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面對物美價廉的特斯拉,中國新能源車企又該何去何從?

面對物美價廉的特斯拉,中國新能源車企又該何去何從?

從隔岸觀火到貼身肉搏

這一次,狼,終究來了。

近日,特斯拉中國再次調整全系車型售價:Model 3的降幅在2.6-4.4萬元不等,Model S降價1.14-27.75萬元、Model X降價17.43-34.11萬元。其中,降價幅度達到34.11萬元的是Model X 狂暴加速性能版(原P100D)。

算上這次降價,特斯拉已經針對中國市場連續3次(從2018年11月至今)下調了車輛的銷售價格。這次調整過後,Model 3的累計降幅區間為7.9-8.5萬元(不含新增後驅車型),Model S的累計降幅區間為15.66-65.97萬,Model X的累計降幅區間則達到了驚人的36.08-72.4萬元。

時間回到2018年7月10日。馬斯克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汽車項目投資協議。在臨港,特斯拉將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年規劃產能達50萬輛純電動整車。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發改委聯合商務部發布了最新一版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明確指出:從2019年起,放開外商在中國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工廠的50:50股比限制,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秉承開放競爭的趨勢已經完全明朗化。

就在上個月,特斯拉宣布收購Maxwell。特斯拉看中的是Maxwell明顯高於業內製造電池組件的流程效率,即使與目前市面上效率最高的電池製造流程相比,Maxwell 的流程也可以顯著降低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這點可以說和特斯拉降低電池成本理念不謀而合。另外,還有Maxwell的超級電容技術,可以有效延長電池壽命,這些技術,可以使特斯拉如虎添翼。


物美價廉的特斯拉

之前電科技在《面對全產業鏈整合完畢的特斯拉,中國新能源車企集體打了寒顫》一文中提到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將會無比廣闊,而特斯拉最近半年種種一系列營銷手段都在展示著它的野心。

比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外資獨資的的汽車工廠到來了,這將是特斯拉在美國以外的第一個工廠,也將是中國最大城市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項目。歷來慣於打破常規的馬斯克,再次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

而對於產品來說,特斯拉不僅物美,而且還價廉。

為何這麼說?

先說物美——特斯拉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池技術和最強的設計。特斯拉電池由7000組單體小電池組成,依靠電池管理器技術來管理協調好這些電池組。有了這種電池技術,特拉斯Roadster0-60英里每小時僅需1.9秒,0-100英里每小時僅需4.2秒,最高時速可達250英里(400公里)。而特斯拉Model 3在單次充電情況下最多可行駛606英里(約合975公里),創下了純電動汽車行駛的新紀錄。

975公里,什麼概念?這,大約相當於廣州到武漢的距離。特斯拉48萬公里下來,電池衰減不到5%!也就是說,每年2萬公里,80年才能報廢一輛特斯拉。

然後是價廉——就在昨天,特斯拉發布了最便宜的特斯拉,35000美元起(約合人民幣23.4萬),號稱標準版特斯拉。而國產特斯拉的價格,消費者完全可以「意淫」一下。網友預計國產Model3的最基礎版上了後,很可能就25-27萬,這個價格,配400km的真實續航能力,已經影響到中國一些高端電動車產品了,比如只能跑200多公里卻賣40萬的蔚來,形勢已是迫在眉睫。


中國新能源車企何去何從

面對特斯拉這條鯰魚,中國車企何去何從?在這裡電科技想說兩點建議。

一、正視自己、不斷研發出新的技術,特別是發現新的材料,「真金白銀」的提高續航里程。

為什麼這樣倡導呢,因為很多網友們都反映,自己的插電混動和純電動汽車車型實際續航里程虛報,但是商家卻回復這是駕駛習慣所致。

電科技諮詢過有關專家,他們認為現在中國很多自主品牌企業在宣傳的時候,可能會用一種比較含混的語言向消費者傳遞某些信息。其實續航里程就跟過去我們說的油耗是一樣的。以前個別車型的宣傳油耗跟消費者實際使用的油耗差距很大,後來國家主管部門要求企業要報綜合工況下的油耗,虛假宣傳的事態才被有所遏制。

新能源汽車其實也是在起步階段,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還沒有完全跟上。相關部門應該會在比較快的時間內製定出續航里程的檢測標準,能夠使得市場得到一個良性的發展。國產電動車要想發揚壯大,特別是在沒有補貼優惠政策的條件下發揚壯大。

最關鍵的就是擁有一套安全可靠的電池管理技術和良好的電動駕駛操控感受,說到底還是要「自主」。國產電動車應該趁著現在政策巨大的優惠扶持力度加緊技術研發,打好如意算盤,做好充足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電動車市場的風雲變化。

二、找准自己定位,推出新產品。

眾所周知,特斯拉為高端品牌,來華價格探底在25萬左右,像比亞迪、廣汽新能源、這樣的資歷較大的品牌還有蔚來、小鵬G3這種新興自主品牌,就沒有活路了嗎?

電科技認為,非也非也。這就好比蘋果國產了,華為等自主品牌四五千的手機沒人買了?錯!

現在很多消費者對於特斯拉屢次降價已經表示相當不滿,特斯拉一定會流失很大一部分用戶。而對於國內自主品牌只要產品推出得當,對於產品的賣點掌控好,市場完全不會受到影響,甚至會不降反升。

比如國產品牌佼佼者比亞迪,要知道比亞迪的老本行就是乾電池的,它製造的電池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頂尖水平,續航里程很有優勢,除了擁有頂尖的電池技術外,比亞迪的新能源技術研發方面也很過硬,不僅如此,比亞迪看家本領還有雙模、542技術、雙向逆變技術、大功率充電等,其中542技術和雙向逆變技術的重要性更高。

再比如前些日子廣汽新能源的Aion S,NED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達到510km,最高功率達135kW,最大扭矩300N.m。在配置方面,Aion S搭載了廣汽新能源AI系統2.0版,以及TJA交通擁堵輔助、ICA集成巡航輔助、APA自動泊車輔助等L2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更配備全球首款太陽能自循環生態座艙,可通過太陽能發電,實現對電池充電、通風換氣等多種功能。種種這些中國製造,都是一個個突破。

都說2019年是未來十年最壞的十年,同時也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機遇和挑戰並存。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歷史的車輪滾滾,大浪淘沙,只有適應時代變化的才能勇立於潮頭!相信中國新能源企業,相信中國製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科技 的精彩文章:

當全面屏成為手機標配 你知道冰箱「全面薄」是指什麼嗎?
到底是哪兩大原因讓新能源成為中國汽車寒冬中的唯一亮色?

TAG:電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