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史宴:敦煌石窟為什麼這麼牛?因為那是多少代的文明積累

文史宴:敦煌石窟為什麼這麼牛?因為那是多少代的文明積累

文/朱南

首先我想說明的是,敦煌與莫高窟並不是同一個概念,現代敦煌的確因為莫高窟藏經洞被發現而重新煥發了光彩;但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包括莫高窟形成以前),敦煌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本來就是一座名城重鎮。

從下面地圖可以看到,敦煌處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向南越阿爾金山可至青藏高原的柴達木盆地,向西可抵新疆的吐魯番盆地、向北再折向西可進入準噶爾盆地;向北連接蒙古高原。而這些地區又連通著中、西、南亞以及更遠的歐洲,同時從敦煌向東通過河西走廊可抵達中原帝國的中心。

敦煌的區位

從大的地理概念來看,敦煌及河西走廊處於新疆兩盆地、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黃土高原的包圍之中,也就經常受到來自這些地區的勢力擠壓,我們可以想像敦煌在政治、宗教、軍事、經濟等方面曾經佔據的重要地位。

《漢書-西域傳》中就記載了自敦煌玉門關、陽關出西域南、北兩道的具體線路;到東漢時,在北道之北另開一道,稱為新北道,原來的北道改稱中道。

如隋代裴矩在其《西域圖記》序中所說:

發自敦煌, 至於西海, 凡為三道,各有襟帶。北道從伊吾……故知伊吾、高昌、鄯善,並西域之門戶也。總湊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可知其時中原通西域的道路共有三條,分別以伊吾、高昌、鄯善為向西的起點,而這三條道路在進入河西時都必經敦煌,敦煌成為中西方貿易、交流的中轉站,並成為中原控馭西域的交通要衝。

在有名的絲綢之路之前,這些路線亦是玉石之路、青銅之路、駝馬之路。所謂絲綢之路只是近代的名稱,1877年由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男爵正式提出,除了絲綢和前述的玉石、駝馬之外,礦產,糧食、香料、茶葉、紙張等亦是重要的貿易貨物。

實際的交流之路是動態的,並不是固定的路線,旅行者需要穿越戈壁沙漠與崇山峻岭,通過一個個綠洲進行休整與物品交換,路線還往往因為地區政治、軍事形勢的改變而不斷變化。

絲綢之路的變化

在貿易交流的同時,各種不同的文化在這裡匯聚、碰撞、融合,使得敦煌成為「華戎所交,一大都會」(語出梁劉昭)。著名學者季羨林說:「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

本文主要介紹敦煌的歷史變遷,也會兼及莫高窟的千年滄桑,近現代敦煌學的研究成果與考古發現也在不斷刷新這一地區的歷史細節。

上古:傳說中的三苗與三危

1

敦煌這個地區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地名為三危山。

《山海經?西山經》中曰: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是山也,廣員百里。

《山海經?海內北經》曰:

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

此處所說三危山,隔大泉河與莫高窟所在鳴沙山相望,因其三峰危峙,故稱三危山。兩晉學者郭璞注:「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

在遠古神話中,三隻青鳥為西王母的侍者,受西王母驅使取食,而三危山就是青鳥的棲息之地。傳說西王母駕臨前,總有青鳥前來報信,所以古代文學中青鳥是被當作傳遞幸福佳音的使者,如李白《相逢行》中「願以三青鳥,更報長相思。」

莫高窟249窟西王母出遊圖(西魏壁畫)

圖中左上方有青鳥

《尚書》中的《虞書·堯典第一》中記載「竄三苗於三危」,在《史記》五帝篇中也有記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言於帝,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三苗為中國古老部族之一,其勢力範圍大致在河南到湖南之間。

相傳堯帝時把帝位禪讓給舜,堯帝之子丹朱聯合三苗起兵奪位。舜派大禹領兵平叛,大禹在丹水一帶打敗了三苗,舜帝將一部分三苗族人遷徙到了三危山居住。此部分三苗後裔遂以危為姓,稱危氏,這也是中華危姓的來源之一。據《漢書》,危氏族人的一支後來分遷西域,建有危須國(今新疆庫爾勒市和碩曲惠鄉)。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第一》中有「導黑水,至於三危,入於南海」。又記載有:

黑水、西河惟雍州……三危既宅,三苗丕敘。厥土惟黃壤,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厥貢惟球、琳、琅玕。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

《禹貢》現在一般認為是戰國至漢初的作品,假託以大禹治水的故事,實為古代地理志。

古代的敦煌及周圍地區屬九州之雍州,此黑水即流經敦煌的黨河,為疏勒河最大的支流;南海即黨河西支所注入的哈拉湖,哈拉湖曾是敦煌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泊。

後面一段話的大意是:三危這個地方經過洪水治理已經可以住人了,因而三苗人民得到了很好的安置。這裡的土壤是黃色的,土地質量在九州中屬第一等,這裡的人民應該繳納第六等賦稅。應該進貢美玉、美石和珠寶。進貢的路線由積石山(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順黃河至龍門,上下的船隻都彙集在渭河以北。

禹貢九州圖

上面所描繪的是神話故事及傳說。考古發現甘肅地區存在多處新石器時期人類遺迹,其中有一處火燒溝文化遺址位於今玉門市清泉鄉境內(玉門在古時曾屬於敦煌郡管轄),距今約3700年,屬新石器時代後期。因其遺址內的紅土山溝,土色紅似火燒,被考古界稱為"火燒溝文化"。在敦煌地區至今還能看到游牧民族留下的許多岩畫。

先秦:游牧民族的角逐場

2

三苗部落的後裔遷移到三危山一帶是一個傳說,真偽目前難以判斷。真實歷史上,在此地游牧生活的是羌戎之族。

時間到了春秋時期,除了原住民之外,月氏、烏孫等游牧民族也出現在這個地區,他們之間相互角逐,領地時有變化。

月氏、烏孫、匈奴的恩怨故事,熟悉歷史的朋友都了解,這裡就簡單說下。

戰國時期,月氏人變得日益強盛,兼并了原來的羌戎。位於蒙古高原的匈奴首領頭曼單于的兒子冒頓曾被送到月氏那裡當人質,後來逃回匈奴弒父繼位,在他帶領下匈奴強大起來。

大約在秦朝末年,月氏擊敗了烏孫並獨佔了敦煌地區,大批烏孫民眾逃奔匈奴,首領之子獵驕靡被匈奴王庭收養。

秦末漢初,匈奴數次出擊並逐走了月氏,將河西走廊及敦煌歸入治下,匈奴單于命其下屬渾邪王駐牧敦煌一帶。大部分月氏人遷徙到了伊犁河流域,驅趕走了當地諸多塞人部落,被稱為大月氏。

長大的獵驕靡被烏孫人推舉為昆莫(首領),向匈奴借兵合擊大月氏,大月氏受到重創、被迫繼續遷徙到蔥嶺西側。烏孫復國,後來又和匈奴反目成仇,雙方進入對峙。

這些游牧民族的爭奪和遷徙帶來西域各國的連鎖反應,強大的匈奴對西域和中原帝國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匈奴佔領河西走廊也阻塞了西域前往中原帝國的通商之路。

西北歷史地理圖-秦

兩漢:陽關大道的伸與縮

3

西漢初立,匈奴屢次侵擾,到漢武帝時派張騫通西域,其本意就是聯絡大月氏、烏孫,謀求夾擊匈奴。匈奴渾邪王敗於漢軍後,畏懼單于降罪,率部降漢,河西之地從此歸漢。

莫高窟323窟張騫辭別漢武帝出使西域圖(初唐)

漢廷在河西置武威、酒泉二郡,敦煌地區隸屬酒泉郡。元鼎六年(前111),漢廷析武威郡地置張掖郡,析酒泉郡地置敦煌郡,並在敦煌城西建造玉門關、陽關,史稱「列四郡,據兩關」。

趙破奴調集酒泉、張掖等郡人工,合力在黨河西岸修築了敦煌邊塞城池,並築外圍的土河、塞城,在馬圈口修築堰壩。

漢廷在敦煌設郡縣,築玉門關和陽關作為通達西域的關口,是為了將之前自發的中西民間交流,轉化成了政府控制的利源。

東漢末年學者應劭集解《漢書·地理志》時注釋「敦煌」二字的意義「敦,大也。煌,盛也」;唐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中《卷四十·隴右道下》中亦解釋「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當時的學者多認為此地對於廣開西域有重要作用,所以名之為敦煌。

其實敦煌這個名字的來源至今在學術界沒有定論,許多學者都認為「敦煌」一詞應是當地土著所呼地名的音譯,有匈奴語音譯、吐火羅語音譯、羌語音譯、氐人命名等多種說法;此外還有學者認為,「敦煌」可能來源於希臘人或其他異國人。

現在得到大多數學者認同的是《山海經》中記載的「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稱呼,而「敦薨」或敦煌是當地少數民族語言的漢語音譯。如前所說,月氏一度為西域和河西走廊的霸主,吐火羅語在這個時期也成為此區域的通行用語,筆者更傾向於敦煌為吐火羅語的音譯。

西漢時的敦煌郡領敦煌、冥安、效谷、淵泉、廣至、龍勒六縣,包括今天敦煌、安西兩縣和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史載漢武帝數次從內地移民於此,到漢平帝元始年間敦煌郡已有戶一萬一千二百,口三萬八千三百三十五。

來到敦煌的移民、戍卒、犯人多為漢人,其數量已超過原住民,漢人成為主體民族。漢王朝組織移民和戍卒進行屯田,興修水利工程,使敦煌在保持畜牧業的同時,逐漸發展成為繁榮的農業區和糧食基地。

秦時的長城一直修到今甘肅的岷縣,漢廷將長城繼續向河西延伸,在敦煌的陽關、玉門關兩關之間亦築長城相連。《漢書?西域傳》記載:「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台、渠犁皆有田卒(屯田兵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以給使外國者。」

西漢除了大力構築河西長城外,還自敦煌往西至羅布泊沿線構築軍事設施,建立烽火台(後來的烽火台一直延伸到西域庫車),派駐屯田軍士和官員鎮守,以保護外國的使者,並供應給養。敦煌地區長城與內地長城的建築材料不同,並無磚石,採用本地的紅柳等植物枝條為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實而成。

河西四郡和兩關的設立,長城、烽燧等的建設,軍事屯田的部署,使漢廷在經營西域中佔據了主動。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將軍李廣利第二次西征大宛時,敦煌作為兵馬糧草基地,安排了兵六萬人,牛十萬頭,馬三萬多匹,其他牲畜數以萬計奔赴前線。

西北歷史地理圖-西漢

到王莽篡漢時,敦煌郡曾先後改名為「文德、敦德」。軍事將領竇融在新莽滅亡後,投靠劉玄的更始政權,設法謀得出鎮河西的機會。

竇家祖輩累世河西為官,熟知那裡的風土人情。他"撫結雄傑,懷輯羌虜",並加強邊塞防禦,後據河西地擁兵自保,使得這一地區相對安定富足,內地多有流民來投。東漢建武八年(公元32年),劉秀髮兵親征割據天水的軍閥隗囂時,竇融率敦煌等五郡及羌、小月氏等歸漢。

永平十七年(74),東漢恢復了新莽時廢置的西域都護府,東漢也曾試圖復興昔日在西域的榮光,但班超等的努力曇花一現,漢和匈奴的勢力在西域此消彼長,西域各國紛紛重新站隊。

此時的漢廷已經無力支撐大規模的軍隊在西域揚威,往往藉助西域中親漢國家的軍事力量制衡它國。永初元年(107)漢廷召回西域都護、長史及屯田士兵。元初七年(120),代替原西域都護主管西域事務的護西域副校尉常駐敦煌;敦煌成為經營西域、抗擊匈奴的前線,而敦煌太守在西域政治活動中的影響越來越大,也成為在西域軍事活動的實際負責人。

從史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張朗、許由、馬達、宋亮等歷任敦煌太守或智慧或愚蠢、或勇武或怯懦的西域故事;在清代於新疆巴里坤發現的《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就記載了永和二年(137)敦煌太守裴岑率兵戰勝匈奴呼衍王之事。

三國鼎立時,敦煌在曹魏治下,幾任太守治理地方頗有功績。尹奉繼續推行屯戍政策;倉慈鼓勵多民族通婚,保護通商;皇甫隆教民使用二牛抬杠犁地,並推廣"衍溉"法(毛細灌法)。敦煌沒有受到中原戰亂影響,社會相對穩定,農業生產得到發展。

榆林窟25窟彌勒經變中的二牛抬犁耕作圖(中唐)

六朝:西涼國都與佛教大昌

4

西晉短暫統一之後,陷入八王之亂,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大批中原士人逃奔河西避難。東晉十六國時期(公元304-439年),敦煌先後歸屬於前涼、前秦、後涼、西涼和北涼等五個政權。

前涼張駿將敦煌、晉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護、戊己校尉、玉門大護軍三營合併,稱作沙州,治所設在敦煌。前秦滅前涼,控制包括敦煌在內的河西,建元二十一年(385),苻堅遷江漢百姓一萬戶、中原百姓七千餘戶到敦煌。

386年,前秦政權經淝水之戰而土崩瓦解,出征西域的將領呂光返回河西,在武威建立後涼。公元400年,李暠據敦煌稱王,建立西涼國,敦煌首次成為國都。

西涼為對付沮渠蒙遜的北涼,遷都酒泉並帶走大量人口。後西涼滅於北涼,西涼末君李歆之弟李恂據敦煌抵抗,兵敗被屠城。

北涼滅於北魏,北涼王族沮渠無諱仍據河西抵抗,於442年挾裹萬餘戶居民棄敦煌前往西域鄯善;原西涼李暠的孫子李寶乘虛佔據敦煌,並派其弟李懷達為使入北魏歸降,北魏封李寶為沙州牧、敦煌公。

北魏在444年,把李寶召至平城,直接掌控了敦煌,並建立了敦煌鎮,此時柔然汗國已經控制了西域,敦煌成為抗擊柔然的前沿陣地。在敦煌鎮將尉多侯、樂洛生的率領下,敦煌軍民擊敗了柔然鐵騎多次的進犯。

孝文帝否決了一些官員放棄敦煌的建議,升敦煌鎮將為都大將,轄晉昌戍、樂涫戍、酒泉軍、張掖軍,敦煌再次成為河西的軍政中心。

西北歷史地理圖-北魏

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敦煌鎮改為瓜州,領敦煌、酒泉、玉門、常樂、會稽五郡,治所在敦煌,北魏分裂為西魏北周后,仍在敦煌設瓜州,564年改敦煌縣為鳴沙縣,屬敦煌郡。

社會極度動蕩之時,往往也強化了人們對宗教信仰的寄託。東漢初佛教東漸,最初只是路過敦煌,並沒有在本地立刻傳播,敦煌佛教的發展稍遲於中原。

西晉時世居敦煌的譯經大師月氏人竺法護在此佈道,被稱為「敦煌菩薩」;竺法護的弟子竺法乘「西到敦煌,立寺延學,忘身為道,誨而不倦」;北魏時敦煌人宋雲曾西行求經;高僧曇摩密多在敦煌建立禪修精舍。敦煌地區逐步具有了一定的佛教流行基礎。

據敦煌寫本P. 2551《李君莫高窟佛龕碑並序》載:

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門樂僔,戒行清虛,執心恬靜,嘗(常)杖錫林野。行至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遂架空鑿險,造窟一龕。次有法良禪師,從東屆此,又於僔師窟側,更即營建。伽藍之起,濫觴於二僧。

是說樂僔和尚雲遊來到鳴沙山,忽然眼前一亮,對面三危山好像有千佛在金光中顯現。於是,他就在鳴沙山東面的懸崖上,開鑿了莫高窟的第一所佛窟。不久以後法良禪師東來,在樂尊所建窟的旁邊,又開鑿了一個洞窟。

此碑立於武周聖曆元年(698),離秦建元二年(366)已經過去了300多年,這是目前最早對莫高窟由來的文字記載。

鳴沙山在地質上屬玉門系礫岩,岩群質地較松,利於開鑿建窟(但材質不利於雕像)。最早期的洞窟都是作為靜處修行之用,並沒有壁畫、塑像。

這裡要說明下,公元366年,敦煌尚屬前涼(張天錫在位),376年才亡於前秦。並且開鑿石窟,並不僅是僧侶修行專用,也是河西儒家學者隱居著書及論學之用。如《晉書》中的《列傳?隱逸傳》記載的:「郭瑀字元瑜,敦煌人也……禮畢,隱於臨松薤谷,鑿石窟而居,服柏實以輕身,作《春秋墨說》、《孝經綜緯》,弟子著錄千餘人」。

來自中原的瓜州刺史東陽王元榮信奉佛教,目前存留的多個北魏時期石窟,應該大都是他在任時開鑿的。北魏的石窟形制已經出現中心塔柱窟,壁畫開始變得生動活潑,內容也融入了中原風格。

此時的敦煌石窟已經從僧侶修行窟轉為功德窟。北周時的瓜州刺史建平公於義也在敦煌大興佛事,繼續開鑿石窟。在前面提到的《李君莫高窟佛龕碑並序》中有「樂僔、法良發其宗,建平、東陽弘其跡」的說法,說明元榮、於義作為敦煌最高長官,對當地建窟活動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

莫高窟249窟北壁飛天

(西魏,上為中原式飛天,下為西域式飛天)

隋唐:河西重鎮與絲路奇蹟

5

隋統一南北朝之後,改北周以來的鳴沙縣為敦煌縣。隋大臣裴矩在張掖監管互市期間曾撰寫了《西域圖記》,此書不只是一部西域地理圖籍,還成為隋唐兩朝經略西域的指導綱領。

開皇二十年(600)隋軍大敗突厥;大業四年(608),裴矩聯絡鐵勒出兵打敗吐谷渾,隋軍乘機攻入吐谷渾境內,佔領大片領土。隋之後進軍西域,設鄯善郡、築新伊吾城,控制了絲綢之路南北兩道的入口。

隋朝經二世而終,接著天下大亂,中原對西域的經營到唐時再起,經由高昌的通道最終在唐時徹底打通,這就是前述西域的三道門戶。

隋文帝、獨孤皇后和煬帝均崇信佛教,仁壽元年(601),文帝遣中使至敦煌的崇教寺建舍利塔。隋僅有三十七年壽命,但莫高窟現存隋代洞窟近百,說明其時經濟之發達、佛教之興盛。

隋代壁畫非常精美,菩薩形象開始世俗化,供養人像更加寫實。

莫高窟276窟文殊菩薩(隋)

隋煬帝搞得天下大亂之後,東突厥崛起。大業十三年(617),武威郡李軌舉兵反隋,自稱涼王,佔領包括敦煌在內的河西,建大涼國,定都姑臧,歸附於東突厥。

高祖武德二年(619)李軌被唐所滅。唐廷佔據包括敦煌在內的河西,在敦煌置瓜州。武德五年,唐廷平定瓜州刺史賀拔行威叛亂,改瓜州為西沙州,州治設在敦煌。另在原瓜州屬下的常樂縣置瓜州,設總管府,轄瓜、西沙、肅三州。

唐初,敦煌以西是突厥勢力,以南是吐谷渾,唐廷對於邊關封鎖十分嚴厲,嚴禁百姓出蕃。貞觀初期玄奘法師西行求法,就是從瓜州地區偷渡出去的。

榆林窟3窟玄奘取經圖 (西夏)

貞觀七年(633),唐廷改西沙州為沙州。在此前後,唐廷北滅東突厥,西討吐谷渾;開始進軍西域,設安西都護府和安西四鎮以鞏固戰果。最後,又在顯慶二年(657)滅掉西域最大的敵人西突厥。在經略西域的過程中,敦煌依然是軍用物資和兵源的供應基地。

此後,新興起的吐蕃和西突厥余部與唐爭奪西域,敦煌作為邊防重鎮,一直保持了較強的軍事實力。

上元年間,唐廷將西域南道上的石城鎮(原名典合城)和播仙鎮(原名且末城)劃歸沙州管轄,武周時,在沙州城設邊軍豆盧軍;景雲二年(711),唐廷分隴右道設立河西道,置河西節度、支度、營田等使,治所設在涼州。

敦煌在盛唐得到了穩步發展,沙州下轄敦煌、壽昌二縣,共有十三鄉,縣鄉里制度健全。唐廷推行均田,敦煌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水利灌溉網路,耕地面積得到擴大。到天寶時沙州有戶六千三百九十五,口三萬二千二百三十四。

西北歷史地理圖-盛唐

盛唐時經濟發展、交通暢順,中西交流絡繹不絕,敦煌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沙州十三鄉之一的從化鄉,就是由粟特人聚集而組成的,在其地建有火祆教神祠。敦煌遺書中也保存有景教、摩尼教的經典,還有大量譯成粟特語的佛典。

敦煌45窟胡商遇盜圖(盛唐)

李唐王朝奉老子為先祖、大力提倡道教,抬高道教地位,敦煌有多處道觀。但敦煌佛教在民間仍被廣泛信仰,莫高窟的開鑿活動更加興盛。中西的文化交流達到了當時的高峰,石窟藝術也發展到了全盛時期。唐代壁畫內容豐富多彩,人物栩栩如生,青綠山水絕妙;很多佛教彩塑也充滿了迷人的魅力。

莫高窟45窟彩塑(盛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文史宴:法家手段怎能實現儒家聖世?王莽敗因的初現
文史宴:用「艷遇之都」來概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未免太膚淺了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