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針麻感,包含麻電感但不限於此,還有初戀的酥麻感呢

針麻感,包含麻電感但不限於此,還有初戀的酥麻感呢

撰稿 │王凌赫

前兩天發了一篇文章《你可否體會過針下的異常感覺,十五年經驗拿來與你分享》,

結果在後台火了,我幾乎是被罵了個遍,後台留言就不給大家截圖來看了,有些不堪入眼了,對我個人什麼奇葩的形容都有,至於人身攻擊,我已經習以為常了,中醫這個行當里的人,素質參差不齊,我這七八年來做自媒體的經驗告訴我,不要和他們爭辯,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多研究研究技術呢。至於很多中醫黑,我也是懶得理了,有數據的還會看看,沒有來源依據的,實在沒那個功夫了。我還是安安靜靜的寫我文章,錄我的視頻,做我的臨床,和有頭腦的夥伴討論問題更有意義。對於那些無謂的干擾,有經歷的夥伴,你們來吧。前面吐槽太多,下面就進入今天的正題。我今天探討一下四大針感中的針麻感。

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麻電感就是針灸中的麻,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麻電感確實是針灸常常出現的一種表現,但很多時候只是在一些大神經干通過的路徑上的穴位才會表現出來,例如環跳治療坐骨神經痛,就是因為下面坐骨神經干通過梨狀肌,通過刺激這個坐骨神經,就可以有效緩解坐骨神經痛。還有極泉,這是刺激腋下臂叢神經,石學敏教授治療中風的醒腦開竅針法就有在此穴位的針刺手法。還有內關,太溪,次髎等等,這些腧穴都會因為針灸的時候,針刺到神經附近而出現向肢體末端放電的麻電感。難道麻電感就是針麻感嗎?如果是,我們教課書上完全可以就這麼寫呀;如果是,民國時期的北京中醫教習所的教案也會這麼寫呀,那時也已經有電了,不可能不知道觸電是什麼感受。我也沒有在承淡安的著作中見到有關麻電感就是針麻感的論斷。縱觀明清以來的針灸典籍,關於針麻感的介紹都有別於麻電感,而且很多醫家都有介紹針灸後患者肢體活動受限的醫案,用現代眼光看,這可能就是盲目針灸,造成神經損傷的表現。那麼什麼樣的針麻感才是標準安全有效的呢?對於這個問題,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嘍?

我在臨床中追求的針麻感不是麻電感,如果真這麼簡單,我還有必要學習十五六年嗎,針灸還學什麼針法,學什麼手法呀,閉著眼睛黑扎就行了,給狗前面放塊肉,它都能給你扎出麻電感來。

我在臨床針刺時追求的麻感往往都是緩慢向四周擴散的,很多穴位在行針的時候,初起沒有什麼太多感覺,時間稍候,皮膚便自覺猶如清風拂面,慢慢的向四周擴散,時間再久點,便有一種麻酥酥的感覺,猶如初吻雙唇,面紅身熱之感,那是一種初戀的感覺。時間再久一點,有少數經絡敏感的人會有久蹲腿麻那種表現。但不論那種狀態,都有兩個共同點,第一,緩慢向四周放射,第二大範圍出現酥麻感。有一部分患者還會伴隨出現局部或全身發熱的現象。

通常在針灸出針後,以上癥狀會馬上消失,患者會有明顯的輕鬆感,沒有針刺後的疼痛和其他不適感。這樣的針灸才能被廣大的患者接受,反觀現在很多人的針灸,把患者扎的鬼哭狼嚎的,原來的痛苦不知道有沒有解決,針灸的痛苦已經嚇跑了一大堆人了。

麻電感適合神經疼痛類和感覺消失或減弱類患者,通俗點說,就是中風,癱瘓,植物人等疾病可以慎重操作,對於普通病患,很難有人適應這種強刺激技法。

酥麻適合絕大多數的病患,病人治療後還有再次治療的慾望,唯一的不好就是要求針灸醫師的技能過關,我至今也只能做到四成患者出現這種酥麻感。這種技法真心不好練呀。

今天累了,明天再繼續吧。歡迎留言區開批鬥會。

編輯│李佑微

校對│魚果醫醫

PS:文章為醫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訴其法律責任,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瞳 的精彩文章:

你可否體會過針下的異常感覺,十五年經驗拿來與你分享
針刺出血很常見,但如何處理出血你知道嗎?

TAG:醫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