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少將六名大佐,若將其俘虜可是大功一件,李雲龍為何放棄了
文史
03-08
我爺爺參加過冀中游擊隊,有一次伏擊鬼,炸藥炸完扔手榴彈,放土炮,然後直接拼刺刀,沒辦法,我們沒多少子彈,子彈都是上膛以後衝鋒離近了才用的。最後剩下一個扛著沒子彈的歪把子的鬼子,沒跑出去被圍住了,隊長要活的,鬼子可能明白了,把槍摔個稀碎,撿起來一個手雷拉響了就衝過來了,大夥一看不好就全跑開了趴在地上。給隊長氣的用大刀把這個鬼子肢解了。當時八路軍規定活捉一個鬼子獎勵兩箱手榴和一頓肉,後來是五箱手榴彈,但就是這樣,沒人願意冒這個風險去捉活的。我爺爺說干八路5年了,就活捉了一個十六七歲的學生兵,還是裝死以後自己投降的。
由於觀慕團成員除了少將以外,都是佐尉級軍官,是些久經沙場的老手,紛紛和八路軍展開殊死的抵抗,劇中的服部直臣少將旅團長,手持指揮刀,主動提出要和提大刀的李雲龍單挑。
警衛員魏和尚怕團長吃虧,就操起紅櫻槍和服部直臣幹了起來,最終憑藉高超的槍法,刺殺了少將旅團長,其它垂死掙扎的日軍軍官也全都被擊斃。
至於「支那派遣軍步兵學校」的說法也值得商榷,抗戰期間日本陸軍在中國大陸有過四所軍校,但都是在東北的關東軍所開辦的學校,屬於中國派遣軍的只有支那派遣軍步兵教育隊和北支那步兵下士官後補者隊,都只是「教育隊」的編製而不是學校,相比之下,還是支那派遣軍步兵教育隊的可能性比較大。這個步兵教育隊主要是對基層軍官進行短期培訓,如果全是中隊長以上軍官的話,那麼恐怕至少要六七個師團的全部中隊長才能達到這個數量,因此可能性並不大。


※抗戰期間,國軍士兵的標準裝備是什麼?原來這才是真相
※國民黨將領胡璉是不是陳誠的心腹?原來這才是真相
TAG:大曦愛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