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數學大師賽失利「禁奧令」不背鍋

數學大師賽失利「禁奧令」不背鍋

前不久,第11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閉幕,中國隊總成績排名第6,無一人獲得金牌。「曾在奧數賽場上稱霸一時的中國隊,如今遭遇了『滑鐵盧』?」一時間,網路上對此事議論紛紛。更有甚者,將矛頭直指「禁奧令」。

數學大師賽失利「禁奧令」不背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張雲勇提出建議,引導規範各類數學競賽活動,弱化功利色彩,避免「全民奧賽」。其實,去年3月,教育部就印發了《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全面取消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但是,取消高考奧數加分真的直接導致中國隊在國際奧數比賽中失利?這一歸因實在難以令人信服。從歷年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的成績來看,中國隊只在其中兩屆獲得過第一名,並非每一屆都能拿到金牌,今年的成績並不存在所謂的「大失水準」。從政策的角度來說,不少國家將奧數成績與學業脫鉤。例如,歷屆比賽中成績較好的美國隊,其奧數成績就不作為SAT(相當於美國高考)的加分項。

在許多專家看來,正是過度功利化的奧數培訓,埋沒了頂尖的數學人才。研究顯示,只有3%—5%左右智力超常的兒童,才適合學習奧數。對於大多數兒童而言,學習奧數往往會加劇他們對數學的畏懼與厭倦。此外,在「全民奧數」的熱潮之下,不少兒童的應試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這反而讓那些真正對數學感興趣、有天賦的好苗子被埋沒,無法脫穎而出。

更令人擔憂的是,曾經出現過奧數與小升初、中高考掛鉤的現象,奧數因此成了許多人手中的敲門磚。當奧數從一項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學問,變成經過反覆練習而獲得加分的手段,甚至形成「培訓+比賽」的產業鏈條,這違背了奧數的本意,剩下的只是機械的學生、焦慮的家長以及賺得盆滿缽滿的培訓機構。從這個意義上講,取消奧數高考加分,禁止應試型奧數培訓,很有必要。

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曾指出,數學教育的關鍵,不在於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拿了多少獎,而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些正是中國學生所要加強的。先後擔任中美兩國奧數國家隊主教練的馮祖鳴也表示,在模式化的培訓下,很多孩子往往習慣被動地接受老師給出的問題、公式、套路,很少自己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這應引發我們思考,到底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們依據自己的稟賦,遵循自己的意願,實現自主的學習,從而成長為頂尖的數學人才?

教育部門的「禁奧令」,禁止的是「全民奧數」熱潮、功利化的教育培訓、各種圈錢式的辦賽,本質上是為數學人才的湧現培育健康的土壤。我們既不必過分解讀一次比賽的失利,也不可忽視當前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只有真正讓奧數回歸那些有天賦、有興趣的學生身上,才是真正可喜的現象。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08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