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得了癌症後,媽媽拿著我的醫藥費和新男友去旅遊了

我得了癌症後,媽媽拿著我的醫藥費和新男友去旅遊了

成長在富裕家庭的母親,是一個物質主義的迷妹,她奢靡揮霍,掏空了整個家庭。孔雀女和鳳凰男的婚姻,最後只剩一地雞毛。

故事時間:1994-2019年

故事地點:西安


媽媽回到家,雙手拎滿購物袋。她不理我,也不理爸爸,往沙發上一坐,盤點當天的戰利品,六件名牌衣服,五瓶進口化妝品,三雙同款高跟鞋,每種顏色各一雙……

爸爸皺起眉頭,勸媽媽節省一點,不要不顧一切花錢購物。

媽媽暴跳如雷:「不讓我花你的錢,你什麼意思,你肯定是外面有女人了!」

接著兩人就吵起來了。

這樣的場景伴隨我整個童年,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媽媽的生活就是每天浪跡各大商場,不管家中所需,瘋狂購物。

她的衣服填滿了衣帽間,堆積起來多如小山。同款鞋子各色一雙,一件夏日小弔帶動輒三五百,對她來說都習以為常。她的化妝品也多到令人髮指,各類瓶瓶罐罐佔據了除餐桌外的所有檯面,就連冰箱里也擺滿了各類護膚品。隨便拿一樣出來,都貼著進口標籤和高昂的價格。

只要有一件中意的東西買不到,她就難以安眠,夜夜夢中都是觸手可及的慾望。

爸爸表示過無數次抗議。每當兩人吵架,媽媽就會反咬一口,說他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或者乾脆以我為借口:「你給我的錢都花在娃身上,你不給我花錢,就是不給娃花錢!」

這對於爸爸來說就是莫須有的罪名。由於工作繁忙,他也無暇計算媽媽到底在我身上花了多少錢。每次吵架,他都只能落敗。

就這樣,媽媽像漏斗一樣使勁花錢。她慢慢敗光了家裡的積蓄,將信用卡透支到最大額,欠下幾萬塊錢,上了銀行的黑名單。

2014年8月底,臨開學前兩天,媽媽又拎著購物袋回到家。

這次她把我的學費花掉了。

爸爸憤怒至極,兩人吵得不可開交,最終決定離婚。

作者圖 | 媽媽用口紅給我塗紅點

那時我雖然年幼,但也明白父母離婚,我必須選擇一個跟著。本以為媽媽會和爸爸爭奪撫養權。誰知為了方便找對象再婚,她竟然主動提出,放棄撫養權。最後,根據兩方和平協議,所有現金、存款和股票歸媽媽所有,房子、欠款和我歸爸爸。

放假的時候,我回到姥姥家,希望可以和媽媽一起睡幾晚。那時她忙於和一個小十幾歲的男孩談戀愛,一連幾晚都沒有回家,我在姥姥家待了一個星期,只是和她打了兩三個照面。

臨走那天,我心裡難受,直接了當在飯桌上跟她要撫養費。沒想到,她毫不猶豫,直接拒絕了,理由有二:我在法律上歸爸爸撫養,與她無關;儘管她住在姥姥家,吃住不用自己掏錢,但她的錢也僅夠自己日常花銷,無力顧及我。後來,姥姥都聽不下去了,出門時偷偷塞給我幾百塊。

直到我上大學時,媽媽才告訴我,她不給撫養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她看不慣爸爸離婚時硬氣的模樣,覺得他該跪下認錯,乞求她不要離開;她也討厭爸爸對獨自教育我的自信態度,所以作壁上觀。

她就是想看看,我是如何毀在爸爸手上的。


媽媽在農村老家出生,長到十歲才回到姥姥身邊,過上衣食優越的生活。家裡為了補償她,想要什麼就買什麼,對她也沒有任何要求。物質方面的百依百順,讓她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

那時,女性獨立自主的觀念還不流行。在大家看來,女生努力學習、工作賺錢都是吃力不討好的行為,找到一顆搖錢樹嫁了才是正路。所謂「幹得好不如嫁得好」說的就是這回事。

秉承這種理念,她選擇了爸爸這顆靠譜的搖錢樹。

校畢業後,爸爸進入本地的中國銀行工作,兩年後當上科長。以今天的標準看,二級支行行長並不是多高的職位,但這種提職速度,在八十年代實屬迅速。當年他是業界的潛力股,前途一片大好。

結婚前,爸爸正值意氣風發。他看中了媽媽膚白貌美,小鳥依人,總覺得一切矛盾都不成問題,有十足的信心改變媽媽嬌貴奢靡的生活方式。

但十年的婚姻充滿了爭吵和打鬧,他始終沒能撼動媽媽分毫。

在媽媽眼裡,這個給她買了十年衣服的男人,是個二百五。

離婚後,媽媽依舊快意人生。她與一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帥哥談戀愛,打算結婚。家裡人勸阻她,她毫不理會,又鬧自殺又鬧出家,直到把姥姥氣得發昏。

而爸爸辭去銀行行長的職位,甘作一個普通職員,只為能按時上下班,以便接送並輔導我。他白天上班掙錢,晚上做家務、輔導我的功課,每天忙到深夜。

他總提醒我要感恩,不要忘記生母的降世恩情。為了讓我擁有健全的人格,剛柔並濟的性情,他鼓勵我和媽媽保持聯繫。可是越和她相處,我就越看透她自私的性格,然後離她越來越遠。

高二那年,我被檢查出卵巢癌中期。媽媽得知後,在醫院大廳哭得稀里嘩啦。她和爸爸互相埋怨,在病房大打出手。我看見她哭腫的臉上滿是愧疚,滿心期待著她能在化療期間好好陪我。但是每次化療,她只是到我面前大哭一場,然後逃離醫院。

也許是道德的審判令她方寸大亂,媽媽竟然拿走姥姥給我看病的五萬塊錢,帶著新結交的男友旅遊散心了。那是一個比她小十八歲的大學舞蹈系學生。兩年前,她還為另一個帥哥哭鬧著要出家、上吊。

得知此事的我,在化療期間哭到嘔吐。

出院不久,我問起這筆錢的去向。媽媽含含糊糊,最後聲稱錢都拿去買了補品。我冷笑著拆穿她,她卻拒不承認。我氣得發抖,當街和她大吵。她認為我小題大做,將我的暴怒當化療後的不良反應。

作者圖 | 小時候

隨後幾年,每每提起這筆錢,我和媽媽都免不了一場無果的大吵。

而我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心態日趨豁達,不再沉溺於一些雞毛蒜皮。很多青春期令人糾結的事,在我心裡都如過眼雲煙。復學後,我一心一意撲在學習上,終於考上了一所 211大學。

媽媽得知這個消息,竟然痛哭流涕,向我下跪認錯,並承諾在大學四年期間,每個月給我五百元生活費。我以為她是真心悔過,也對無休止的怨恨感到疲憊,決定放下過去,再給她一次機會。

沒想到,她傍上一顆新的搖錢樹,而我變成了她的墊腳石。


我上大學那年,媽媽順利二婚。繼父是省政府的公務員,經常能見到各類高官。媽媽為了給自己撐場面,時常帶我到她婆家做客。出於所剩無幾的母女情誼和對媽媽胡攪蠻纏的厭惡,我會忍著不快陪她前往。

這樣她還不滿足,要求我像尊敬爸爸一樣尊敬繼父,認真聆聽並遵循他的教誨。但是繼父並不了解我,也沒有為我付出什麼,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說教,好為人師。

後來的事證明,他們兩個真是絕配。

大三那年寒假,媽媽以「離婚十幾年後都沒一起旅遊過」為由,邀請我與她旅行。她連續打半個月電話,甚至聯繫爸爸,讓他說服我。我以為她這樣執著,是想趁此機會修復母女情感的裂痕。實際上,我只是她遲到蜜月的陪游。

旅途中,她和繼父同吃同住,將我完全丟給旅遊團的陌生人,連一瓶水都沒有給我買過,更別提每天吃飯的錢了。

元宵節當晚,她和繼父兩人出去玩,留我一人獨守酒店。我出了酒店找到兩人,發現他們正坐在海灘上聊天、吃水果,早把我忘得一乾二淨。

我提議三人去旁邊一家海邊餐廳小酌兩杯。坐下了,翻開菜單才知道,這裡是一家外國人開的花園酒吧,價格頗高,服務員不會講中文。

媽媽和繼父既放不下臉離開,又不願意掏錢用餐。兩人一人拿一份英文菜單,互相說些不冷不熱的話拖延時間,就連服務員都不耐煩地翻起白眼。我拿過菜單替他們點了菜,並以爸爸請客的名義,給繼父當場轉賬了幾百塊錢。

繼父一聽說爸爸請客,臉不紅心不跳,立刻收下了我的轉賬。媽媽則在旁邊陰陽怪氣地譏諷我財大氣粗。我不願意在這天和媽媽發火,只好皮笑肉不笑地應付了兩句。

酒足飯飽,媽媽和繼父還剔著牙點評了一番。

儘管我一再忍讓,旅遊最後一晚,矛盾還是爆發了。

繼父和媽媽出去購物,安排我和團里的人待在酒店裡。但我沒聽他的,和導遊姐姐一起去逛街了。媽媽回來後大動肝火,她斥責我自負孤傲、冷漠自私、難於相處,怪我不該拂繼父的臉面,並揚言以後再也不與我出遊。

回程中,我不再理會他們倆,強忍著淚水,深夜三點獨自從機場打車回家,在計程車上泣不成聲。

爸爸勸我不要逃避。他認為我必須學會面對媽媽,這樣有利於與社會上的此類人打交道。儘早跌倒,再學會爬起,這是他一貫的做法。但爸爸睿智能幹,也免不了被媽媽死纏爛打了十年,我又如何能夠做到遊刃有餘?

我信誓旦旦地和爸爸保證:以後走上社會,才不會和這種自私愚昧的人打交道。但爸爸只是搖頭,不滿我的天真——我只好聽他的,和媽媽再做交涉。每一次受傷,爸爸就鼓勵我,讓我把媽媽當做練手的活靶子——如果能搞定她,以後就不會被此類人所困。

我聽從爸爸的話,再次試著和媽媽相處,給她一個機會。

結果,我跌得鼻青臉腫,也終於看清了真相。


大四那年暑期,媽媽向我不斷道歉,苦求我與她相聚出遊,和繼父一起進山避暑。我以為隨著年齡增長,媽媽總算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想要悔過自新,彌補過去的傷害,於是答應與她和出遊。我想藉此機會,觀察一下她的表現。

事實再次狠狠地挖苦了我——名為與我相游,實則是為開車送她婆婆進山度假,順帶捎上我。集合時,繼父和媽媽遲到了,她卻一再用電話指責我。見面後,我與媽媽爭吵幾句,繼父還在一旁幫腔。

到了山裡住宿的地方,我提出要與媽媽同住,她卻讓我和她婆婆同住。我不同意,便說我的不懂事。媽媽到底是不懂——我願意和他們同行,不過是想和她同住一晚,希望她能和我同床共枕,在夜裡說些體己話。

我試圖和媽媽解釋,但她根本不把我當成年人看待,也不認真思考我的話,只當我是在鬧小孩子脾氣,嫌我在她的夫家人面前不夠乖順。

我轉頭與繼父交涉,但他並不願和他媽同住,直讓媽媽對我頻繁瞪眼。

絕望與憤怒瞬間衝垮了我。

我氣到難以遏制,和她大吵一架後,果斷拎包就走——實在是無法忍受和她多待一秒

我冒著暴雨,在山間小路旁等了一個小時,終於攔車回到了市區。

若對父母的心思共有十分,我對爸爸九分,對媽媽一分。可現在,連這一分心思我也難以維繫了。媽媽總是抱怨我,將爸爸看得過重,對她太過冷漠。可每當我想對她改變態度,她就利用血親間斬不斷的紐帶,一再地傷害我,只為自己的快活。

我終於明白,一個自私的人,是難以感化的。自私的人心中唯有自己,看不到別人做出的犧牲。只要她自己快活瀟洒,一切問題都不是她的問題。

那天在車上,我望著窗外被大雨淋濕的世界。回想這二十多年的生活,我竟想不起任何一個和媽媽有關的快樂瞬間。「媽媽」本該是世界上最柔軟、最慈愛的字眼,但在我記憶中反射出的,都是她自私冷漠的嘴臉,和我渾身發抖、咬牙切齒的畫面。

作者圖 | 我唯一的「全家福」

回到家,我翻箱倒櫃,找到灰塵滿布的相冊,竟然沒發現一張全家福。和爸爸、媽媽一起拍的照片,還是我一歲的時候。照片里,我右手牽著爸爸,左手想去拽媽媽的裙邊,但她沒有對我伸出手。

原來用了二十多年才發現的真相,早已寫在了這張照片里。

- END -

作者 童姝瑞,研究生

編輯 | 李一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實故事計劃 的精彩文章:

沒有什麼能抵禦這種疾病,除了愛
沒人在家的時候,岳父可以和AI音響聊一整天

TAG:真實故事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