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女兒遠嫁沒多久女婿說女兒病故,過去開棺驗屍後我發現傷口不對

女兒遠嫁沒多久女婿說女兒病故,過去開棺驗屍後我發現傷口不對

1.辣椒

「竟敢讓本公主摔下鞦韆,來人,把她拖下去杖打五十!」

斥責聲響徹咸福宮,小宮女撕心裂肺地求饒,卻仍逃脫不了將死的命運。而站在她面前的,正是前不久送來和親的蘭國公主,東玙。

東玙是蘭國國王的親妹妹,由蘭國王后昭陽帶大,所以性子像極了昭陽,蠻橫跋扈,目中無人,蘭國宮人皆在背後稱她為千年小辣椒。

本朝與蘭國素來交好,秉持輪流和親原則,上次是昭陽嫁去蘭國,此次蘭國送來長公主東玙。但皇上無納妃之意,只交代後宮一切以東玙的喜好為上,務必照料周到。

皇后得令,讓宮人收拾出明絮宮,那是極好的宮苑,桃李芬芳,滿院春色,但東玙卻拒絕,非說一個人住不慣,點名要入住咸福宮。

陌歌並不驚訝,蘭國送東玙和親,不外乎是昭陽的意思。

先前陌歌使計讓昭陽憤憤回去,而瑄妃又死於雷劈,雖沒證據表明是陌歌所為,但聰明如昭陽,怎猜不出誰是兇手?這才會將東玙送來,她是聞名幾國的潑辣主兒,昭陽要她為瑄妃報仇。

陌歌深知這些,卻不好再使計讓東玙離開。兩國和親是大事,若將公主完璧歸趙,傷害的不僅是兩國聯盟,還可能爆發戰爭。

她隨口應下,還笑道:「綠綺殿也是好的,陽光滿室,冬暖夏涼,公主定會喜歡。」

怎料東玙未作感激,反而又索要宮女,陌歌自要拒絕,皇后早命內侍監挑選了八位得力的宮人,但她卻說咸福殿出來的宮女最為操持穩重,讓一個過來管事而已,宸妃何必小氣。

無奈之下,陌歌便讓出語心。語心和梅心一直在內室服侍,語心雖不機靈,卻沉穩謹慎,將她送給東玙,至少能省心。

最後,東玙還貪心地要所有宮妃贈禮,這原本沒什麼,可她不過是個異國公主,如此獅子大開口,叫眾人實在不舒服,個個面上應下,內心抱怨不已。

倒是尹淑儀毫無怨言,不僅答應送東玙鳳尾琴,那是尹家祖傳寶物,名貴非常,還提出會親手教她彈琴譜曲。

眾人暗念尹淑儀的心真大,然轉而又想,她向來雲淡風輕,與世無爭,在後宮一貫寂寂,不急不緩,是個好相與的。

東玙卻認她好欺負,當即要了她貼身宮女宛兒侍奉,而宛兒便是此刻磕頭求饒的小宮女。

2.麻煩

宛兒奉命在東玙身後推鞦韆,可東玙如何都不滿意,一會兒要她推快點,一會兒要她推高點。只當鞦韆一浪高過一浪時,東玙手卻沒握住牽繩,從鞦韆上重重摔落下來。

彼時,陌歌正在院子里採集百草露,聽見偏殿前盪鞦韆時凝目觀望,那一幕恰巧事無巨細落入她眼底,分明是東玙故意鬆開手假裝摔下。

梅心氣得衝上前去理論,誰想東玙得意一笑,召來語心奉茶,剛飲一口臉色大變,「這樣燙的茶是要燙死我么?!來人,將她也拖下去!」

梅心自知她是故意的,可如今語心是她的宮人,要解救毫無說辭,視線望向陌歌求救,可陌歌也只是嘆氣搖頭。

她何嘗不想救語心,語心向來忠心不二,可此刻卻無能為力。

就在這時,皇后趕至,身後還緊跟尹淑儀。

原來,尹淑儀本要拜訪東玙,順便看望宛兒,宛兒是跟隨她入宮的,情比姐妹,沒想到卻也看到那一幕,連忙去搬救兵。

陌歌感激地朝她一笑,她也回笑表示無妨。

皇后勸東玙大事化小,儘管千般不情願,卻也只得作罷。待皇后離去,東玙惡狠狠地對陌歌和尹淑儀道:「別太得意,我們的事沒完!」

看著她氣急敗壞地拂袖入殿,梅心由衷地嘆:「瑄妃才死不久,卻又來了個刁蠻公主,這紛爭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回到寢殿,陌歌仍頭疼不已,這位公主的確是個麻煩。

「看你眉頭緊鎖,可是在想那公主?」腰間忽覺一暖,身子被一雙強健的臂膀包圍,好聞的龍涎香迅速瀰漫在周身,她唇角漾出笑意。

天子攔腰將她抱在雙腿上,認真望著她眼說:「皇姐對你誤會極深,才將這個不省事的公主送來,明日我書信給蘭國,協商兩國終止和親。」

陌歌大驚,「萬萬不可!這是兩國百年傳統,怎可在你手中停止?不說前朝不肯,就連黃泉下的先皇也絕不會安息,皇上三思!」

「我明白,我只怕她對你不利……」天子皺眉,忽地想出主意,「不如讓蘭國換個公主,既然註定和親,倒不如選個性子溫和的,也不會花費心思針對你。」

陌歌笑了,笑他有些孩子氣,這法子固然很好,蘭國公主也不只東玙一個,但這樣只教蘭國瞧不起,更會讓天下人恥笑陛下怯懦膽小,她受委屈不打緊,可陛下乃天之驕子,怎能被這些流言左右?

她用力擁住他,眼裡滿是狡黠,「左不過她還是個小丫頭,再是刁蠻又能蹦躂多高?!你可別小瞧我,指不定誰略勝一籌呢。」

瑞獸香爐中流出醉人般裊裊香氣,皇上用食指輕颳了下她鼻尖,「怎麼,又有鬼主意了?」

陌歌莞爾,「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發制人!」

3.春宴

一年一度的春日宴來臨,按照慣例,皇后邀請眾嬪妃去御花園賞花品酒。今歲立春,地方新貢了幾十株蕙蘭、山茶、薔薇和石楠,皆是新培育的品種,與尋常見的並不相同,十分名貴。而東玙也帶來了蘭國特有的奇珍異花,紅心梅。

東玙的侍女將花捧來,層層包裹,花盆底下堆滿一丈多積雪,得以保寒。

紅心梅,其狀與梅花無異,色澤艷紅,花瓣如翩飛蝴蝶,只是花芯像一顆紅心,最教人驚異的是這紅心與人心一樣,一下一下,不時顫動,稀奇詭異。

眾小主皆看呆,東玙頗是得意地解釋:「紅心梅生長在蘭國北部一座懸崖峭壁上,那裡四季冰雪,萬物難活,偏只有它可以長出來,且形狀像顆人心。之所以會跳動,是因這根莖中有許多人眼看不見的蟲類,它們在雪山上無法生存,只得依附在這花上。它們多而密,行動間會使得花芯搖顫,遠遠望去就像是一顆人心在跳動。」

眾人恍然大悟,全都湊近些觀賞,除了花芯奇異外,樹枝間竟隱約有銀光一閃,起初有人還覺是自己幻覺,但見東玙讓侍女拿來一頂偌大黑色罩子,足以蓋住這株紅心梅。她掀開一角,只見黑色籠罩下的紅心梅光芒閃爍,猶如火樹銀花,華星流動,煞是好看。

「這些流動的銀光便是數不清的小蟲,它們受寒凍影響,身子散發白光,在陽光下極難看清,但在黑暗下卻是一道風景。而且你們嘗這花瓣,馨甜可口。」

這下大家更震撼了,紛紛讚歎。陌歌也好奇地摘了片花瓣,果然甜絲絲的,入喉香冽。忽然,她頭一陣眩暈,隨即眼前開始模糊,而後就倒下失去知覺。

梅心嚇極,驚慌大喊:「娘娘!娘娘您怎麼了?來人,快傳御醫!」

眾人也不知所措,怎麼好端端的宸妃忽地不省人事,宮人忙將陌歌抬回咸福宮,大家跟著前往。

王持來把完脈,眉頭緊皺,許久道出是中毒。他額頭已滲出汗漬,「娘娘她……體內中了兩種毒,一種只是普通迷藥,不傷身體,可另一種卻是劇毒,五臟六腑已開始受損……若不趕緊將毒素控制住,怕毒氣入心……」

「你說什麼!」剛從勤政殿趕來的皇上入門就聽到這句,龍顏大怒,「宸妃怎麼會中毒呢?王持,朕命你趕緊解毒,宸妃若出事,你也跟著陪葬!」

床上的陌歌開始抽搐不止,口中狂吐白沫,模樣甚是瘮人。雖昏睡著,雙手卻不斷抓撓,為防止她誤傷自己,梅心不得不將她的手控住。

「她這是怎麼了?」皇上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青筋暴突,咆哮般朝王持怒吼,「還愣著做什麼,還不趕緊救人!」

王持嚇得跪地,「可是這毒……這毒叫『嗜血』……微臣根本解不了……」

「嗜血!」一向沉穩的春竹聞言色變,疾步替陌歌把脈,隨即面容蒼白。

皇后再三追問,她才點點頭,緩緩說道:「傳聞蘭國有一古毒,產於漠中屍骨草上,名為嗜血,中毒頃刻發作,一個時辰之內,五臟六腑化血水而死,叫人痛苦萬分。嗜血解藥極難配製,連我師父也只是聽聞,不曾見過。」

皇后睜大鳳眸,不敢置信,「宸妃怎麼會中嗜血呢?不應該呀!宮中也不可能有這毒,怎麼會……等等,蘭國?」

她及時止口,一番思考後冷目瞪著東玙,「宮中唯有你是蘭國人,宸妃也是方才中毒,除了你沒別人了,你趕緊將解藥交出來!」

東玙神情恍惚,似是沒聽見般,喃喃自語:「嗜血?不可能呀……不可能的……」

皇上沒這般客氣,聲如洪鐘,「來人,將她綁起來嚴刑拷問,直到說出解藥!」

4.解毒

「皇上,萬萬不可!」皇后雖也恨不得將東玙大卸八塊,可理智卻告訴她不可以,「她是蘭國公主,一旦動刑將破壞兩國關係,皇上三思啊。」

東玙這才驚嚇回神,大嚷:「我乃堂堂公主,做事光明磊落,敢作敢為,可根本沒做過的事情也絕不會承認!」

但就在這時,王持從門外回來,證實紅心梅上有毒液痕迹。只是眾人奇怪,方才大家皆觸摸了毒液,怎就未中毒?

王持解釋:「這嗜血僅靠鮮血感染,只要手上無傷口,嗜血就無法入體。」

梅心聽及,忙攤開陌歌的手掌看,竟在食指處發現一細小紅點,春竹仔細辨析後確定為針眼。梅心驚訝道:「奴婢可以指天發誓,春日宴前主子的手完好無損。」

大家頓悟,這必是兇手為之,趁著人多便宜行兇。而針刺痛感又小,宸妃根本不會在意。

這下東玙也急了,她百般辯解:「是,嗜血是蘭國劇毒,可我根本沒見過,更別說擁有。我不清楚紅心梅上怎麼會有嗜血,但定有人陷害。何況我和宸妃無怨無仇,我為何要害她?!」

梅心恨恨地盯著她,目光如匕首,幾乎要插入她肉里,「怎麼無怨無仇?前幾日你還威脅主子與她沒完,怎麼今日就改口了?」

然而她很快緩和語氣,極盡懇求:「我求求你,你救救我家主子,你不過是想出口氣罷了,總不至於要了主子的性命吧?」

「我說了不是我,我也根本沒解藥!」

二人僵持不下,皇上不想聽她們說下去,「不說是嗎?將她關入暴室,請劉嬤嬤伺候!務必半個時辰內交出解藥配方!」

眾人倒吸涼氣,噤若寒蟬。

劉嬤嬤是宮裡的老人,從前是太后身邊的,深諳各種後宮手段,凡是被她教導過的沒有一個不怕她,提到她的名字心都抖一抖。只怕東玙落入她手裡,什麼秘密都會說出來。

眼看東玙要被人帶走,她身旁的貼身丫鬟衝上前,「快放開公主,我身上有解藥!」

大家愣怔,聽她又道:「服用過解藥的人血里就有了藥性,放開公主,我就救宸妃。我少時家中遭遇變故,親人皆死於嗜血毒,所以我的血里有藥性。」

話畢,眾人議論紛紛,將信將疑。

尹淑儀疑惑道:「現下救人事關重要,可我們怎知你的話是真是假?萬一你拖延時辰,錯過了宸妃娘娘救治的最佳時期,豈不是……」

楊貴姬接過話:「是啊,是啊,你主子要害宸妃娘娘,你怎會好心救呢?」

眾人全都盯著丫鬟,目光里俱是懷疑,但見她咬緊唇瓣,拔下頭上銀簪猛地在手臂上一划,朝御醫道:「還不趕緊接血?」

春竹思忖片刻後對皇上道:「陛下,奴婢覺著如今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不管她說的是否為真,唯有暫且一試了!」

尹淑儀大喊:「皇上,不可啊!」

天子一心只想救人,「只要能救活陌兒,什麼法子都要一試。」

王持忙讓一干御醫準備,待接滿一碗心頭血後,著手熬制湯藥,以血為藥引灌入陌歌口中,過了許久仍不見反應。正當皇上慍怒要再次將東玙送入暴室之際,床上那張芙蓉面上睜開了眼睛。

陌歌嗜血已解,平安獲救。

激動之餘,皇上再也忍不住,緊緊握住她手再不鬆開。

5.爭論

眼看陌歌醒來,東玙丫鬟朝她奮力跪下,「宸妃娘娘,您是被害人,您最清楚發生了什麼,所以一定能證明我們公主是清白的!若真是公主,奴婢又何必救您?」

陌歌初醒來頭疼得緊,皇上心疼她欲讓眾人離開,卻被她制止,她也想儘快找出誰是兇手。

是了,她之所以會中兩種毒,是因那普通迷藥正是她自己所下。她原本只想在賞花時暈厥,故意陷害東玙,雖沒直接證據表明是東玙所為,卻也能讓東玙陷入眾口指責,更讓她一時半會兒抽不出身來找自己麻煩。

這就是所謂的先發制人。

可她沒料到,自己竟真會中毒,還是致命劇毒。

起初她也懷疑東玙,昭陽本就恨她,若東玙真受昭陽之命要她死,也不是不可能。可轉念又想,東玙剛入宮,在這個關頭殺她,不是直接暴露無疑?

那到底是誰?

兇手深知她會陷害東玙,所以利用了這個時機,就算最後查出迷藥一事,也能咬定嗜血亦是陌歌栽贓東玙。

只是這事僅她和梅心知曉,別人又從何而知呢?

眼下還是還東玙清白要緊,她雖不喜歡東玙,但公私分明。她點頭道:「的確不是東玙公主,賞花時她與本宮相隔挺遠,所以不可能是她。」

東玙高興極了,得意道:「本公主說了不是兇手,你們偏不信,這下知道冤枉我了吧?!」

尹淑儀似乎不信,「宸妃娘娘素來心善,但兇手卻想置您於死地,可見此人殘酷無情。若不將兇手繩之以法,這後宮怕永無安寧,所以您可千萬別怕惹事端而一味隱忍啊!」

她一番話引起眾小主共鳴。

齊美人連連贊同:「是啊,是啊,想想就可怕得緊,某人沒來之前宮裡風平浪靜,可如今啊……天曉得誰明日又中毒了呢!」

東玙氣得惱羞成怒,抓住她衣襟,「你說什麼!你這話什麼意思?」

齊美人也不害怕,大聲道:「誰做過誰心裡明白!別有膽做沒膽子承……」她話還未說完,東玙已衝過去揪扯她頭髮,兩人很快扭打在一起,場面一度混亂,尹淑儀忙上前要將二人分開。

「都給朕住手!看看你們兩個的樣子,簡直為皇室丟臉!」天子震怒不已,一聲怒吼驚煞兩人,皆停手整理儀態,「不論誰是兇手,朕都嚴懲不貸!」

6.刑供

經過一個下午,大家早就疲憊不堪,皇上也想讓陌歌好好安歇,故讓眾人解散。

就在眾人要走時,尹淑儀忽地想起什麼,「不能走!一旦出這個門兇手就找不到了!」

見大家疑惑,她說:「兇器不是一根針么?而兇手又在我們當中,何不當場搜身看看誰藏針不就好了?」

皇后聽著覺得可行,一面讓人徹查御花園,另一面安排房間讓春竹依次給各位妃嬪和隨行宮女搜身。經過一個多時辰也沒發現兇器,直到在東玙的頭髮里發現一枚繡花針。

她惶恐到話都說不出,「這……這怎麼可能……」

兇器一現,東玙再不能否認。儘管她仍堅持自己是被陷害,可皇帝卻已怒火中燒。

「朕念你是蘭國公主才讓闔宮上下誠意招待,可你倒好,在宮中嬌蠻跋扈,攪得後宮不得安寧。如此罷了,你還心腸惡毒,蓄謀殺人,明日朕就派人將你送回蘭國,這裡不歡迎你!」

聞言,東玙臉色大變,「我不要回去!皇上,求求你,我不能回去!我保證會乖乖的,千萬別送我回去!」

皇后也勸:「皇上莫衝動,將公主遣回是大事,何不等氣消後再與前朝共商定奪?」

尹淑儀也說:「是啊,即便真要送回去,我們也只有這枚針,蘭國反會說我們構陷,倒不如撬開她口,有了簽字畫押何愁沒有說辭。」

陌歌一直未說話,她望了尹淑儀一眼,眸里似有暗流涌動,很快沉淡下去,「尹淑儀提議不錯,沒有證據站不住腳,不如讓劉嬤嬤將她帶往暴室,必定什麼都清楚了。」

東玙嚇極,「你……你們……嚴刑逼供!我皇兄若知道,必定……」

然而皇上不耐煩,揮揮手,兩名宮人就將她拖了下去。

暴室里,尖叫聲一浪蓋過一浪,正當劉嬤嬤喜盈盈地拿著畫押字據來咸福宮邀功時,卻有宮人消息來報,東玙公主禁不住拷打,竟這樣死了。(小說名:《關門捉賊》,作者:林愫藜。來自【公號:dudiangushi】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讀點故事 的精彩文章:

我相親邂逅高富帥,相戀1年帶他回家,聽他和家人談笑我發覺不對

TAG:每天讀點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