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初到蘇州,李鴻章是如何誘勸太平軍八王投降,然後誅殺他們的

初到蘇州,李鴻章是如何誘勸太平軍八王投降,然後誅殺他們的

初到蘇州,李鴻章是如何誘勸太平軍八王投降,然後誅殺他們的

晚清時期,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借著自己做的一場夢,創立了所謂的拜上帝教,讓大半個中國的人民捲入了戰爭的烈火。後來,在列強的介入和清政府的打壓下,天京淪陷,太平天國徹底瓦解。在蘇州,面對著將近二十萬的降軍和八位統領,在李鴻章的默許下,程學啟誘殺了太平天國的八位王侯,之後大肆屠殺不肯投降的太平軍,具體數目不明,一般認為有兩萬降軍死於這次屠殺。對於這次事件,輿論不一,列強洋人和民間全部都是謾罵,矛頭直指李鴻章,那麼清朝廷會怎麼做呢?

李鴻章最開始對太平軍的絞殺是在上海,人生地不熟的李鴻章靠著和老師曾國藩的配合,按死了上海的地頭蛇吳煦。在1862年3,4月李鴻章才草草的創建了淮軍,其間經歷了諸多艱難,剛創立的軍隊啥也沒有,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操練和購買洋槍洋炮。但到了1862年6月17號,終於和太平天國交戰了,這時候的淮軍已經是磨礪已久,終於是寶劍出鞘了,打敗了太平天國。僅僅兩個月的時間,李鴻章靠著從西方買來的洋槍洋炮大敗了太平天國軍隊,委實不容易,他的功過拋開不說,論本領,李鴻章還是對得起自己的官職的。

而李鴻章蘇州殺降這一事件的緣由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當清軍圍攻太平軍據守的蘇州時,城中的太平軍守將郜雲官等見勢不妙,乘著主帥李秀成不在蘇州的時機,發動兵變,向清軍獻城投降。但是在投降之後,郜雲官等為首的8人(納王郜雲官、比王伍貴文、康王汪安均、寧王周文佳、天將范啟發、天將張大洲、天將汪懷武、天將汪有為)不願意解散或是改編部隊,而時要求繼續控制蘇州城的城門等要衝,以此為威脅,向清政府方面提出諸如索求實權官職,給予其部隊以正式編製等各種政治條件。

因為這批降軍的人數有二十萬之眾,超過了當時在蘇州周邊的淮軍,一旦發生叛變反覆,或者是聯合李秀成裡應外合,後果不堪設想。李鴻章於是設計,偽稱召集8人來營議事,最後一網打盡。這件事在清政府一方,其實沒有人覺得不妥,但是當時隨同淮軍作戰的常勝軍統領洋人戈登從洋人的角度出發,認為殺降不道德,不但聲稱要和李鴻章決裂,還在四處遊說英國勢力,要討個說法。整件事鬧到清政府層面後,清政府的處理非常簡單,即宣布李鴻章的處置非常妥當,要求李鴻章對8名降將所屬的部隊設法妥當遣散。同時宣布戈登等的行為屬於「洋人不曉事理」。

而李鴻章殺降的原因就很簡單,首先太平軍有降而復叛的前科。李鴻章就曾經因為這個而吃過大虧,自己的同門師兄弟差點搭進去了。再說李鴻章認為郜永寬等人沒有誠意。郜永寬等人如果是老老實實的交出蘇州,解散叛軍,聽從清朝安排,他們不會有什麼事。但是他們派兵把守要衝,且拒不剃髮,還要求清朝對他們封官進爵。所以,李鴻章有足夠的理由認為他們並沒有投降的誠意。在這就是糧草不夠,老話說得好,慈不掌兵,本來糧草的壓力就很大,如果加上這群降兵,會給淮軍增加極大的後勤壓力。再者,如果在淮軍中加入這些人,李鴻章的勢力會增大許多,必然會引起朝廷的猜忌。

所以,蘇州殺降就顯得十分順理成章。李鴻章以宴會為由殺了郜永寬等人後,遣散了降兵。不僅李鴻章,清政府都是一百個滿意。只有戈登一個人不滿意,因為戈登本質上是英國在華的代理人,他想要通過收編降兵來擴充自己的勢力,不過李鴻章沒給他機會,最後賠了八萬白銀了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番茄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流水的皇帝鐵打的馮道,歷經四朝十帝王,始終擔任宰相之位
李建成碑文出土,有些寒酸,專家:李世民有些過分了

TAG:番茄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