日軍的欺辱,他們放火燒村子,他們到處殺人,有的人被刮耳挖目,有的人被扔進糞坑活活淹死,還有著名的殺人遊戲。婦女們被強暴,南京大屠殺的每一幕都充滿了血腥,單是用語言,又怎能含括日本在南京大屠殺犯下的罪行!

但是,有一點是不可思議的,日本天皇是侵華的主要策劃者,蔑視生命、無視對他國造成的傷害是可以理解的,而日本的民眾,對於戰爭竟然持有的是贊成和對日軍的無限崇拜的的態度讓我們一度感到很吃驚。

在九一八事變以後,有人曾經在日本街頭訪問過民眾對這次事變的看法,而日本人的回答是:這是日本與支那交戰三十二年以來的一大喜事!在今天看來,說出這樣的話,是完全反人道主義的。日本做出的種種罪行在他們國家的民眾看來居然是值得普天同慶的事,這種根植在民眾心中的文化真的是太可怕了!

那麼這樣的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是怎麼來的呢?日本的戰爭主義為何在民眾中根植得那麼深?

1868年,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在那以後,日本差不多每十年就對外發起一次戰爭,而除了最後一次,都勝利了。而通過戰爭,日本的近現代化建設有了很大的跨越,使得日本經濟有了飛速的發展。

而正是這樣一個原因使得日本民眾的思維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們認為要是日本的經濟有發展,就要通過發起戰爭來完成。在那個時候,很多日本男人的人生目標都是成為一名軍人,而那些就算沒有成為軍人的,也通過捐獻錢財或其他方式來支持抗日戰爭。

而婦女們對於戰爭的狂熱是完全不輸給男人的,她們為那些士兵們送行、迎接他們回國,有的還參加到戰爭中為傷兵們治療,鼓勵士兵。那些婦女們從小便教育自己的孩子軍人和戰爭的「偉大性」,希望他們能夠成為一名軍人。有一位日本婦女在戰爭中喪失了四個兒子,她說:「我不哭是因為我的兒子已經死了,我落淚是因為有沒有兒子可以為國家作出貢獻了。」這樣的話,可能會讓人非常驚訝,但是當時日本婦女對戰爭的擁拜就是如此地狂熱。

二戰期間,日本之所以敢那麼橫行霸道,除了日本軍隊的超強戰鬥力以外,可能就是因為日本民眾做他們「最堅強」的後盾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叔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曾受蔣介石提拔,又是蔣經國導師,為何最後要斷絕與他們來往
日本投降後,八路軍想方設法留下這名鬼子,其死後還為他開追悼會

TAG:文叔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