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西天取經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騙局?

為什麼說西天取經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騙局?

《這不是西遊》第35章:

上一期講到了觀音菩薩作為取經項目的負責人,從如來佛祖處領取了五件寶貝,但是卻沒有全部用到取經人身上,而是私自留下兩個金箍兒和禁箍兒……

那麼我們再回到取經項目本身上,這個項目到底是想達到什麼目的呢?

《這不是西遊》第三卷《取經計劃》第9章(總第35章):

如來佛祖說的話透露,取經計劃從一開始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一、

為什麼說取經計劃一開始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呢?

我們先看,如來佛祖關於取經計劃之所以制定的原因:

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

按照如來佛祖的說法,是因為南贍部洲的人民,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是陷入到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而在佛祖所在的西牛賀洲,則是一片祥和的景象,人民安居樂業,不貪不殺,人人固壽……

可是,現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我們看唐僧的取經路線,一開始的時候,他是帶著一對人馬前行的,從大唐首都長安(西安)出發。歷經一段時間後,到達了鞏州城,又走了幾天後,到了河州衛,這個時候就快出大唐國界了。

我們看一下地圖,不難發現,鞏州城大約是現在的甘肅隴西,跟西安的直線距離是400公里。

也就是說,大唐境內走了400多公里,可是一個妖怪都沒遇到過的,到了大唐的邊界也只遇到了寅將軍。後來又遇到了劉伯欽,多虧劉伯欽的幫助,唐僧才躲過一劫,唐僧求劉伯欽帶他找孫悟空,劉伯欽說:

「長老不知,此山喚做兩界山,東邊歸我大唐所管,西半邊乃是韃靼的地界。那廂狼虎,不服我降,我卻也不能過界,你自去罷。」

劉伯欽是何許人也?在大唐,跟老虎戰鬥,都一點不佔下風,幹掉老虎,連大氣都不喘一下的。可是一旦出了大唐疆域,到了西牛賀洲地盤,劉伯欽卻連進都不敢進,而且明確表明,那邊的狼虎,他是降不住的。

二、

我們也不難發現,整個取經路上遇到的妖怪基本都是西牛賀洲的妖怪,離靈山越近,遇到的妖怪越厲害。

像觀音院觀音菩薩地盤出沒的黑熊精,從靈山逃跑後禍害和尚的金鼻白毛老鼠精,還有那獅駝國的大鵬精,甚至吃掉了整個國家的人民,試問如來佛祖哪裡來的自信說西牛賀洲不貪不殺呢?

取經到了後期,很多國家的和尚聽說唐僧是從大唐來的,羨慕的不得了,還說希望這輩子好好念佛,下輩子托生到大唐去……

反觀南贍部洲,一片祥和,人人安居樂業,一點都不像佛祖說的那樣,也就說明如來佛祖西天取經的立足點,根本就不成立!

第二個問題,西天取經,到底是取的什麼經,有何作用?

按照我們的理論,既然佛祖想拯救大唐的人民,想傳經,就直接派觀音菩薩飛過去,現個身,然後把經書給唐王不就得了,至於費勁把火的一步步走到那取經嗎?

當然,白送的東西不好,自己歷經艱險取得的更珍惜,這句話不假,關鍵是取來的真經有用嗎?

我們看唐僧辛辛苦苦取來的真經都是些啥經?

除了《佛國雜經》比較多以外,其餘給的經書都是殘次品!

比如《金剛經》一百卷中,僅給了一卷;《首楞嚴經》一共一百一十卷,只給了三十卷;《華嚴經》五百卷中,給了八十一卷;《法華經》一百卷中,給了十卷;《正法論經》一共一百二十卷,給了零頭二十卷……但是佛教比較經典的《阿彌陀經》《二十四章經》壓根就沒給!

就像金庸小說中的洪七公要教郭靖降龍十八掌,結果就扔給他第十二掌半的秘籍,郭靖要是能練成降龍十八掌,算我輸!

難道這就是如來佛祖口中所講的三藏真經?

「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諸菩薩聞言,合掌皈依,向佛前問曰:「如來有那三藏真經?」如來曰:「我有法一藏,談天……」

三、

從觀音菩薩的舉動就可以看出,如來佛祖差點露餡,如果真有什麼三藏真經,觀音菩薩會不知道?她為什麼也疑惑地問佛祖,你哪來的三藏真經?

當然,觀音菩薩很快就明白了,也就跟佛祖演起了雙簧,並接下了這個差事,那麼觀音菩薩後來又是怎麼做的呢?

觀音菩薩還沒有去尋找取經人,其實南極仙翁就擅自揣摩佛祖的意思,先行挑好了唐僧,還說自己是受觀音菩薩法旨來的。

也就是取經人中唐僧是內定好的,這也是觀音菩薩首先要找的人。

當觀音菩薩帶著木叉都變成和尚,沿著長安城邊走邊賣錦襕袈裟和九環錫杖的時候,長安城的幾個和尚碰到了:

連有錢的僧人都說:是瘋子,是傻子!這兩件粗物,就賣得七千兩銀子?穿上身就是長生不老,成佛作祖,也值不得這許多!

而最後的好運落到了唐僧頭上,當然得到他頭上了,南極仙翁一直在使力呢。畢竟唐僧也算高幹子弟,外公是丞相,父親復活後又成了文淵閣大學士,連唐太宗都查到唐僧:

「根源又好,德行又高。」

唐太宗可是大唐皇帝,見到這樣的寶貝,捨得花錢,不就是7000兩銀子嘛,小意思:

「求證善事,有勞法師,無物酬謝。願送錦闌異寶袈裟一件,九環錫杖一條。今特召法師領去受用。」

唐僧顯然不明白咋回事,可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接下了唐王的禮物,就得替唐王辦事,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四、

唐僧接下了禮物之後,就跟中了狀元一樣,滿大街遊盪:

待玄奘穿了袈裟,持了寶杖,太宗又賜他兩隊儀從,著多官送出朝門,教他上大街行道,往寺里去,就如中狀元誇官的一般。……俱道:「好個法師,真是個活羅漢下降,活菩薩臨凡!」玄奘直至寺里,僧人下榻來迎。一見他披此袈裟,執此錫杖,都道是地藏王來了,各各歸依,侍於左右。……又對眾感述聖恩不已。

而這兩件寶貝本來就是地藏王菩薩的,他可是管著地府,所以寶貝才能免墮輪迴嘛,難怪僧人們都錯認了唐僧。

可是唐僧光這樣晃悠,大唐皇帝還是沒有讓他去西天取經的意思啊,這可把觀音菩薩急壞了。

畢竟她還住在土地廟裡面,還跟著木叉來的,本來地方就小,環境也不好不行,得使個法子。

這個時候,唐僧要登堂做水陸法會了,念了一些經文,觀音菩薩一聽,終於找到破綻了,索性直說了:

「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佛法,可會談大乘么?」

估計唐僧聽都沒聽說過,更不用說會談了,隨後觀音菩薩又說:

「我有大乘佛法,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這下唐王就來勁了,關於他為什麼來勁了,聽到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就一定要派人去取經,這個問題,我們後面會講到。先看唐僧是怎麼說的:

「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這句話也透露,唐僧取經的出發點既不是為了真經,也不是為了百姓,而是因為自己拿人手短,必須去,二就是保唐王江山永固。可是隻字沒提為百姓謀福的事情哦……

而所謂的小乘佛法不能超度,大乘佛法才能超度的事,本身就是一個謊言,在劉伯欽那裡,唐僧就念了小乘佛法,不是照樣超度了劉伯欽父親:

「我在陰司里苦難逃脫,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聖僧念了經卷,消了我的罪業,閻王差人送我上中華富地,長者人家托生去了」

由此可見,整個取經從一開始就是假的,就是騙人的,當然,對唐僧來講還只是小騙,騙唐王那可就慘了去了,那麼他們又是怎麼忽悠唐王的呢?我們下回再講!

我叫楊角風,換一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敬請關注吧!(不喜勿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角風發作 的精彩文章:

新浪財經為什麼要評價《流浪地球》不及格?
大明王朝中海瑞第一次硬剛浙江巡撫,告訴了我們什麼叫不要臉!

TAG:楊角風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