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純軍事戰略角度分析,為何蘇德戰爭初期,蘇聯傷亡如此慘重

從純軍事戰略角度分析,為何蘇德戰爭初期,蘇聯傷亡如此慘重

蘇聯在戰爭初期之所以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其原因是來自多方面的,此文僅從純軍事戰略角度來分析。蘇聯的最高軍事領導者以及總參謀部的高官都沒有從德國對法國的戰鬥中對自己進行必要的反思,蘇聯紅軍一直在恪守著一種對自己盲目自信的觀點,即便是對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很顯然,蘇德戰爭初期的歷史已經明確的告訴了我們,此時的蘇聯紅軍戰鬥力遠遠不及德國軍隊,蘇聯紅軍太自負了。

首先:蘇聯的軍事防禦所採用的是線性的防禦,並非是採取縱深防禦的方式。早在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遺信中,他就有寫到「未來的戰爭是發動機的戰爭,由裝甲部隊構建成的突擊拳頭將很難以被抵擋住。」,戰爭初期的蘇聯軍隊僅有波段進攻,其防禦毫無縱深。在二戰以前,由於部隊的進攻主要是以步兵和炮兵為主,所以以線性的防禦是適合當時的情形的,然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的坦克兵已經足以形成強大的突擊力量,而且這樣的一種力量還在不斷地變強,戰爭機動性的巨變使得原先可以應付戰爭的線性防禦已經落後於時代,不得不進行縱深防禦。

在蘇德戰爭初期,由於德國採取的是他們從未研究過的新戰法,這使得蘇聯從指揮官到士兵對這一切都感到無所適從,他們不知道對方突破他們的防線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將此認為是自己戰役的失敗,於是失敗情緒的擴大化使得軍隊失去了應有的組織度,一切都在朝不好的方向變化。在初期,蘇聯的部隊密度過低,兵力分布分散,各個集團軍都明顯的缺少用於作戰的坦克,將全部的力量集中在第一梯隊的布防上,而缺少第二梯隊的防禦,更不用說第三、第四、第五梯隊,這使得德國軍隊一經突破,後面就是一馬平川,許多的部隊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圍困而失去勇氣而被消滅的。

其次:各兵種之間缺乏密切的配合。這一問題早在蘇聯對芬蘭的戰鬥中就已經明顯得暴露了。在那場戰鬥中,芬蘭部隊不過十來萬,而且裝備不足,缺少坦克,可以忽略不計的空軍力量,即便如此,蘇聯紅軍卻為此付出了起碼50萬的傷亡。在這場戰鬥中,炮兵和步兵無法配合作戰,炮兵由於缺少火力偵察員,所以他們很難對不明確的目標發動炮擊,而航空兵則由於缺少引導,必須在兩軍相隔一公里外才能進行攻擊,否則極其容易炸到自己人,而坦克部隊單獨行動經常被芬蘭人給搞壞。

對於蘇聯而言,對芬蘭進攻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是不幸的,更加不幸的是,他們沒有解決這些暴露的問題,以至於他們不得不承受更大的不幸。在蘇德戰爭初期,蘇聯的火炮實際上市比德國人更好地,特別死在迫擊炮上面。蘇聯在西部邊境配置了170個師,接近300萬人,新式飛機數量大概在1500架左右,大量的老款飛機還可以飛,火炮數量在3萬5千門左右(包括迫擊炮),有新式的T-34坦克以及KB型坦克約1500輛,看似實力非常的雄厚,而實際上,蘇聯軍隊問題非常多,師數量雖然多,但是卻很少有滿員的師,這意味著一個師根本無法完成一個師的作戰任務,而且兵員素質低下,有效訓練非常不足。武器裝備的數量充足,但是新式武器裝備不足,而且新舊混合,加大了補給的困難度。

在缺乏空軍和火炮的有效支援下,憑藉著蘇聯少部分的機械化部隊想要突擊德國只不過是痴人說夢罷了。在戰爭初期,幾乎所有的反擊行動都是失敗的,而且使得兵力捉襟見,更加無法組織起後面的防線。即便是到了1942年,蘇聯可以使用輕型坦克配合空軍行動的時候,他們和步兵的配合還是很糟糕,使得難以成效,僅有的坦克群和步兵群,而缺少空軍的配合,使得蘇聯軍隊無法有效的建構起立體的作戰方式,更不要說各兵種之間的密切配合。

最後:大清洗造成的指揮人才的缺乏,使得在蘇德戰爭初期,蘇聯軍隊指揮不力的情況屢屢出現。蘇聯大清洗使得蘇聯這個從戰火中建立起來的國家軍事人才奇缺無比。五大元帥僅有兩位活了下了,15位集團軍級別的指戰員只存下2位。從軍級到師級到旅級的指揮員損失分別達到了67%,56%,54%,合計旅級別包括以上的總共損失率達到57%,換而言之,有57%的指揮官是缺乏作戰經驗的。這樣的情況下,還處於德國已經突破了防禦,突擊到了內先後,這些指揮官又如何能保證一個指揮員該有的心理素質,如何可能去理清條理,如何組織部隊,如何去重新制定新的戰術呢?

新一批上任的指揮員既沒有經受過系統的學習,而且清楚的看到了曾經上級的局面,使得整個軍隊內部混亂,猜忌,一支軍隊的中間領導者無法構建起有效的信任,這必然就會妨礙他們在戰爭中去信任對方,這除了加速自己的毀滅以外,別無其他用處,而且清洗掉的幹部大多數都是紅軍戰士中最優秀的那一批人。這實在是太過於可惜了,唉。寫到這,想起了三國裡面的一句話「若奉孝在,絕不使吾有此大失。」如果那一批經驗豐富,充滿戰鬥意志的領導者還在他們的崗位上,即便軍隊不如德國那般,但是應該也不會是如此的凄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旁閱 的精彩文章:

本質是追求聯合的歐共體,英國想要加入,為何戴高樂次次都要拒絕
希特勒和隆美爾身份懸殊,他是如何一步步得到希特勒重視的

TAG:旁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