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發展中的國產機械化橋、衝擊橋系統(4)

發展中的國產機械化橋、衝擊橋系統(4)

厚積薄發的特種衝擊橋

輪式機械化橋雖然解決了重型裝備克服河川及溝壕等方面的問題,但由於其沒有裝甲防護和自衛武器,抗打擊能力差,很難在敵火力威脅下作業。同時,由於無論是輕型還是重型機械化橋的橋車,普遍採用的是卡車底盤,越野性能一般,不適合與坦克裝甲部隊一起行動。因此,1960年代中期,在59式中型坦克剛裝備部隊不久,我國裝甲部隊就決定研製坦克架橋車。

應該說,坦克架橋車也是屬於機械化橋這一大類中,是一種帶裝甲防護的突擊性機械化橋,因此部隊中又稱其為「突擊橋」、「衝擊橋」。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使用的「狼獾」衝擊橋、M60衝擊橋和「奇伏坦」衝擊橋伴隨部隊鐵甲滾滾,在確保美英聯軍快速機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作戰部隊快速越過伊科邊境大量防坦克壕溝和伊境內幅寬較窄溝渠的主力工程裝備。當前,美、英、法、日、印等國軍隊均裝備有重型衝擊橋,其中美軍「狼獾」衝擊橋是外軍衝擊橋的典型代表,車上裝有21世紀部隊旅和旅級以下作戰指揮系統模塊等數字化裝備,是美軍數字化機步師的主幹工程裝備之一。克障寬度達到24米,架設時間不超過5分鐘,通載能力為70噸,最高行駛速度達72千米/小時。

目前,中國軍工部門已經研製生產出了性能優越的84式坦克架橋車,該車使用79式主戰坦克底盤,已經廣泛裝備於我軍裝甲部隊,為裝甲部隊的通勤保障提供了有效支撐。近年來,我國又在96式主戰坦克底盤的基礎上,研製了承載能力更強、裝甲防護能力更好的GQL-410重型衝擊橋;在09式輪式裝甲車底盤基礎上,研製了用於輕裝機械化部隊使用的輪式輕型衝擊橋。

發展中的國產機械化橋、衝擊橋系統(4)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84式/WZ621坦克架橋車上世紀60年代,中國裝甲兵已經意識到坦克架橋車是坦克機械化部隊必不可少的一種工程保障車輛,急待研製、生產裝備部隊。於是裝甲兵正式下達設計任務給五機部60所,要注意的是坦克架橋車的研製是由裝甲兵發起的,而不像輪式機械化橋的使用部門是工程兵。60所接到任務後,最初設想是研製一種類似於MTU-34坦克架橋車那種的剪刀橋。為此,60所主持設計了橋長18米、機械傳動、機械架設的剪刀橋,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沒有進行樣車試製。

60年代中後期,軍工部門捨棄了剪刀橋設計,決定研製蘇制T-55坦克底盤基礎上的MTU平推跳板式坦克架橋車,並於1960年代後期提出了橋長18米、液壓機械傳動、平推對接連橋方式架橋車的設計方案。但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干擾,研製工作被迫中斷。1970年,裝甲兵司令部將坦克架橋車的研製任務從60所和617廠轉給了6409廠,先後試製了2輛樣車,完成原理性樣車研製工作,並進行了試驗和表演。1979年春夏,國防工辦、國家計委和五機部,再次決定將坦克架橋車研製任務交給541工程,後改稱541總廠。

「珍寶島」事件後,中央軍委常規兵器領導小組提出要在三年內建成生產5 000輛坦克的生產基地,決定分別在晉南和石家莊地區興建「541」、「542」兩個大型工程。其中541中型坦克廠工程選址在晉南聞喜、絳縣一帶。基本建設從1970年5月開始,到1985年541工程的鍛造廠、鑄造廠、衝壓廠、機加廠、總裝廠、穩定器廠和電廠等7個分廠陸續竣工投產。541總廠生產過坦克架橋車、59-1中型坦克、69-1中型坦克、雙37自行高炮底盤等。

1979年,接到坦克架橋車研製任務的541工程指揮部,決定由下屬5409廠進行研製工作。11月2月,5409廠試製出了1輛坦克架橋車初樣車。直到1982年5月,兩輛以79式坦克底盤為基礎車的正樣車交給了裝甲兵進行定型試驗。1982年7月至1984年9月,兩輛正樣車進行了高寒、高溫潮濕、常溫三個環境下的定型試驗,取得令人滿意的試驗結果。1985年1月被正式批准設計定型,命名為「84式坦克架橋車」,亦稱84式坦克衝擊橋。1985到1987年,經過小批量試生產後,進行了進一步改進,隨後開始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成為坦克裝甲部隊的制式工程保障裝備。

84式坦克架橋車由坦克底盤、橋體、作業液壓系統、電氣控制系統、架設機構、工具及備品箱等組成,主要用於敵火力威脅下快速架設單跨橋,保障坦克及其他車輛克服防坦克壕、斷崖、溝渠、小河流等障礙。其主要特點是越野能力強,防護性能好,作業時採用雙節摺疊平放平推對接式的橋體,架橋和收橋全液壓傳動,作業操作程序控制,整個過程機械化程度高,架設與撤收迅速可靠。

84式坦克架橋車採用79式中型坦克底盤,裝甲稍微削減,但仍具有可觀的防護力。為了布置架橋系統,對79式底盤進行了適應性改進。車體內部劃分為駕駛室、乘員室和動力傳動室。在車體上安裝了橋樑支座,駕駛室安裝了電氣控制系統的操作控制裝置,中部乘員室內安裝了作業液壓系統的相關設備和通訊設備。車內乘員3人,分別為駕駛員、車長及勤務員,並配備有1挺7.62毫米班用輕機槍和1 500發槍彈及20枚手榴彈,具有一定的戰鬥能力。

平時2個各長9米的半橋體上下疊置在坦克車上,每個半橋上分為2個橋節,每個橋節有主橋、副橋、橋面系、導輪輪槽、凸凹連接機構。主副橋採用箱式結構,由高強度低合金鋼焊接而成。兩橋節的連接為平推式對接,橋寬可調整。同時,該橋可以從任意一端進行收放,所以上下兩個半橋採用同樣的結構,疊橋時可以互換。

架設作業時,架橋車迅速前行到架橋地點,駕駛員操縱架橋控制機構使疊在下方的1個半橋體伸出,爾後通過架設機構、液壓驅動裝置、電控系統,由連橋機構將兩個半橋連成一個整橋體,並由液壓系統將橋體送入對岸。當橋體搭接到對岸後,再由液壓系統將橋體放下,架橋車離開,橋即架好,整個架橋過程3~4分鐘就可完成。雖然橋長18米,但考慮到橋體兩頭承重段,則橋樑架設跨度為不超過16米,最大橋寬3.2米,橋體額定承載量為主橋40噸,副橋承載量為8噸。完成保障任務後,撤收也十分方便,架橋車從橋上開過去,從另一端將橋收起,可繼續隨部隊行動。

該車採用與79式中型坦克一樣的12150L-7BW柴油機,最大行駛速度為5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420千米,最大爬坡度25度,越壕寬度為2.7米,涉水深度1.1米。

發展中的國產機械化橋、衝擊橋系統(4)

84式坦克架橋車從1985年開始一直生產到1992年底,已經成為我軍裝甲兵當前最重要的工程保障車輛之一,並實現了對外出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坦克的技術特點:以巧補拙(1)
展中的國產機械化橋、衝擊橋系統(1)

TAG: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