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連線點評三星S10:當前最好的安卓手機,除了Bixby

連線點評三星S10:當前最好的安卓手機,除了Bixby

《連線》雜誌在近日對三星於2月下旬發布的Galaxy S10手機進行了點評,以下為詳細點評內容,翻譯時我們在不改變原意的情形下略作刪減。

智能手機再次變得奇怪了,三星則處於所有混亂的中心。在今年早些時候,它展示了它第一款可摺疊屏手機。如今Galaxy S10系列正在上架,同樣顯得十分奇怪的是,它採用了挖孔屏攝像頭和屏內超聲波指紋技術。

手機市場正在慢慢成為新的奢侈品類別,三星新推出的Galaxy S10手機就在它的邊緣搖擺不定:基本款的起售價為750美元,1TB規格超大存儲的手機售價更是達到1600美元。雖然所有Galaxy S10型號都沒有其即將推出的可摺疊屏手機1980美元的價格那樣高,但它們也並不便宜。除非你是想替換掉你已經使用了幾年的手機,否則在換機這件事上你真的需要認真考慮。

共享的Galaxy

在過去一周,我一直在使用Galaxy S10 Plus。事實上,三星推出了三款高端Galaxy手機:5.8英寸的Galaxy S10E(小型)、6.1英寸的Galaxy S10(中型)和6.4英寸S10 Plus(大型)。它們之間有太多相似之處。

首先是顯示器。它們都擁有HDR認證,並具備生動的AMOLED屏幕,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像素,並且令人難以置信地接近手機邊緣部位。事實上,佔用過多空間的顯示屏使得三星幾乎沒有其他空間放下任何東西。它本可以在頂部為攝像頭和感測器留出缺口,就像iPhone做的那樣,但三星並沒這樣做,三星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在顯示屏的右上角打了一個洞,公司將其稱為Infinity-O顯示屏。

這是一個奇怪的想法,到目前為止我仍舊很喜歡它。自拍攝像頭奇怪的打孔並沒有分散我的注意力以及使我感到困擾,而是以其冷酷、技術實現方式讓我感到迷人。如果你討厭它,你可以嘗試使用一個頂部較暗的背景,或者將整個通知欄變黑來掩蓋它。

三款機型都是IP68防水,具有三星和蘋果在過去幾年中使之流行的金屬邊框和玻璃蓋板外觀。雖然很脆弱(請記得買好防護套),但背面的那塊玻璃可以實現無線充電以及一項秘密的新功能:電源共享。

S10可以對其他設備進行無線充電,但充電過程十分緩慢。與此同時三星也在出售一對可以無線充電的耳機Galaxy Buds。雖然S10系列並沒有足夠多餘的電量讓你這麼做。但是對於正在充電的S10系列手機來說,同時為其他設備充電也算是一個有趣的選擇。

三星聲稱每台Galaxy S10都可以混合使用大約24小時。對我來說,這意味著在睡覺時間40%的電量,或者說相當健康、典型的一天半的運行時間。甚至有一天,我在接了將近五個小時的電話後仍然有著適度的電量。像《堡壘之類》和《絕地求生》這樣的遊戲才會真正十分耗電。

Galaxy S10系列還配備了1000萬像素自拍相機和兩顆特別出色的後置攝像頭(稍後會詳細介紹)。對規格敏感的極客人群也會喜歡這樣一款產品:6到8GB的RAM、128GB的內部存儲空間、一個MicroSD插槽以及高通最新最好的驍龍855晶元。

隱形的指紋感測器

與OnePlus 6T一樣,Galaxy S10和S10 Plus也採用屏內指紋感測器。可以直接在屏幕上觸摸拇指來解鎖手機。在蓋板下面,它與OnePlus的產品有一點不同,三星S10系列有著光學感測器。三星使用「超聲波」感測器以3D形式掃描指紋,使其更難被欺騙。

在這個過程中存在一條學習曲線,當你最初設置並掃描拇指時,你需要準確地遵循其方向。一旦你掌握了它的竅門,它就和普通的電容式指紋感測器一樣可靠——雖然這兩種技術都會經常出錯。這對三星來說是一項成就,因為在屏幕上按拇指比在手機背面尋找指紋感測器要方便得多。(S10的超聲波感測器似乎也能在淋浴後正常工作!)

最小的Galaxy S10E,沒有超聲波功能。在它的右上方有一個傳統的指紋感測器。我喜歡這個位置,至少在演示模型中我感覺十分自然。它可能不像屏內感測器那樣性感,但讓電源按鈕和指紋感測器共享相同的空間是非常便利的。

控制它們的One UI

每台S10都裝有Android 9(Pie)和三星新的One UI,它看起來很像以前的三星界面,但是更容易使用。三星終於花時間找出了一些有價值的方法來讓大手機更容易使用。例如,許多應用程序界面讓它的按鈕都可以在屏幕一半的底部得以觸達。你可以向上滾動它們,但總是需要將它們向下拉得足夠遠才能點擊按鈕。

令人費解的是,每台Galaxy S10的電源按鈕位置都非常高。這對於S10E來說是十分容易夠得到的,但對於S10 Plus來說就是一場挑戰。

你可能會注意到看起來像是電源鍵的位於音量切換下方的按鍵,那是Bixby按鈕。我不喜歡那個按鈕。三星的Bixby語音助手不能告訴我任何我真正想聽的內容,但我一直在處理它,因為我總是不小心按下這顆按鈕。

令人感到惱火的是,三星允許重新規劃按鈕。但是你無法將其設為電源按鈕或將其關閉,但你可以設置為對某程序的單獨或雙次點擊進行開啟。我找到的最好的折衷方案是強制Bixby關閉,除非我按下兩次按鈕。我被告知Bixby助理將在一天內學習我的習慣並成為我日常生活中有用的一部分,但到目前為止,它仍是S10的一根刺。

Bixby也出現在Bixby Vision——一個優秀的相機應用程序中。它能告訴你你的手機拍攝對象是什麼,並提供有用的建議。但通常情況下,Bixby不知道我在看什麼,這些建議涉及到向我出售我不想要的產品。把它瞄準地板,它會試圖賣給你瓷磚。瞄準門,它可能會告訴你如何購買門把手。把它瞄準一個電腦亭,它會試圖賣給你……鋼琴鍵。它試圖將你的相機變成一個購買按鈕,但缺乏足夠的聰明才能做到這一點。

三攝拍照效果

Galaxy S系列手機以高品質光學而聞名,S10也不例外。每台Galaxy S10都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帶有光學防抖功能1200萬像素攝像頭,以及一個1600萬像素的超廣角攝像頭,有著123度的視野。較大型號的兩款設備還配備了1200萬像素長焦鏡頭,可實現2倍變焦。

與LG的V40手機類似,只需按一下按鈕即可在這些鏡頭之間切換。你可以像傳統相機一樣滾動進出,並在適當的時候自動切換鏡頭。界面十分易於掌握,並帶有調整和附加功能,包括Pro模式和增強的全景圖。甚至有一個設置允許三星的演算法建議一個更好的拍攝角度。

問題是,你並不需要額外的模式來拍攝出精美的照片。S10幾乎能夠比任何手機捕捉到更好的鏡頭。它與iPhone XS和Google Pixel 3處於同一水平,並且輕鬆超越OnePlus 6T。

雖然夜間拍攝無法與Pixel 3的Night Sight模式相匹敵,但它們與大多數其他設備相比都會更好。在夜晚公園散步時,鏡頭在捕捉光線和色彩方面做得十分出色。但在一些鏡頭中自動場景效果讓我感到失望。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三星的演算法決定每個路燈必須像星星一樣閃耀。起初它很迷人,接著就不是這個樣子了。我不得不關閉相機的場景優化器以阻止閃光。

像LG一樣,三星喜歡過分強化現實。令我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我必須進入設置以使我的自拍得以正常保存。默認情況下,三星保存你的自拍鏡像,這意味著你可能認為你看起來很棒,但其他人都認為你看起來很陌生。

另一方面,我對Live Focus模式很滿意,這種模式特別適合自拍。從本質上講,它會找到你的臉,讓你以不同的方式模糊背景。最好的效果是將背景變成了黑色和白色,但我仔細把弄了所有四個選項。它也適用於後置攝像頭。

重返巔峰

在我切換到Galaxy S10 Plus之前,我從來不知道我多麼懷念我的3.5毫米耳機插孔。三星為每個S10型號配備了一對有線AKG耳塞,它們不亞於一種款待。在手機套裝中,似乎再也沒有比這款套裝中附送的更棒的耳機了。對於免費的耳機來說,他它們表現得十分出色。整個音頻體驗是令人愉悅的。Galaxy S10支持高解析音頻,並配有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並內置了十分有用的均衡器。

你應該怎麼選?

我是三款Galaxy S10的粉絲,但是S10E確實有大量的妥協。它更小,有一個不會在邊緣彎曲的HD高清顯示屏,在入門級型號上是6GB的RAM而不是8GB,並且在右側有一個傳統的指紋感測器側。後置攝像頭也缺乏2倍光學變焦。

不過,如果我自己購買,我可能會選擇Galaxy S10E。售價750美元,它無疑是最實惠的型號,並且它也有著一個十分快速的處理器。握起來手感也十分舒適;我也發現在更大的Galaxy S10 Plus上,我會因為手掌不小心觸碰到屏幕邊緣而激活應用程序或者錯誤地滾動進度條。雖然可以通過把手從邊緣挪開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S10E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不過,升級帶來的收益是明顯的。標準的900美元Galaxy S10仍然是一個可管理的尺寸,並具有額外的後置攝像頭,RAM和屏內指紋感測器。1000美元的Galaxy S10 Plus增加了一個額外的自拍相機和稍大的顯示屏。它還具有可選的1TB的存儲空間和12GB的RAM。(儘管你不一定真的需要它)

無論型號如何,Galaxy S10對於三星來說都是一大進步。雖然它並不能摺疊成一半或連接到5G網路,但它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方式,並且沒有經受以往Galaxy手機缺點的影響。指紋感測器最終放在了一個合適的位置,而三星的Android UI則實現了真正的飛躍。三星甚至開始提供月度安全更新,這無疑十分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鏡網 的精彩文章:

首款5G摺疊屏華為Mate X發布,其中蘊含了哪些探索?
Radeon VII實測 對比RTX 2080到底誰更強

TAG:零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