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造3000萬顆手榴彈對付小鬼子,抗戰時中國軍隊都用過哪些手榴彈

造3000萬顆手榴彈對付小鬼子,抗戰時中國軍隊都用過哪些手榴彈

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去找兵工廠的張萬和要手榴彈時有句台詞:「老李最愛鬼子的香瓜手雷,可惜沒有!」二戰中,不光日軍,美軍也都使用卵形手榴彈,中國軍隊為何偏偏非木柄手榴彈不用呢?

手榴彈在中國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早在唐代火藥被發明後,戰場上就出現了叫「火球」的殺傷性武器。北宋時期的《武經總要》更是詳細記錄了火球的外形、結構和使用方法。

造3000萬顆手榴彈對付小鬼子,抗戰時中國軍隊都用過哪些手榴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不過現代意義上的手榴彈還是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歐洲人將火藥和鉛彈丸一同裝進鐵殼,製成手拋型武器。由於鐵殼為球形,內部又有彈丸,與石榴相似,因此得名「手榴彈」。18世紀後,手榴彈已經成為歐洲部隊的必備武器,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的投彈兵。

洋務運動時手榴彈開始進入中國,1917年汕尾兵工廠造出了中國第一顆現代化手榴彈。此後由於製作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各大兵工廠都將手榴彈列為主要產品。中國一開始仿製過德式、日式、俄式、意式等各種手榴彈,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最後只剩下木柄手榴彈和馬尾手榴彈兩種。

造3000萬顆手榴彈對付小鬼子,抗戰時中國軍隊都用過哪些手榴彈

馬尾手榴彈其實就是卵形手榴彈後面加了70至90厘米長的繩子,類似於古代兵器中的流星錘。在慣性的作用下馬尾手榴彈出手速度快,拋擲距離遠,非常適宜在進攻時壓制敵方火力。不過其引信為碰炸式,穩定性很差,逐步被木柄手榴彈所取代。

相比於卵形,木柄增加了槓桿的力臂長度,拋擲距離更遠,所以深受一線士兵歡迎。在眾多木柄手榴彈中,晉造和鞏造性能最佳,而這兩種又都源自德國M24型木柄手榴彈。

太原兵工廠用便宜的鑄鐵代替了德國原版鋼皮,可炸裂出一百多片。太原兵工廠還有與TNT威力相近,但更廉價的「愷字炸藥」,所以晉造手榴彈的成本僅有4角錢。

造3000萬顆手榴彈對付小鬼子,抗戰時中國軍隊都用過哪些手榴彈

據說馬家軍要用7兩鴉片才能換一枚晉造手榴彈,當時有人計算,閻錫山這一轉手就是43倍的利潤。不過全面抗戰爆發沒多久,山西就淪陷了,搬遷後的太原兵工廠元氣大傷。

鞏縣兵工廠是袁世凱為加強北洋實力而創辦的兵工廠,北洋各派繫上台第一件是將其緊緊攥在手裡。中原大戰後,鞏縣兵工廠劃歸南京軍政部兵工署管理。

德國M24式手榴彈長365mm,直徑70mm,內裝TNT炸藥100g.M24手榴彈雖然威力巨大,被稱為「高爆手榴彈」,但由於尺寸巨大不方便攜帶。1931年,鞏縣兵工廠將其彈體縮短為300mm,裝藥量將為70g。

造3000萬顆手榴彈對付小鬼子,抗戰時中國軍隊都用過哪些手榴彈

1937年,兵工署工程師徐雲庚、王芭根據實戰情況,又進一步將長度縮短為245mm。裝藥量雖然也減了20g,因改為60%的TNT和40%的硝酸鉀混合炸藥,殺傷半徑反而增加到10至15米。

1941年,兵工署將改進後的鞏式手榴彈正式列為制式武器。相比於火炮,手榴彈工藝簡單,價格低廉,兵工署下轄各廠當年就生產了505萬枚。手榴彈因此成為中國軍隊抗戰中唯一可以放心大膽使用的武器。

造3000萬顆手榴彈對付小鬼子,抗戰時中國軍隊都用過哪些手榴彈

由於缺乏重武器,中國軍人經常將使用多個手榴彈捆綁在一起的集束手榴彈,以增強威力。不過集束手榴彈拋擲距離特別短,即便有助跑也只能投二三十米,戰壕內最多十米,稍有不慎還會造成誤傷。因為沒有選擇,戰場上殺紅眼的中國軍人經常綁滿手榴彈朝日軍發起自殺式衝鋒。

中國軍人的英勇奮戰也激起了全國人民高漲的抗日熱情,上圖為台兒庄前線體驗集束手榴彈的女學生。抗戰期間,木柄手榴彈生產了約3000萬枚,殺傷日軍約40萬,當之無愧的成為抗戰功勛武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料不輯 的精彩文章:

杜月笙要求葬在上海,家人為何將其送往台北連入土為安都不行
從反清復明到販賣人口,天地會是如何在列強的誘惑下淪為黑社會的

TAG:史料不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