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三八女神節,我們來聊聊古代女性裹小腳的陋俗

在三八女神節,我們來聊聊古代女性裹小腳的陋俗

大體來說,宋代的纏足風氣,只是出於上層社會病態審美的產物,跟西歐的束腰、今日的隆胸時尚差不多。

文 | 吳鉤

相信許多人都會認為,纏足始於宋代,並被宋朝理學家推波助瀾,從纏足風俗可以想見宋朝婦女深受禮教壓迫,云云。

但實際上,纏足並非始於宋代。五代南唐的宮廷內,已經有纏足的女性,據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南唐)李後主宮嬪窅娘,纖麗善舞。後主作金蓮,高六盡,飾以寶物、細帶、纓絡,蓮中作品色瑞蓮。令窅娘以帛繞腳,令纖小,屈上作新月狀,素襪舞雲中,迴旋,有凌雲之態。……由是人皆效之,以纖弓為妙。」所以也有網友將那個「窅娘」說成是「女子纏足陋習的開山鼻祖」、「史上第一個纏足的女子」。

但這個說法也不對。因為唐朝時已出現了纏足的風氣,有詩為證:溫庭筠《錦鞋賦》:「耀粲織女之束足」;杜牧詩:「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輕雲。」描述的都是女性纖纖小足。

不過,從唐至宋,纏足只是流行於上層貴婦和妓女群體的風尚,社會絕大多數的女性是不纏足的,比如我們從北宋王居正《紡車圖》看到的勞動婦女,顯然就沒有纏足。元人陶宗儀也說,纏足,「(北宋)熙寧、元豐以前猶為者少;近年則人人相效,以不為者為恥也」(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南宋、元朝以降,纏足之風才逐漸興盛起來。

纏足的興起,也跟宋代理學家毫無關係。我們在宋朝的理學著作中找不出任何支持女子纏足的言論。恰恰相反,我們可以看到一部分理學家是明確反對纏足的。元代筆記《湛淵靜語》說:「宋程伊川家婦女俱不裹足,不貫耳。後唐劉後不及履,跣而出。是可知宋與五代貴族婦女之不盡纏足也。」程伊川即北宋大理學家程頤。程氏家族直至元代,都堅持不纏足。

南宋的車若水在他的《腳氣集》中也說,「婦人纏足不知始於何時,小兒未四五歲,無罪無辜,而使之受無限之痛苦。纏得小來,不知何用?」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對纏足陋習的控訴。提出控訴的車若水,可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的再傳弟子。

大體來說,宋代的纏足風氣,只是出於上層社會病態審美的產物,跟西歐的束腰、今日的隆胸時尚差不多。而且,這個時候的纏足,只是將女性足部纏得纖直一些,叫做「快上馬」,並不是明清時代那種變態的「三寸金蓮」。

到元代時,纏足開始出現性別壓迫的意味,如元人伊世珍的《琅環記》稱:「吾聞聖人立女而使之不輕舉也,是以裹其足,故所居不過閨閣之內,欲出則有幃車之載,是以無事於足也。」

明清時期又形成非常變態的「三寸金蓮」審美,清代好幾個放浪的文人都著文大談「三寸金蓮」之美,如方絢著《香蓮品藻》,袁枚著《纏足談》,李漁在《笠翁偶集》上說,女子的小腳,「瘦欲無形,越看越生憐惜,此用之在日者也;柔若無骨,愈親愈耐撫摸,此用之在夜者也。」

其實康熙三年,清廷曾經下詔禁止女性纏足:「元年以後所生之女,禁止裹足。……若有違法裹足者,其父有官者,交吏兵二部議處。兵民交付刑部,責四十板,流徙;其家長不行稽察,枷一個月,責四十板。」(徐珂《清稗類鈔》)然而,由於民間畸形的審美觀念、女性倫理觀念已經僵化、固化,加之一部分漢族士大夫將女性纏足當成反抗滿洲習俗的漢俗標誌,「謂大足為旗裝,小足為漢裝」,暗中抵制禁令。因此,到了康熙七年,纏足禁令便解除了。流風所及,一些滿族女子也裹起了小腳。

到了清末,在山西大同,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日還會舉行所謂的「晾腳會」:「是日,婦女盛裝坐於門首,伸足於前,任人評議。足小者每得上譽,觀客魚貫前進,不得回顧也。」(姚靈犀《采菲錄》)

但,儘管清代纏足之風最盛,還是有很多地方的很多女性並不裹腳。據清末民初徐珂的《清稗類鈔》,四川雅州一帶,「民尚美麗,建南一帶,民尚儉樸。南方女子,天足為多,其富厚之家,則多纏足」;江蘇的鄉村,「婦女皆天足,從事田畝,雜男子力作,樵漁蠶牧,拏舟擔物,凡男子所有事,皆優為之」;廣東大埔一邑,婦女「向不纏足,身體碩健,而運動自由,且無施脂粉及插花朵者。而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奉儉約,絕無怠惰驕奢之性,於勤儉二字,當之無愧」。

徐珂還寫過《天足考略》一文,據他考證,江西的龍南、定南、虔南三縣,「巾幗尚武,誠特色哉」;吉安、贛、雩都、信豐等地,「富貴家婦女亦力田」,「故贛省多天足」;福建各縣也是「多天足,有首戴金翠而跣足行市者」;湖北襄陽,「農家皆天足,多從其夫耕田」。

邱煒菱《菽園贅談》也說:「蜀江古號佳麗地,故多瑰姿殊色。獨至裙下雙鉤,恆不措意,居恆輒跣其足,無膝衣,無行纏,行廣市中。」劉鑾《五石瓠》亦載:「四川婦人多殊色,稼妝而跣其脛,無膝衣,無行纏,無跣,如霜素足,曾見於大市中,不以為異。」

可見在傳統社會,不纏足的女性並不少見。一般來說,官宦、富貴之家的小姐、夫人、姨太太,通常會纏足;而鄉村女性、勞動婦女,則多無裹腳的習慣。習武的江湖兒女,更是不可能纏足了。因此,金庸武俠世界中出現那麼多不裹小腳的俠女,又有什麼好奇怪?如江西一帶,「巾幗尚武」,甚至「有與械鬥之役者」(姚靈犀《采菲錄》),當然不纏足。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都市未眠人 新刊
《羅馬》拿下奧斯卡三座獎盃,墨西哥學霸改寫了好萊塢歷史!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