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48小時關店超300家!美國實體零售業再迎寒冬!

48小時關店超300家!美國實體零售業再迎寒冬!

美國實體零售業,再次迎來寒冬。

3月4日,有媒體發布文章稱,美國兩天內就已經關掉了300多家門店,其中還不泛家得寶(Home Depot)、TJ Maxx和好事多(Costco)這樣的全球商業連鎖巨頭。

去年10月,當擁有「全球最大百貨零售商」的美國西爾斯百貨申請破產保護時,特朗普曾在推特上用詞「恥辱」、「非常傷心」來形容這件事。

兩天內關閉300多家門店,按理來說,已經足夠恐怖了吧?但這還只是一個開始,越來越多的服裝零售商和實體店零售商還在陸續發布公告,一方面宣布業績預減,另一方面則計劃降低明年門店數量,也就是說實體店的「關門潮」還將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實體店的關門潮,並非今年才開始的,起碼在2017年以前,相關信號就已經出現。

2017年美國零售企業關閉店面數量排行榜

以上是美國統計機構FGRT統計的數據,可以看出,在2017年美國就已經關閉了將近7000家實體店,這一數值是2016年的3倍,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關店數量的總和。所以目前美國實體店的現狀,用「舉步維艱」四個字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零售業在美國也屬於典型的傳統行業,以前金融危機出現的時候,都沒出現過如此嚴重的「關門潮」,究竟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美國零售業的困境?

你要說美國的經濟不景氣?也並非如此,從2016年到2018年美國的經濟度都是在持續攀升的,所以要把美國的實體店倒閉歸納於美國現在經濟不景氣了,很明顯有些說不過去了。

在筆者看來,美國的「實體店」之所以批量倒閉,無外乎三個因素:

一、受電商嚴厲衝擊

我們知道,在國內,自2003年阿里的淘寶誕生以後,我們國內的電商就到了迅猛發展階段,那時候有各種論調,宣稱電商行業將顛覆掉「實體行業」。

事實上,美國目前也出現了這樣情況,美國近幾年電商行業發展最為迅猛,以亞馬遜為例:該公司10年前的年營收約為192億美元,而去年則為1779億美元。今年四季度亞馬遜營收為724億美元;而同期西爾斯的營收僅為3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25.6%。

事物發展都存在一個階段,叫物極必反,在我們國內也是一樣,當電商行業剛開始電商行業迅猛發展的時候,同樣對實體店打擊很大,但當電商行業發展到相對飽和的時候,部分企業在電商行業做不下去了,就會重新去做實體業。

目前美國就處在了電商行業迅猛發展的階段,有分析師認為,美國的電商行業至少要在2020年-2022年才能夠到達相對飽和,也就是說,美國的實體店行業很可能要對這個時間階段才能出現回暖。

二、美國建造了太多實體商場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實體零售業的「動亂」,早在30年前就埋下了種子。

30年前,實體零售賺錢容易,而零售商們則爭先用這些「快錢」去開新的實體店。這和當時美國房地產市場的隱患幾乎是同時期醞釀的。

目前北美的零售店、購物中心均出現過剩,而隨著人均零售額下滑,這一趨勢愈發明顯:

美國人均24平方英尺的零售空間,是中國的8倍,大批零售商快速倒閉使購物中心出現了許多空置的店面。根據CoStar集團向Bloomberg提供的數據,在未來幾年內,美國10%以上、即接近10億平方英尺的零售面積可能需要被關閉,轉換為其他用途,或者調低租金。

三、電商的崛起改變了消費者的口味

以前實體店的模式就是,服裝店就是賣服裝,賣百貨就是賣百貨,用戶來線下看貨,覺得貨物可以就直接交錢拿貨,整個流程大致是這樣。

但是隨著電商的崛起,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開始發生變化,同樣拿亞馬遜來舉例,亞馬遜不止一次對美國的實體店進行顛覆,它是怎麼做的呢?比如在各種商場不是都有各種客廳沙發供人休息么,亞馬遜就在這搞一個網路購物中心,用戶下單後,亞馬遜提供免費運送服務,當天送達,讓用戶把逛街的流程都省了。

一邊是電商行業的迅速崛起,另一邊是隨著電商行業的崛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適應了新的消費模式,總的來說,美國實體百貨業幾乎全線崩潰有其必然因素。

這些實體店,要想逆流而上,與電商競爭,零售商就必須想出對策,適應消費者習慣的改變以及降低成本,這樣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而要想降低成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有兩個,一個是直接裁員,另一個就是關掉更多的門店,所以我們這才看到了,美國如此多實體店的「倒閉潮」。

可能有網友會問,美國實體店的「倒閉潮」是否會波及到我們國內?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我國的的電商行業的發展速度以及規模要比美國快得多,所以電商行業對零售行業的衝擊,最猛烈的時候,早已經過去。

其中電商行業對實體店打擊最猛的時候應該是2015年左右,那時候才是真正的零售業蕭條、百貨關店,據數據顯示,2015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增長僅為4.3%,是歷史最低的。

也就是說,美國實體店的「倒閉潮」對我國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因為中美行業周期存在差異,所以影響也有限。

當然,如果你購買的商鋪距離地鐵較遠,而且還處於人口流失的三四線城市,那就危險了,因為商鋪的價值,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口密度所決定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就拿深圳來說,越是豪宅區域的街鋪,往往越沒有未來,因為豪宅區的人口密度小,相反,深圳最旺盛的店鋪,很多都誕生在城中村。

之前就有網友租了豪宅區域的街鋪被坑慘的案例,深圳的深圳灣素有「鋪王」的稱號,曾經一度售價48萬/平米,但現在大批街鋪已經門庭冷落,部分區域內商鋪開業率甚至不到3成,很多曾經在此購買過街鋪的人,都宣稱自己「入坑」,投資的錢打水漂了。

(工作日下午五時左右,深圳灣街鋪人流冷冷清清,只有一位保安大哥和一隻狗)

面對電商衝擊、人力成本上升、物業高空置率等殘酷現實,零售、百貨行業必將迎來「劇烈震蕩」,或者用「涅槃重生」來形容也一點都不為過。

因為店鋪並不像住宅房一樣,它並不屬於創業的必備剛需,現在賣個東西,甚至只需要一台筆記本就全部搞定,除了像培訓、咖啡館等這樣的體驗式消費,其他類型的消費大部分都被「電商」所分流了。

另外,還有一個制約此類房子的因素,那就是隨著地鐵的大量修建,「鋪王」可能不再誕生在一樓,甚至有可能是負一樓、負二樓。除此之外,在資本力量的推動下,「憑空」誕生了很多購物中心,也增加商鋪的供應量,使得此類商鋪的影響力被削弱。

所以,未來百貨行業必須轉型,而不是在像過去一樣,我有這個東西,我就是單純只賣這個東西,可能未來的百貨行業將在場景化、遊戲化、智能化等各方面去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讓消費者獲得更多成就感。

總的來說,一場行業洗牌已經開始,如果你持有的是這類型的「店鋪」,那真的要注意了,要麼做好順應趨勢的準備,要麼早點出手!

作者:東南偏北來源:財經主張(tttmoney9)

你若喜歡,點個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開眼界 的精彩文章:

TAG:讀史開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