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在拉薩有這麼一間房

房間的名字分別是:

小團圓、飛鳥集、百年孤獨……

12間房就有12本書、12個故事

打造這「詩與遠方」的人

就是范以西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來自雲南昆明

是位80後青年作家、詩人

小學時他就明確自己的夢想——當個作家

但15歲,他卻因家庭變故輟學了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16歲,他獨自讀完了三毛和張愛玲

被《撒哈拉的故事》深深地吸引

一個小鎮青年渴望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17歲的他決定走出小鎮

從昆明到成都,本以為自己到了「遠方」

但面臨的狀況卻是

找不到工作,錢也花光了

晚上就睡在人民公園、馬路邊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為了養活自己

他開始四處找工作

剛好有家夜店在招聘,卻只要女孩子

范以西不服氣:「誰說男的不如女的」

一句硬氣話,還真就打動了對方

就這樣,他在夜店一待就是四五年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做過銷售,也當過領舞

酗酒、鬥毆、紋身……

他說那時的自己像極了白先勇筆下的人物

觸碰著社會最底層、最骯髒、最齷齪的地方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那段時間,他幾乎與文學絕緣

但並不代表忘記

之後,他用了整整十年去改變

開酒吧、服裝店,還做過總經理助理

最後是互聯網文學論壇

總算觸及到了自己的夢想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但由於公司調整,文學板塊比重縮小

反覆思考後

他決定放下一切

背包西行,環遊世界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原本制定的路線是

從西安開始、途徑青海

穿過西藏到尼泊爾、印度

直達波羅的海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但到了西藏後

因為一個盒飯

他停下了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喜歡坐在大昭寺門口

吹著風、聽朝聖的人誦經

一天,一個牧區小姑娘跑到他身邊坐下

剛好遇上發放免費盒飯,小女孩去領了一份

跑過來,沒有吃,卻雙手捧到了他面前

小姑娘臉上泛著高原紅

眼睛盯著他,閃著光

咧嘴一笑露出了白白的牙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就是這樣小小的善意

徹底打動了范以西

他決定留下來,找個院子

而朋友想開個民宿

想法不謀而合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那時候眾籌概念很火

他就寫了一篇文章描繪自己的夢

一夜之間,一個人的夢成了幾百人的夢

第二天就有500人報名

他們挑選其中20人,共籌集100萬資金

於是,就有了拉薩的「橄欖公社」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因著獨特的個性

從一開始,參訪者就絡繹不絕

各大媒體也爭相報導

連「歌王」韓磊

都把這裡定為遊覽拉薩的一站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兩年後

范以西又把夢帶回了故鄉昆明

花了半年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

很偶然,朋友請他到一個老廠房改造的餐廳吃飯

不起眼的門面里別有洞天

當下,他就決定定在這裡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這個建築在滇越鐵路的盡頭

是特有的法式建築風格

由於最早的建築始於1966

他把這裡叫做「橄欖公社一九六六」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不惜花了600萬改造

但沒有設置高大的門楣、閃亮的招牌

24間房子被包圍在一堆陳舊的建築中央

彷彿一座孤島

看到大門時,有些人難免會失望

但推開門的瞬間,都會驚艷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一條幽深的迴廊

紅牆白柱,鋪著白色的石頭

玻璃櫥櫃里擺放著范以西淘來的各種飾物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穿過這條迴廊,就是前台

一張桌子、三把椅子

有種民國時期旅店的感覺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范以西說

沒有庭院,不足以稱為民宿

因此,這裡雖位於城市中央

卻有一座陽光玻璃房的庭院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在破舊的牆上畫畫

在樓前種滿梧桐和墨西哥鼠尾草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讓夕顏花和樓沿兒的藤蔓野蠻生長

春天的庭院撒下虞美人的種子

雨季來臨開出淡粉的花朵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玻璃房的一側是他開的書店

叫不信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裡面都是他推薦的書

24小時不打烊

西南地區僅此一家

范以西經常在這裡辦讀書會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再往深處走

就是范以西精心準備的24個房間

每個房間都是有自己的故事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推開其中一扇門

便走進了「追風箏的人」

牆面斑駁,白色窗帘搖曳

彷彿回到了那個戰火洗禮前的

喀布爾的富人大宅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窗外似乎能聽到

哈桑回過頭對阿米爾少爺喊

「為你,千千萬萬遍!」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沿著走廊

又到了「挪威的森林」

充滿日式物哀的基調

卻又用一抹綠色安撫了淡淡的孤獨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而「小王子」

是范以西最喜歡的空間

從設計到裝飾都是他一手操作

在這個白色的星球上

有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沿著樓梯到2樓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便是看到了「色戒」

范以西非常喜歡張愛玲

這是他的傾心之作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走進去的一瞬間

就彷彿走進了李安的電影片場

只是不見王佳芝和易先生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牆上掛著特意找來的

上海老照片和香煙廣告

桌上擺著的木框收音機

靜靜地唱著歲月流逝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隔壁便是「簡愛」

19世紀的英國就這樣展現在眼前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多邊形大理石鋪成的牆面

堅硬、獨立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檯子上的書已經被房客翻舊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轉身上3樓

又踏入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抽屜里收著舊報紙

牆上掛著舊日的廣告海報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床頭大鏡框里散亂壓著

1967年的紅頭文件

都是范以西一張一張收集的

在這個空間里

還原了那個年代的滄桑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鉚釘生鏽的羊皮箱子

原來是他收納舊書的

現在就用來做柜子

還有童年裡的糖盒

裡面應該都是寶貝

女孩子的頭花、男孩子的遊戲卡片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人間喜劇」、「吉檀迦利」

「老人與海」……

一本本書在范以西的設計下變成了房間

走進去就像是進入了一個故事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每個房間都會放一本相應的書

已經被來的朋友翻得很舊了

他希望來的人不僅是睡一覺

而是做一場關於文學的夢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他也在這裡完成了文學創作

2012年,他開始用詩記錄生活

2016年底母親罹患重病

范以西陪她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那是他最痛苦的時期,卻也成就他的創作

今年8月,他的詩集《在島上》問世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詩集出版後

女粉絲還把詩句刻在黃銅筆記本上送給他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這麼多年

范以西一直希望靠寫作養活自己

成為一名真正的寫作者

讓更多人讀到自己的文字

建「橄欖公社」

是為了遇見志同道合的人

他15歲輟學,磨練10年成為作家,用書造了幾間房,引來無數人打卡

范以西說,「橄欖公社」像一座孤島

更是文學的烏托邦

很多人走進來

分明感覺這裡是一片綠洲

在喧鬧城市中

保持自己的節奏

安靜且富有詩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新青年 的精彩文章:

色塊的組合,充滿視覺衝擊力
日本建築師磯崎新獲得2019年普利茲克建築大獎!

TAG:藝術新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