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聽力的保護往往被忽視!寶媽帶娃有這幾個習慣,可得及時改

寶寶聽力的保護往往被忽視!寶媽帶娃有這幾個習慣,可得及時改

文丨福林媽咪

三月三號是全國愛耳日。而據世衛組織最新發布數據稱,全球約11億年輕人面臨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傷害。

這其中,聽力受損原因最普遍的原因,就是公眾場合長時間戴耳機並保持高分貝的音量。

其實,不僅是年輕人因為不正當的行為習慣導致聽力受損,我們對寶寶們的一些行為習慣,也會對寶寶的聽力產生很嚴重的傷害。

躺著給寶寶餵奶

躺著餵奶估計是絕大多數的寶媽們經常習慣的餵奶方式,特別是在晚上給寶寶喂夜奶的時候最是普遍。

並不是越大眾的就越是最正確的,躺著餵奶的方式對寶寶的聽力是有威脅的。

寶寶平躺著吃奶,如果奶汁從嘴巴里溢出來,那奶汁就會隨著寶寶的的嘴角經過臉頰流向耳道,甚至進入耳道更深處,影響寶寶耳部健康。

同時,人體的口耳鼻喉又是相通著的,寶寶如果出現嗆奶的狀況,口腔奶汁除了會流入鼻腔咽部,也會從連接著鼓室和鼻咽腔的咽鼓管逆流向耳朵的中耳部位,誘發寶寶的中耳炎。

可別認為中耳炎就是個簡單的小炎症,它甚至會出現耳朵內部間歇或持續性流膿、鼓膜穿孔等癥狀,伴隨這些癥狀出現的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聽力下降。

如此說來,寶媽們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能抱起寶寶餵奶就盡量別讓寶寶躺著,畢竟寶寶的健康是很重要的。

捏著鼻子給寶寶喂葯

寶寶生病抗拒吃藥,捏著鼻子迫使他張開嘴巴來灌藥,這是很多寶媽們都使用過的喂藥方式。

可是,這方法簡單粗暴更傷孩子的聽力。

寶媽們在捏著寶寶鼻子喂葯的時候,寶寶是得依靠口輕呼吸的,這就很容易嗆到寶寶,出現類似嗆奶會有的癥狀,引起中耳炎。

同時,捏著寶寶的鼻子,鼻子中的分泌物也容易從咽鼓管過渡到中耳,再加上咽鼓管本來就短又直,這就很利於分泌物的進入,從而引發寶寶的中耳炎。

給寶寶喂葯,可不是簡單粗暴的方式就能解決的,可以將寶寶的頭微微抬高,偏側著臉,然後從嘴巴的下頜部把裝著葯勺子送進口腔。

大力讓孩子擤鼻涕

看到寶寶流鼻涕,然後要求寶寶用力的擤出來,看似鼻涕沒有了,卻讓寶寶的耳朵聽力受到了損傷。

寶媽捏著寶寶鼻子兩側,讓寶寶兩個鼻孔同時擤鼻涕,這就在鼻腔內形成負壓,同時中耳腔內的也存在壓力,這種壓力,因為鼻腔內負壓的存在,而無法與外界平衡,也形成負壓,這樣的負壓作用下,鼻腔後部位周圍以及鼻咽部位的一些病原病菌或者是分泌物就容易進入中耳腔,誘發中耳炎,影響寶寶的聽力。

給寶寶擤鼻涕,千萬不要兩個鼻孔一起擤,最好的辦法是一側一側的進行。

給寶寶掏耳朵

在很多人看來,耳屎是很髒的,其實不然。

耳屎的作用是很大,它對寶寶的耳朵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耳屎能形成自然屏障,防止異物進入寶寶耳朵,同時,它也能滋潤耳道里的鼓膜,讓寶寶的鼓膜保持最佳的狀態。

當然,一定量的耳屎也能緩衝外界聲音對寶寶耳朵內部鼓膜的直接刺激,避免鼓膜受損,保護寶寶的聽力。

爸爸媽媽如果想要給寶寶掏耳朵,可以用棉簽輕輕地在寶寶耳朵外沿轉一轉,切記千萬不要往耳道深處去掏,以免傷到寶寶的鼓膜。

用揪耳朵的方式懲戒孩子

孩子犯了錯,很多爸爸媽媽的懲戒方式就是「耳提面命」,覺得只有揪著耳朵著重指出孩子的錯誤,孩子以後才會不犯錯。

可孩子的耳廓軟骨是很脆弱的,爸爸媽媽們在揪孩子耳朵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因為用力過大,造成孩子耳朵軟骨受到損傷,嚴重情況下會引發耳周炎。

耳周炎的產生也是因為耳朵內部有炎症,這些炎症也會對耳朵內部結構造成傷害,導致孩子聽力受損。

懲戒犯錯誤的孩子,爸媽們不應該是耳提面命式的批判錯誤做法,然後再灌輸入正確做法,而應該用孩子易於理解的方式,把孩子犯的錯誤點指出來,讓孩子自己去琢磨出正確的做法。

那樣的懲戒方式,會讓孩子印象更為深刻。

聽力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能力,很多失聰的孩子想有這樣的能力卻不得,我們又怎能不好好保護。

生活中注意細節動作,寶寶的成長才能更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林媽咪 的精彩文章:

這四個小動作,說明寶寶已經困了,再不哄睡孩子很難受!
寶寶出生後,這5類寶媽容易「沒奶」,及時調整還有機會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