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記載:漢武帝「幸」霍去病是什麼意思?司馬遷太敢寫!
談到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威武大將軍,漢朝時期的霍去病一定榜上有名。霍去病17歲隨舅舅衛青出征,率領八百驍騎兵深入敵境數百里,將匈奴殺得片甲不留,四散逃竄。而後又在兩次河西之戰中大破匈奴,收復祁連山。至此,霍大將軍威名赫赫,成為漢武帝最為倚重的左右臂膀。
當時有不少人揣測這個年少成名的威武大將軍必定前途不可限量,舅舅是衛青,當朝的皇帝皇后又是嫡親親戚,再加上自己年少就已經嶄露鋒芒,大漢的江山必定會刻有他的名字。然而,霍去病卻僅僅存活於世二十四年。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載「是歲也,大將軍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為天子侍中。」,也就是說在霍去病17歲隨著舅舅衛青出征,回來就受到了漢武帝劉徹的賞識,隨後將其封為侍中郎。
漢朝時期侍中郎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肥差,如同滿清時期皇帝身邊的帶刀侍衛,前途不可限量。官職雖不在正規的官職範圍內,級別卻屬於從一品。漢武帝如此信任一個剛剛年滿18歲的少年郎讓不少人質疑,甚至在野史中還記載了「武帝幸去病」。讓後世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
史記中曾多次出現過「幸某人」,意思為依戀某人,喜歡某人,寵愛某人。霍去病戰功赫赫,漢武帝又是一個知人善用的一代天子,自然會善待他,但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就給這麼高的職位著實讓人想入非非。
司馬遷曾在《史記·呂太后本紀》「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意思是說劉邦當上漢王以後得到了戚姬,十分寵愛戚姬,並且和戚姬生下了趙王如意。如果按照這個意思就推斷那就和野史傳聞的斷袖之癖合得上。
但由於霍去病英年早逝再加上漢武帝一生粉紅知己無數,因此極少有人會想到此處。這或許就是歷史的奧妙之處,讓人滿腹疑問,但卻不得古人真正的意境所在。
參看資料:《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為何古代常見公主外嫁,外邦公主卻鮮少嫁入本朝?答案半數人不信
※撫仙湖水底還有城市?當地人稱看到水下有人上街買菜,街頭賣藝!
TAG:史說紛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