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背後其實都是扯淡,說歸說做歸做……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背後其實都是扯淡,說歸說做歸做……

導讀

「Sb的共識」雖然也是共識,但風口一過迅速捅破。

這些年,各行各業都在刮一股「去中間化」的「妖風」。

說它是「妖風」,是因為中間商被妖魔化了,一些商業規律被人為扭曲。很多人打著「去中間商」的旗幟,自己做著中間商,說自己「不賺差價」,乾的卻是兩頭吃的勾當。

很多生產企業明明做的是B2B2C的生意,把品牌和產品做好,本分工作就基本完成了。卻被忽悠著直接做2C的生意,據說不做就要被淘汰了。嚇得他們趕緊搞個旗艦店,上客服、做詳情頁、做活動,做關鍵詞,自己接單、自己發貨、自己處理客訴……他們自己也快搞不清自己是品牌商還是經銷商了。

問題是,雖然自己搶了經銷商的活,卻沒有得到經銷商的利,連自己的利也搭進去了。

本來老老實實做線下,通過經銷商供到線下終端,自己還有個十來個點的利潤。結果拿掉中間商自己干,就只剩下兩三點利潤了,更多的還是虧損的。

活多幹了,利潤卻少掙了,很多企業老闆都想不通。

小編在以前關於經銷商的文章中,提過幾個觀點:

1、中間商是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形成的,正常狀況下,並沒有太多的多餘環節可以去。

2、中間商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商業效率,而不是降低了效率;所以我們看到,去掉了中間環節的直銷,產品往往更貴,去掉了中間環節的網路旗艦店,總是沒法賺到錢。

3、中間商的作用不僅是減少交易環節,往往還提供促銷推廣、談判、訂貨、信息收集整理、移庫、承擔資金風險等作用,是商業中最關鍵的一環,所以科特勒稱他們是實現商業「經濟效益的主要源泉」。

4、咱們國家市場經濟晚,農業文明歷史悠久,大眾認知中,不認可「中間商」的價值。「二道販子、投機倒把、拉皮條的、無奸不商……」,中間商專業被黑上千年了,源遠流長。「廠家直銷」這種反商業規律的行為總是很有市場。

李笑來說過一句很戳肺管子的話:「傻逼的共識也是共識。

這次運動,是四十年來,聲勢最為浩大、也最徹底的去中間化運動。它藉助了新技術應用帶來的變革,利用了人們普遍的認知誤區,製造假趨勢,黑化中間商。

而那些高喊「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喊得最凶的,正是這次浪潮中形成的更大中間商。他們在這次運動中圈得大量的「地」——海量的資本和海量的流量。他們規模做的無比巨大,價值卻遠低於傳統的中間商。

他們號稱不再賺差價,能讓賣家多賣錢,買家少花錢,他們號稱自己不做電商,只是培養別人做電商。他們就是「活雷鋒」,整天想的是給上下游「賦能」,他們從不管自己叫中間商,因為中間商在他們口中就是「唯利是圖的黑心商人」,是他們要革命的對象,所以他們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平台」。

雖然商業效率並沒有提高,但這一回,實實在在幹掉了大量傳統中間商。很多倖存的傳統經銷商睜眼一看,幾乎每個行業都面臨著一兩個超級巨無霸「平台」,自己想繞都繞不過去,自己跑去跟他們談合作,對方一句「我們只跟廠家合作,不跟經銷商玩」就給打發了。

然鵝,被翻了牌子的「廠家」也沒那麼幸運,由於「平台」不做零售商的活,所以這些活只能自己來,可他們本來不擅長啊,只能硬著頭皮干。但「平台」可不能白白給你「賦能」,費用自然不能少,「平台」為了保持它的低價優勢,還各種威逼利誘讓你賣低價。

結果就是,廠家又當爹又當媽,最後掙得卻是孫子的錢,有時候還掙不上。

在產供批零價值鏈中,「平台」形成了一家獨大的狀況,並利用話語權壓榨其它價值環節,這在很多行業已經被視為「公害」了。

面對它們,品牌商和傳統經銷商打不過、繞不開,惹不起也躲不起,怎麼破?

毛主席說,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說戰術就太多了,今天就談談如何藐視他們。

首先要警惕那些嚇唬人的概念,「不做某某就會死」,「不用某某平台就會死」,「不做新零售就會被淘汰」,這樣的陳詞濫調幾十年都這樣,就是裡面的概念換了換。對於這些動不動就嚇唬你的概念,你要稀里糊塗跟了,才真的會死。尤其是那些先讓你虧錢,說以後能賺錢的概念,更要十分當心。

品牌商要有足夠的品牌自信,經銷商要有足夠的經營自信,實際上,如果你的本分做得足夠好,不做電商不會死,不做新零售不會死,不做新媒體也不會死,而且自然有人來幫你做這些。

你見過iPhone依仗電商平台嗎?他們滿世界尋找新零售嗎?還是悶頭去憋十萬 呢?

第二個是關鍵點,要告別虛假的泡沫流量思維,回歸價值思維。

2018年名人去世的特別多,而各種企業的大敗局、小敗局也不少,有些失敗就是掉入了泡沫流量的陷阱。

很多人被平台綁架是因為平台流量大啊,一個雙十一雙十二就搞出那麼大的銷售來,真是眼饞。但這些流量有多少有價值的呢?即便有價值的,又有多少屬於你呢?

超低價帶來的流量是泡沫流量,過度服務帶來的流量是泡沫流量,高額補貼帶來的流量是泡沫流量。這些泡沫流量,往往給你帶來的價值用戶很少,「垃圾」用戶很多,成本又很高,你豈有不虧之理?

回到商業常識:肯為你付費的用戶才是價值用戶。「傻逼的共識」雖然也是共識,但只能風光一時,風口一過迅速捅破,真正有生命力的是符合商業規律的共識。

同樣,品牌商也好,經銷商也好,要緊盯自己的價值塑造。品牌商就是要塑造品牌,創新產品,有偉大的產品創意和意義深遠的品牌理念;經銷商就要懂經營,會運營,緊扣中間商的核心職能。

千萬不能被人丟過一根骨頭就追著亂跑,勞民傷財不說,搞不好還把自己核心競爭力丟了。

第三是重歸到「人」。

科特勒從營銷革命3.0開始,就已經在倡導人本化營銷。新零售也在講「人貨場」的重建,人是最關鍵的因素。

商業最初的狀態都是從生產者到消費者,隨著人本化的提升,大數據的運用,消費行為的可預測性提高,未來商業的基本形態一定是從消費者到生產者,即C2B。人變成商業的核心。

抓「人」的方法有很多,關係營銷、品牌共鳴、小眾營銷、圈層交互、極端粉絲,這些方法都在近些年互聯網環境下受到追捧。這都是讓我們回歸用戶的有效方法。

不管市場如何變化,抓住人,才抓住市場的根本。

最後要說的是,平台商必死,而且會很快。強大到畸形的平台商,本來就是商業發展過程中的中間產物,是特殊市場的特殊存在。資本燒錢遊戲結束後,以後也少有平台商這種落後的商業模式存在了,平台商會變成專業服務商。

平台商發展到今天,規模無比龐大但渾身漏洞:流量增長已近枯竭,且流量已貴到離譜,賣家虧損覺醒,消費者期待更優選擇,物流商難以控制。

而平台商外部則已經十面埋伏,專業型品牌商和專業型經銷商用自帶流量對平台進行衝擊:

蘋果、華為、小米、耐克、阿迪、杜蕾斯、老乾媽們,用自帶的流量足夠與平台周旋,這給了更多品牌商希望和良好示範;社交電商蜂擁而起,微信小程序、抖音的強大帶貨能力、社群微商、羅輯思維式微商,都將是平台型電商的掘墓人。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看似強大的平台已經搖搖欲墜,只等一聲號角,即可草木皆兵,平台的好日子要到頭了,專業的、適應市場變化的經銷商能夠浴火重生,只有中間商的繁榮才會有市場經濟的繁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崔哥來了 的精彩文章:

城市化一波又一波,何處是故鄉?
「快跑!」北京飛洛杉磯航班突發火警,緊急降落在北極暴風雪中……

TAG:崔哥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