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古代每次打仗都會缺糧?貪官只是借口,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為何古代每次打仗都會缺糧?貪官只是借口,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說起古代的戰爭,應該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惑,那就是為什麼古代的每次戰爭都會缺糧?為什麼?真的有那麼多的貪官嗎?而且在不打仗的時候,士兵每天也要吃飯,在這種事情就沒有貪官了嗎?不可能。貪官只是缺糧的借口的之一,這些才是真正的原因。

第一:古代的運輸

古代的運輸能力非常的有限,靠的是人力和蓄力。而且古代運送的軍糧不一定都是軍糧,在去邊境的路上,這些運輸糧草的士兵要吃糧食,運輸糧草的牲畜也要吃糧食,這樣算下來,在路上光這些人就要損耗不少。

如果在運送糧食的時候遇到下雨天,糧食可能會發霉變質,這也是問題,如果遇到劫糧食的情況,肯定還會有損耗。這些都是糧食損耗的部分因素。

第二:戰爭對糧食的影響

其實對國家影響的並不是戰爭初期,戰爭脫的時間越長,那才越要命。在戰爭初期,並不會非常的缺糧食,國家和軍隊肯定會儲備糧食,但是一旦時間長了,糧食的損耗越來越嚴重的話,百姓開始驚慌的時候,才是戰爭最容易出問題的時候。

戰爭發生之後,距離邊境近的百姓會往內遷徙,百姓一開始遷移就意味著,裡邊境最近的可以提供糧食的據點沒了。一旦百姓開始大規模的遷移,全國範圍內就會開始缺糧。到那個時候不止是國家的糧食少了,就連百姓家中也會很少有糧食。百姓離開耕地逃亡安全的地方,這些沒有耕種能力的百姓就會成為國家的負擔,一旦到了這種時候就意味著這個國家要涼涼。

第三:缺糧很正常

其實從漢朝開始,就出現了軍屯制度,意思就是士兵在不打仗的時候種田,解決自己的平時的糧食問題,也可以在戰爭剛開始的自給自足。這種制度在東漢末年就已經基本成熟了,但是這種制度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那就是一旦士兵開始打仗他們還會缺糧食,因為他們去打仗了,他們的耕地沒人種了,可不還得缺糧食。

所以說,在古代缺糧食很正常,不要動不動就把缺糧食的鍋甩到貪官身上,人家貪官也是有腦子的,知道什麼能動什麼不能動。而且沒腦子的貪官也到不了可以貪污軍糧的高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秋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晚秋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