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古脊椎所領銜「2018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並有多項研究成果入選

古脊椎所領銜「2018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並有多項研究成果入選

3月7日,由中國古生物學會組織評選的「2018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發布。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雲南大學、瀋陽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大學、貴州大學等科研團隊完成的十項成果入選。這些成果反映了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學各個分支領域所取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研究成果。

古脊椎所李淳研究團隊的「具有過渡形態的重要基幹龜類:始喙龜」、張曉凌研究團隊的「距今3-4萬年前人類踏足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鄒晶梅(Jingmai K. O"Connor)研究團隊的「從組織化石研究鳥類的演化」,以及周忠和、鄧濤、徐星、朱敏、劉武、吳秀傑、張蜀康等研究人員參與編寫的《生物演化與環境》教科書分別入選。

成果介紹:

具有過渡形態的重要基幹龜類:始喙龜(排名第一)

李淳研究員課題組於2018年8月23日在《自然》(Nature)雜誌上報道了對中國始喙龜(Eorhynchochelys sinensis)的研究,為龜類起源和早期演化問題提供了全新的重要信息,填補了龜類起源的缺失環節。中國始喙龜發現於貴州關嶺,約2.3億年前的上三疊系,是至今已知的體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基幹龜類,也是最早出現牙齒退化,具有角質喙的龜類。始喙龜還具有肋骨加寬、腹甲缺失、恥坐骨癒合等過渡性特徵,證明了龜類演化也是「漸進式」的,而非以往提出的「突變式」。始喙龜頭骨保存較好,顯示出雙孔類特徵,系統發育分析也驗證了龜類屬於雙孔類的假說,但既不是主龍型類,也不是鱗龍型類,修正了基於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結果。始喙龜發現於淺海相地層,具有水生和陸生混合的形態特徵,指示龜類很可能起源於水陸交互環境。

距今3-4萬年前人類踏足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排名第三)

張曉凌研究團隊於2018年11月30日在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上報道了青藏高原腹地的尼阿底遺址重大考古發現及其研究成果。西藏尼阿底舊石器遺址將人類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歷史推前到4萬年前,是世界範圍內史前人類征服高海拔極端環境的最高、最早紀錄,刷新了學界和大眾對世界屋脊人類活動歷史、古人類適應環境能力的認識。

該研究獲得學界高度肯定。審稿專家認為「尼阿底的發現圓滿地解決了遺傳學和考古學對人類最早涉足青藏高原時間的不同認知問題」。 Science同期配發的評論文章認為「尼阿底人4-3萬年前生活在4600米高原充分證明了我們這個物種作為殖民動物的偉大勝利」。

從組織化石研究鳥類的演化(排名第五)

鄒晶梅研究團隊於 2018年10月22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報道了在一件距今1.2億年前的原始鳥類上保存的肺部結構,保存肺部結構的是一件發現於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的始吻古喙鳥化石,古喙鳥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今鳥型類代表。已有的化石證據表明單一方向氣體流動這一特徵在恐龍(包括鳥類)演化歷史中出現較早,但是能夠進一步揭示肺的結構的化石還從未在主龍類化石中有過發現,本研究為揭示早期鳥類呼吸系統的演化提供了關鍵信息。

此外,研究團隊於 12月5日,在英國《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還首次報道了早白堊世九佛堂組反鳥類的髓質骨(Medullary bone)材料,這是迄今為止最為確鑿的中生代鳥類髓質骨研究,為探知早期鳥類的演化歷程提供了新的證據。本次研究發現,髓質骨不僅僅存在於長骨中,例如股骨、脛跗骨等,還存在於趾節骨中,這顯示髓質骨的出現是一個系統性的發生過程,而不是一種局部病理表現。同時,本研究認為髓質骨可能在中生代就已經出現,是鳥類的一類進步特徵。髓質骨伴隨著纖細的中空骨骼一起出現,使得鳥類的蛋在相對增大的同時,骨架更輕,更適合飛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古脊椎所 的精彩文章:

「生物演化與環境」入選院「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
「生物演化與環境」入選院「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優秀重點培育方向

TAG:中科院古脊椎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