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

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

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

1920年1月11日,新民會在東京成立。公推林獻堂為會長,蔡惠如為副會長,黃呈聰和蔡式谷為幹事。圖為新民會會員1921年在東京的合影。

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

位於東京的台灣青年雜誌社。

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

新民會第一代機關刊物《台灣青年》創始成員及創刊號書影。上排蔡惠如(左)、林獻堂(右);左側彭華英(上)、徐慶祥(下);右側王敏川(上)、林仲澎(下);下排蔡培火(左)、林呈祿(右)。

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

1923年4月15日,新民會第三代機關刊物《台灣民報》周刊在東京創刊,圖為創刊號封面。該刊在啟蒙台灣民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譽為當時「台灣人唯一自主的言論機關」。1927年,該刊獲准在台灣發行,8月1日發行了遷台第1號(總第167號)。

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

圖為1923年新民會機關刊物《台灣民報》的重要成員。左起:蔣渭水、蔡培火、蔡式谷(立者)、陳逢源、林呈祿、黃呈聰、黃朝琴、蔡惠如。他們是台灣非武裝抗日民主運動的骨十,大多在同年12月的「治警事件」中被下獄。

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

1927年3月,日本著名學者、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教授矢內原忠雄來台灣考察演講,受到林獻堂等人接待,圖為他們當時的合影。前排坐者:左二林獻堂,左三矢內原忠熊,左四蔡培火。矢內原主張台灣自治,受到台灣日本殖民當局的攻擊。據說,他的一位當時擔任總
督府部長級幹部的老同學,當時就給他寫下逐客令:「矢內原!請你馬上回日本去!我們在台灣辛辛苦苦為國家服務,台灣的事由我們負責好了,你不要在此多說廢話!」

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

1930年1月18日出版的《台灣民報》,在頭版頭條刊載矢內原忠雄新著《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一書廣告。

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

林獻堂(前排坐者右三)當選為第四任台灣新民報社社長後,與編輯部同仁合影。

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

1932年的新民會第四代機關報《台灣新民報》報社社址。1941年2月11日,該報被台灣當局強制改名為《興南新聞》。「興南」是振興南方之意,當時日本視台灣為南進太平洋的基地。1944年3月26日,《興南新聞》和另外五家報紙合併為《台灣新報》。至此,發源於新民會的這份機關報壽終正寢。

台灣人第一個政治組織——新民會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3卷《侵佔台灣五十年》, 洪小夏、殷占堂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侵華圖志 的精彩文章:

被迫學習日語苦不堪言
處處可見偽滿警察的身影

TAG:日本侵華圖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