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佔了清朝半壁江山,曾國藩為何不敢稱帝?

佔了清朝半壁江山,曾國藩為何不敢稱帝?

晚清名臣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曾國藩了,其一身充滿了傳奇色彩,從一介布衣做到肱骨大臣,留下的佳話更是流傳至今,如今很多人將其語錄及行為準則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可見其對後世的影響非同一般。曾國藩的成名離不開湘軍,二者相輔相成,但毋庸置疑的是湘軍是曾國藩一手調教的,軍紀嚴明勇猛異常在那個走向沒落的清朝晚期可謂是獨樹一幟,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是被這樣一支軍隊給打沒了,當時的湘軍可謂佔了半壁江山,如果擁兵自立,也許歷史將要改寫,但出人意料的是曾國藩並沒有如此,也因此備受爭議。這是為何呢?

一,曾國藩想做的並不是明主。

曾國藩出生書香門第,詩書傳家,而曾家更是以儒學為做人之本,儒家講究「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而忠者就是說做人臣要赤誠無私,盡心竭力於職責。古人云:忠者,人格之成也。人無忠則凶,專一之忠為小忠,無逆之忠為中忠,大忠之忠要求忠於道。這是思想上的主觀原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曾國藩如果此時擁兵自立,便成了造反,成了亂臣賊子,這無異於自我誅心,對於飽讀聖賢書的曾國藩來說是萬萬做不到的,而他要做只是「修、齊、治、平」而後「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的聖賢而已。

二,不得民心者何以守天下。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詫異曾國藩一生奉公廉潔怎麼就來了個不得民心呢,其實咸豐年間,曾國藩為了擴大湘軍而在湖南設立東征局,意在重複抽收商賈稅收,當時士紳階層已經怨聲載道,而後湘軍打敗太平天國後並沒有像書上說的那樣撫恤安民,而是和歷史中破城慘像驚人的相似,史載 「淫掠之慘,具載各書,湘軍各載金銀子女,聯檣而上,萬目共睹」。其弟曾國荃更是肆無忌憚發起了戰爭橫財,「安得廣廈千萬間」而臭名昭著,民眾更是憤怒的稱其為「老饕」。曾國藩本人廉潔奉公,卻縱容其弟如此胡來實在讓人唏噓,可想而知,叛亂剛平,兵賊又起,生靈塗炭,此時在擁兵自重無異於又要生靈塗炭,這不是民心所向,自然「亦能覆舟」,曾國藩如此聰明又豈會不知。

三,局勢瞬息萬變。

曾國藩是扼殺太平天國的罪魁禍首,他心裡更清楚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清政府那時候已經是西方列強在華掠奪的代言人,洋人需要這樣一個只為了少數部族利益而出賣國家利益的朝廷。曾國藩清楚,只要自己那樣做,洋人和清廷都會在自己的對立面,而且自己一旦變成了洪秀全,就一定有人變成曾國藩。加上當時湘軍諸多將領都已經高官厚祿,早已沒有戰爭心態,湘軍中左、李二人態度並不明朗。如此一來,曾國藩肯定要面對清廷和西方列強,如果加上湘軍內訌,舉事成敗顯而易見了。

以上三點足以說明曾國藩當時的窘境,一方幕僚高舉「自立」大旗,一方曾國藩深受局勢和思想上雙重困擾,最終有著識人識時務經驗的曾國藩經過審時度勢而作出了沒有違心的決定並因此青史留名,也算是圓了自己的「聖賢」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上談賓 的精彩文章:

為何「元宵」不放假?你看他的本來面目,不放節日照過,湯圓照吃
為何得罪人的海瑞,能安然無事?你看皇帝和大臣都在打什麼算盤

TAG:史上談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