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留美博士,我為什麼在美國當「家庭主婦」

留美博士,我為什麼在美國當「家庭主婦」

國內,提起家庭主婦,都是一臉不屑的神情:依附於老公、喪失自我、不掙錢、脫離社會、就是個老媽子……

於是那些被喚作「家庭主婦」的女人,更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誠惶誠恐、處處看老公臉色,有的甚至淪落到被自己孩子瞧不起的地步。

但即便勤勤懇懇、唯唯諾諾、任勞任怨,把自己從小青蔥熬成黃臉婆,仍然可能避免不了最終被老公拋棄的命運。

通常老公官宣的理由都是:差距太大,沒有共同語言——轉身就跟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去了……

而在美國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家庭主婦在地位上與老公完全平等,對家庭事務有同等的決定權。

無論是外面的社會還是家裡的老公,都百分百承認家庭主婦的隱性價值,更談不上歧視。

即使像奧巴馬那樣大的官,下班之後也多半是乖乖回家吃飯。

當然,美國的家庭主婦也很辛苦,但相對來說,比國內輕鬆得多:洗碗機、洗衣機、烘乾機、掃地機器人等現代化裝備減輕了很多家務勞動,更多的時間可以用來上課外班、去教堂、喝咖啡、開party等。

本朵周圍就有很多30-50年齡層的家庭主婦們,除了把老公孩子照顧得很好,自己也是光鮮亮麗,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而按照我們以往的思維模式,在美國這樣先進和文明的發達國家,女性不是應當和男性一樣,接受良好的教育,擁有自己的事業,從而最大程度地實現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嗎?

然而,數據顯示,目前美國的已婚婦女中,全職媽媽也就是家庭主婦的比例至少佔到29%,其中包括不少高學歷女性。

為什麼美國女性願意放棄自己的事業,選擇回歸家庭呢?

她們的選擇,到底是心甘情願,還是迫於無奈?她們的生活是幸福,還是悲哀,還是喜憂參半?

1

一、從美國的家庭結構看,大多數是標準模式,即婚姻形式內的夫妻二人共同承擔撫育孩子、照顧家庭的責任。

當然,因為美國社會的包容性,單親媽媽(未婚或離婚)或者其他模式的比例也不少。

而一個與國內家庭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美國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不幫著帶孩子的,完全要由夫妻二人自己搞定。

一般來說,在男女兩性中,女性無論從生理因素還是性格特徵上都比男性更適合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

事實上,也幾乎都是女性回歸和照顧家庭。

2

二、美國社會對孩子的保護相當嚴格,很多方面都由法律明文規定。

比如13歲以下兒童不能獨自在家,必須有監護人看管。

即使是孩子達到入學年齡,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但放學後(美國中小學學生放學特別早)仍然需要照看;特別是美國中小學的假期特別多,放假時也需要有人在家照看。

記得本朵剛到美國的時候,朋友孩子學校放假,而自己需要上班,無奈只能把孩子送到我家幫忙照看。

當然,美國很多公司都允許員工帶孩子上班,就是為了應付孩子放假沒有人看管的情況。

3

三、從經濟因素方面考慮。如果夫妻二人同時上班,無法兼顧家庭,那就必須請一個(或以上)保姆幫忙照顧。

美國人力昂貴,保姆的工資自然不低。

以休斯頓為例,一個住家保姆一年至少也得近2.5-3萬美元的報酬,而且是稅後(還不包括相應的醫療保險等)。

在這種前提下,如果媽媽(或爸爸)掙的工資不特別高,那還不如自己辭職照顧家庭。

何況,美國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報稅,掙得多,交的稅也多。兩相權衡,請保姆並不是很多家庭的最優化選擇。

事實上,除非工作特別特別輕鬆,一般人都是難以做到事業和家庭兼顧的。國內大部分雙職工家庭之所以能夠正常運轉,都是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無形的付出在支撐。如果給他們算工資,估計很多家庭也一樣承擔不起。

4

四、從法律保障來看。雖然不能直接掙錢,但美國社會一直是承認家庭主婦的地位和付出的,法律上更是明文規定了家庭主婦的經濟權益。

比如:夫妻退休後,即使從未工作過的家庭主婦,也可以拿配偶退休金的一半作為自己的社保福利(配偶不受影響)。

當然,如果是男方從未工作過,也是一樣的待遇;即使離婚了(婚姻要滿十年),只要她(他)沒有再婚,依然可以領取前配偶退休金的一半。

未到退休年齡就離婚的夫妻,法律上也傾向於給家庭主婦一定的經濟保障,不至於讓她們陷入窮困。

5

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它的社會生產力已經達到一人工作即可承擔全家經濟支出的程度,並且還能維持較高的生活水準;而這點國內目前還難以達到,仍然需要夫妻二人同時工作才能維持生活開支。

在美國,只要一方找到正式工作,其所在公司必須給員工及其全家(員工配偶及全部子女)購買醫療保險,大大解決了員工的後顧之憂。

因此,美國很多女性選擇成為家庭主婦,不是被迫,也不是無奈,而是夫妻雙方基於種種原因,綜合衡量家庭各方面因素,最終做出的共同選擇。

但即便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其中的高學歷女性放棄自己的事業,回歸家庭,是做出了一定犧牲的。

而這點,大部分老公也是給與了充分的理解、肯定與尊重,社會更是提供了強大的保障與支撐,否則這種家庭模式不可能在美國流行。

而一個由家庭主婦照顧的家庭,又有哪些好處和弊端呢?

6

首先,夫妻二人,一個主內,一個主外。

總體來說,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用來照顧家庭、關心孩子,也能更好的休息,比雙職工的家庭輕鬆很多,幸福感更強。

特別是男方,因為有做家庭主婦的妻子做後盾,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其次,美國的工作變動特別大,雙職工如果都想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有時不免會兩地分居,影響家庭的完整。

而一方為家庭主婦就不會有此種麻煩,一家人始終都在一起。

再次,很重要的一點,大量高學歷、高智商的女性選擇做家庭主婦,她們培養出的孩子更加獨立、自信、有教養,對整個社會來說是一筆無形的財富,是對國家的重大貢獻。

據說,美國最貴最好的私立學校學生的媽媽幾乎都是家庭主婦,她們是把家庭主婦作為一個完全正當的職業在做,並且難度一點都不比職場上的工作小,付出的也更多。

弊端也是客觀存在:只有一方工作,抗風險的能力不敵雙職工家庭。畢竟美國工作流動性很大,如果失業,經濟上會產生較大的壓力。

家庭主婦如果長期居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脫離社會、自我封閉。

好在美國社會是非常自由、開放的,也沒有對女性年齡方面的歧視,即使是家庭主婦,也不必太擔心被社會淘汰,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從頭再來。

我的同事就是一位年愈五旬的姐姐,女兒上大學後,她重新開始去社會大區學習一門新的學科,準備拿到學位後再去尋覓一份更好的工作——這在中國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在美國很正常。

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無視男女之間巨大的生理差別與能力偏向,不顧家庭實際情況,鼓吹女性必須與男性一樣在職場衝鋒陷陣,而是夫妻雙方能夠始終以維持家庭和諧、健康、穩定發展為共同目標。

適當的時候,一方能夠為了另一方,而不僅僅是女方對男方,做出必要的犧牲和讓步。

現實生活中,因為種種原因,也有女性出去工作養家而男性照顧家庭的情況,更加體現了美國真正從思想上實現了男女平等。

從另一個角度解讀就是,美國已經過了中國目前主要還依賴於用掙錢來維持生活水平的階段,而是更多地以維護家庭幸福為目的,也就是所謂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不同階段吧。

更何況,很多家庭主婦雖然放棄去職場廝殺,並不代表什麼也不做。

我認識的家庭主婦中,有作家,在家寫書出版;有老師,在家給附近的孩子教中文;還有的做團購、做代購——不僅充實了自己的閑暇時間,也有一定的經濟收益,給自己帶來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回報。

擁有豐富心靈與無限智慧的女性,無論到哪兒,以何種方式生存,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絕望的主婦?不存在呀!

作者簡介

王朵萊(筆名),隱居北美大農村,熱愛寫字、烹飪、旅行、發獃的處女座過氣文藝女青年一枚。文如其人,以文會友。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人生活網 的精彩文章:

500億保健品遭殃,FDA嚴盯美國市場,這17家大公司竟有違規成份,宣傳不實!
全美最實用奧特萊斯購物攻略,教你比代購還會買

TAG:華人生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