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深刻反省:在家學佛的兩種誤區!

深刻反省:在家學佛的兩種誤區!

每個人的學佛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考驗和磨練,末學也不例外。今天再次分享學佛的誤區,一是為了讓大家引以為戒;二來也是對自己做一個深刻的反省。犯錯很正常,並不可怕,關鍵是要及時發現,及時糾正,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太遠。

一,人見人厭,越來越不合群。

這是初學佛後最容易發生的現象。我們剛學了佛,猶如發現寶藏似的(佛法確實也是寶藏),欣喜若狂,無比開心。於是就到處與人分享,見誰就跟誰講佛法,也不管人家愛不愛聽,反正自己講得很開心。懂得與人分享是一種美德,也是人之常情,無話可說。

但是,千萬不能過分,要看場合,要看時機。信佛學佛是要看機緣的,不是別人勸幾句他就信了。所以我們的初發心雖然是好的,但別人不會那麼認為,人家會很反感,一看你過來,就知道你又要講佛法了。我們覺得是好心,是在弘法利生,但人家卻覺得我們像神經病似的,不可理喻。

所以,慢慢的,別人有事都不敢叫我們了,對我們越來越疏遠,就怕你又給人家講「地獄」、講「報應」之類的,或者不厭其煩的勸人吃素,勸人學佛。這時候,我們不但不知道反省自己的錯誤,反而執著的認為,是他們沒有善根,沒有佛緣,是可憐眾生,經常為別人惋惜。

其實不是人家沒佛緣、沒善根,是我們自己錯了。為什麼佛教導我們要「恆順眾生」?不是不讓我們弘揚佛法,而是要契理契機,要善巧方便,要有智慧的宣揚佛法。否則就會事與願違,不但弘揚不了佛法,還會讓人對佛法生厭,對佛法造成誤解,還以為佛法是搞傳銷的呢。

佛當年在世,也不是說見誰就給誰講佛法,而是隨緣度眾,別人問,他才答,別人不問,他就不講,這才是正道。

二,孤芳自賞,眾人皆醉我獨醒。

被別人疏遠以後,往往很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會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好像把一切都看破了,我們已經是覺悟的人了,工作不積極了,事業不想幹了,錢也懶得掙了,家人也不願搭理了,視金錢如糞土,唯一的目標就是成佛。整天燒香拜佛,跑寺院,做義工,對外聲稱是在學佛修行,好像不食人間煙火似的。

以前工作事業不順的時候,還會找找原因,現在不找了,一句「放下、隨緣」就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無論自己學習、工作多麼失敗,都不著急了,把「放下、隨緣」當做萬能的借口。

再看看身邊的人,感覺他們真的是痴迷顛倒,天天忙忙碌碌的工作、賺錢,不知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的道理,不知道學習修行,把寶貴的生命都浪費掉了。我們想想自己,真的很慶幸,很有優越感,有時候可能還會暗地裡嘲笑別人:「這些人真可憐,不可救藥呀!幸虧我和他們不一樣!」

其實別人不可憐,可憐的是我們自己。學佛幾年,親朋好友漸漸疏遠,錢也沒掙了,佛也沒修成,把自己搞的人不像人、佛不像佛的,狼狽不堪。怎麼辦?面子不能丟呀,見到不懂的,就跟他講佛法,談玄說妙,故作高深;見到真正的修行人,就裝自己是初學,裝單純,整個變成一個佛油子,變成一個騙子了。

在歷經坎坷之後,終於看到一句話,才恍然大悟。什麼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佛法,是一不是二,不能分開呀!這才不在天上飄著了,終於落地了。

這兩點,都是末學在剛學佛時所遇到的,在此也要表示深深的懺悔。正在學佛的您,如果不幸被我言中,在修行中也有類似現象,還請認真反省,及時修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雜談 的精彩文章:

這三件事做不到,拜再多的佛也沒用!
十二種不花錢的放生方法,每一種都功德無量!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