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解體以後最睿智的加盟共和國,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

蘇聯解體以後最睿智的加盟共和國,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

蘇聯一共有15個加盟共和國,在蘇聯解體以後,這些國家有的選擇融入歐洲加入歐盟和北約,比如波羅的海三國;有的選擇繼續依附俄羅斯而與俄羅斯保持密切的關係,比如中亞四國;有的卻因為選擇道路問題與俄羅斯爆發激烈的衝突,以至於造成國家分裂,比如喬治亞和烏克蘭。然而土庫曼卻選擇了一條與其他加盟共和國所不同的道路,那就是走中立路線,成為一個永久中立國。

土庫曼這個國家國土面積只有49萬平方公里,人口562萬人(2018年),在蘇聯加盟共和國中應該算是體量比較小的國家。對於這樣一個小國選擇什麼樣的發展道路至關重要。如果選擇繼續依附俄羅斯,雖然可以得到俄羅斯的庇護,但是對外政策需要跟隨俄羅斯的腳步,自己的發展缺乏完全的獨立自主;如果選擇倒向西方國家,那麼可以獲得西方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但是很有可能就是烏克蘭和喬治亞的結局。

1991年土庫曼宣布獨立,1992年5月通過憲法規定土庫曼是一個民主、法制、世俗化的國家,實行三權分立的總統共和制。1995年12月聯合國第50屆聯大通過決議,承認土為永久中立國,隨后土庫曼將永久中立國地位寫入憲法,從此土庫曼在對外關係上走上了一條中立發展的道路。

土庫曼有了這個中立國家的身份,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除了積極發展同原蘇聯加盟成員國之間的關係,還同世界上其他願意與土庫曼交往的所有國家發展友好關係,這為土庫曼贏得了有利的發展環境。

土庫曼雖然擁有4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80%的國土被卡拉庫姆沙漠所覆蓋,所以土庫曼的國土質量並不高。雖然土庫曼大部分是沙漠,但是得益於蘇聯時期修建的卡拉庫姆運河提供城市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水源,所以可以滿足整個國家發展對於水源的需求。

土庫曼雖然國土質量不高,而且沙漠廣布,但是在廣闊的沙漠下面卻埋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根據土庫曼官方公布的數據,土石油的遠景儲量為208億噸,天然氣的遠景儲量為24.6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前列。土庫曼充分利用國家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石油和天然氣開採和加工產業,使石油和天然氣工業成為土庫曼的支柱產業。

但是長期以來,土庫曼由於缺乏人才、技術、資金,本國的油氣資源開發規模十分有限,而且由於土庫曼地處歐亞大陸的內部,遠離能源消費市場,而對外輸出通道有限,使土庫曼的能源難以打開市場。而且在蘇聯時期,土庫曼只是作為蘇聯的原料基地,並沒有達到大規模開發。

從蘇聯獨立以後,土庫曼為了將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變成經濟收入,在加大自身勘探開發力度的同時,積極引進包括英國、美國、中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石油開發公司,從而加快油氣資源的勘探和開採。

同時為了將能源輸出到各大消費市場,土庫曼加大了能源輸出通道建設,目前已經形成了東向、南向、北向三大能源輸出通道。其中東向通道是輸往中國的中亞的天然氣管道A/B/C/D線,目前ABC三線已經建成,D線正在建設,建成后土每年可向中國輸氣650億立方米。南向通道是輸往伊朗的科別茲—科爾德庫伊管線和多夫列塔巴德—謝拉赫斯管線,兩條通道年輸氣能力200億立方米。北向通道是上個世紀70年代建成的中亞—中央天然氣管道,主要輸往俄羅斯,最大年輸氣能力500億立方米。

為了繼續擴大能源消費市場,土庫曼正同相關國家規劃三條新的輸氣通道,第一條是跨裏海油氣管道,將土庫曼油氣經亞塞拜然的巴庫輸往歐洲;第二條,從土庫曼裏海港口經哈薩克到俄羅斯;第三條經阿富汗、巴基斯坦,輸往印度。如果這三條能源通道打通,那麼土庫曼的天然氣將供應歐盟、中國、印度三大經濟體,擁有龐大的能源消費市場。

土庫曼依託豐富的油氣資源開發,目前國家經濟處於快速發展時期,2017年人均GDP已經達到7356美元。雖然這與海灣石油富國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隨著新的油田和氣田的不斷發現和開採,土庫曼有朝一日也會成為像海灣產油國一樣富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銘蘇先生 的精彩文章:

英屬印度在英國退出後本來有希望實現統一,為何分成了兩個國家?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