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Cover:氣候變化已構成威脅,為什麼大部分公司仍無視它?

#Cover:氣候變化已構成威脅,為什麼大部分公司仍無視它?

#Cover:氣候變化已構成威脅,為什麼大部分公司仍無視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全球變暖正在推動各地極端氣候事件不斷發生。2017 年,休斯頓在不到 40 年時間內經歷第三次「500 年一遇」的大洪水,加利福尼亞剛遭受完歷史上 20 場最嚴重野火災中的 5 場,而印度次大陸部分地區在連綿季風暴雨攻擊下數日被海水浸泡。就在這一年,保險公司預計共支出 1350 億美元巨額賠償金,另有 195 億美元經濟損失未投保。

氣候危機帶來的直接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發電廠經常運行緩慢,因為用於冷卻的河水常溫太高了,又或者水道運輸由於遲遲未降雨而近乎停滯,2018 年,世界上最繁忙水道之一的萊茵河因降雨量不夠充足,商業通道上船隻停泊擱淺。

除此外,風暴、乾旱、野火、海平面上升、物種滅絕和作物歉收都是談及氣候變化時不得不想到的環境現象,對企業或公司來說物理威脅早已擺在那裡,且存在多年,有時所引發的法律責任甚至會使其處境艱難。2019 年,在加州致命性野火災追責下,美國太平洋天然氣及電力公司(PG&E Corporation)面對財務挑戰於 1 月宣布申請破產,根據說法,該公司未償還金額約達 175 億美元。

但事實上,大部分公司似乎並沒有認真對待這種威脅,即便氣候學家與學者在新研究報告或大會上已連年多次提醒。在 2018 年 12 月披露的一份分析中,研究人員發現 1630 家公司內部報告顯示,氣候風險預估加起來達數百億美元,然而專家認為實際風險成本起碼攀升至數萬億美元,隨後指出「很多公司大大低估氣候影響,大多數仍持保守態度」。

《經濟學人》新一期研究了這種現象為何還沒有改變,答案可能是「他們故意選擇這麼做」。

大多數人不知道立場是原因之一。對於公司高管,沒什麼緊迫的動力可以找到答案,市場傾向於懲罰未承認風險的,而不是獎勵誠實。文章提及 2018 年的一項報告顯示,如果對公司資產實際氣候物理風險進行再計算,全球上市公司中超過 1.1 萬個的總市值會減少 2-3%,該數字小於每日股票走勢變化,與清潔能源轉型後下行影響 15%相比,也只代表一小部分。但與能源轉型不同的是,公司若碰上氣候物理災害,損害便成為徹底的事情。那麼選擇不去看它、讓風險成為未公開則可能更為簡單,一位歐洲石油公司高管對此形容,「對於即將到來的滑雪假期的顧慮要遠大於對公司鑽井平台的擔憂」。

「除非你面臨中斷,否則以個體干涉供應鏈市場並試圖去完善它,那就會成為一種低效,公司不想因此顯得脆弱,」一家大型歐洲食品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部門負責人對《經濟學人》表示。他認為等待災難發生,然後將非經常性支出數額寫下來反倒實際。

根據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全球(S&P Global)的數據,2017 年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中,只有 15%的公司披露了關於天氣相關事件的收益影響,其中不到 5%的公司量化了損失——平均影響利潤的 6%。而在 2017 年 6 月,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特設機構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發布一份報告建議指南,內容包括氣候實際風險、財務影響、情景分析、重點需考慮事項等 79 頁,但這些都是自願的,或許很少有人真正審視它。

另一方面來自氣候風險的保險費和借貸成本並未上升,導致不披露氣候風險的理由足夠充足。雖然信貸評級機構與保險公司已著手重新評估氣候威脅,但政策期限通常有 1 年,有關風險的增量變化較難辨別,此外保費還受行業、資金可獲得性等因素影響,所以來自市場的信號還不明顯。只有在罕見的極端情況突發後,氣候風險價值會被匆忙重新定義,比如加州野火追責 PG&E 使其破產,隨之標準普爾指數評級也被降低。

除此之外,《經濟學人》認為缺乏數據是另一個主要原因。公司高管會安排科學家與投資者一起討論現狀,但學者對談論寬泛且長期性趨勢更為關注,而企業風險經理實際更需要具可適性、在特定(和短暫)時間段內能針對特定設施的風險預估,通常這種情況舊工具比如洪水地圖會被廣泛依賴,而這預示一個穩定環境,實際效率較小。

因此一種趨勢現象開始形成。一些大公司自己動手找尋氣候顧問,或僱傭員工在世界範圍內的業務地點調查氣候風險,並繪製詳細的威脅地圖。「作坊」式氣候諮詢行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比如 Jupiter,一家由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的前研究助理創辦的氣候諮詢公司,位於美國灣區,正漸漸成為當地新星。或者另一家成立有 14 年歷史的英國公司 Acclimatise,目前給大約 40 家大公司做諮詢服務,服務對象包括數十家公共部門機構與非政府組織。

最後,《經濟學人》表示大部分公司指望著把頭埋在沙子里必然行不通,承擔面臨的氣候風險符合企業長遠利益,如果只單純依靠廉價保險政策去應付災後賠償,那麼在極端情況下,公司已經可以退場了。

而有一些受氣候影響嚴重的公司已經開始採取措施了,比如印度塔塔化學公司(Tata Chemicals)。

題圖來自 Buzz Andersenon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馬戲之王》續集運作中,休·傑克曼有望回歸主演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