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日本的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為什麼要用六支鋼筆簽字?

在日本的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為什麼要用六支鋼筆簽字?

1945年9月2日對亞洲人民來說是件大事,於東亞戰場一手遮天的日本法西斯與盟軍代表團在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投降儀式。上午8點半,各盟國代表登上密蘇里號,第一個上船的便是來自中國的徐永昌將軍,然後依次是英國,蘇聯,澳大利亞,法國,荷蘭,和加拿大等國。在此次投降儀式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麥克阿瑟。

簽署投降條約時,麥克阿瑟共用了6支鋼筆。6支鋼筆中每一個都具有莫名的意味,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麥克阿瑟的個人秀,話雖如此,但至於麥克阿瑟準備6支鋼筆的具體意義只有他自己知道。

首先登場簽字的是來自東亞戰場第一主角日本的重光葵和梅津,作為戰敗國,日方代表最先簽字彷彿是「最高待遇。」其次便是「盟軍最高統帥代表和日本作戰的各國簽字」環節。麥克阿瑟首先用1號筆在協議上簽字,簽完以後當場將鋼筆贈送給了溫萊特。溫萊特畢竟在戰場上立過大功:當初日軍大舉進攻菲律賓,麥克阿瑟倉皇逃離,就是這位溫萊特將軍在不知情況的背景下於1942年5月5日帶領9萬餘美菲部隊投降,他本人遭到日軍瘋狂折磨。戰後,對於這樣一位「苦難英雄」,麥克阿瑟將第一支鋼筆贈送給他。

用完2號鋼筆後,麥克阿瑟轉身將其贈與英軍指揮官帕西瓦爾,這位將軍在1942年2月15日率8萬餘英聯軍向山下奉文投降,後者僅帶3萬人。其次,中間的三支鋼筆被麥克阿瑟分別贈與美國國家檔案館,西點軍校和海軍學院。珍藏於美國國家檔案館的鋼筆直到今日依然可以被世人觀摩,出身陸軍的麥克贈筆給西點軍校也沒什麼問題,至於為何海軍學院能得到麥克的自用筆可能是因為當時美國矛盾的陸海軍關係。

最後一支鋼筆被麥克贈送給了自己的妻子瓊·菲爾克洛斯。墨跡半天后,盟軍最高指揮官代表同日軍作戰的各國於協議簽字環節終於結束。而後尼米茲,徐永昌將軍及其他各國代表依次上場。總的來說,整個受降儀式進行的還算順利。這其中還有一個值得小細節:所有受降國簽署完成後的時間為1945年9月2日9時18分。918,這三個讓無數中國人為之屈辱的數字最終以這樣的形式還給日本,不知道當時在場的日本代表作何感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印軍一個旅包圍巴軍一個連21天,三封信成功勸降,戰後才知上當
此人為德軍高級戰俘,丘吉爾為其辯護,最終助其回到德國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