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婦女節,讓我們來看看女科學家們為科學進步做出的貢獻

婦女節,讓我們來看看女科學家們為科學進步做出的貢獻

雖然女性佔全球研究人員的數量不足三分之一,並且在尋求長期職業發展及高級科研崗位時面臨著種種障礙。但是,在各類頂尖研究領域,還是有無數的女性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就讓我們來了解幾位從事理化方面工作的女科學家吧。

瑪麗·居里

Marie Sk?odowska為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她出生於波蘭華沙,後搬到巴黎繼續學習,並在那裡遇到了Pierre Curie,後者成為她的丈夫和放射性領域的同事。

1903年6月25日,居里夫人發現了鐳。1903年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她是居里學院的創始人,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也是第一位兩次榮獲諾貝爾科學獎的科學家。

莉澤·邁特納

1878年,莉澤·邁特納(Lise Meitner)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並在維也納大學研習物理。

物理學家莉澤·邁特納的開創性工作始於與奧托·哈恩一起發現元素鏷。1923年,她推導出了俄歇效應——當一個原子釋放一個或兩個電子以達到穩定目的的過程。然而,這一效應是以在兩年後證實這一過程的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俄歇命名的。這是她第一項被公然忽略的突破。1939年,邁特納和奧托·弗里希一起發現了核裂變,對原子彈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最先發現的核裂變的是邁特納,但1944年,將這一發現的諾貝爾化學獎收穫囊中的卻只有奧托·哈恩。為了紀念莉澤·邁特納,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09號元素被命名為Meitnerium。

伊雷娜·約里奧-居里

身為瑪麗·居里的女兒,伊雷娜·約里奧-居里是個完完全全的狠角色。在她母親分離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基礎之上,她成功地實現了鍊金術士夢想——將一種元素轉變成了另一種元素:從硼創造出了放射性氮,從鋁創造出磷的放射性同位素,以及從鎂創造了硅。1935年,因她在感生放射性領域的開創性成果,獲得了那一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

出生於德國的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瑪麗亞·格佩特-梅耶以提出原子核的核殼層模型而聞名於世。我們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環繞在核周圍的電子構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1949年,瑪麗亞發展了一種模型,其中核子會分布在不同能級的殼中。她也因此項開拓性研究獲得了196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王明貞

物理學家,清華大學第一位女教授,也是我國最早的女物理學家之一。對統計物理學,尤其是玻耳茲曼方程和布朗運動有深入系統的研究,首次獨立地從福克—普朗克(Fokker-Planck)方程和克雷默(Kramers)方程中推導出自由粒子和簡單諧振子的布朗運動。

陸士嘉

中國著名的流體力學家、教育家。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學生、中國籍留學生、博士生。她是北京航空學院的籌建者之一,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為發展中國力學事業和培養航空工業的科技人才作出了貢獻。也是中國著名音樂人高曉松的外婆。

吳健雄

吳健雄——20世紀最受人尊敬的科學家之一。在吳健雄的一生中,取得了許多成就:成為第一位被選入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美籍華人,第一位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榮譽博士的女性,第一位美國物理學會的女性主席,第一位沃爾夫物理學獎獲得者等等。

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完成博士學位後,她便前往美國東海岸,成為了普林斯頓物理系的第一位女性導師。之後她去往哥倫比亞大學參與了曼哈頓計劃。在那裡,她利用擴散法分離了鈾同位素235和238,並解決了鏈式反應無法延續的重大問題。在哥倫比亞期間,她通過實驗撼動了物理學定律的基石,推翻了宇稱守恆定律。雖然她沒有因此獲得諾貝爾獎,但卻是真正的無冕之王。

何澤慧

何澤慧是傑出的核物理學家 ,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人」。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工程博士學位。中科院高能所原副所長,也是中國「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的夫人。

何澤慧在德國海德堡皇家學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間,首先發現並研究了正負電子幾乎全部交換能量的彈性碰撞現象。在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核化學實驗室工作期間,與合作者一起首先發現並研究了鈾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上世紀50年代,與合作者一起自立更生研製成功對粒子靈敏的原子核乳膠探測器。在領導建設中子物理實驗室、高山宇宙線觀察站,開展高空氣球、高能天體物理等多領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的名字也是為紀念推動中國高能天體物理髮展的已故科學家何澤慧。

米爾德里德·德雷斯爾豪斯

被稱為「碳科學的女王」的米爾德里德·德雷斯爾豪斯是麻省理工學院第一位女教授。她因在石墨、石墨層間化合物、富勒烯、碳納米管和低維熱電材料的研究而聞名。她獲得過許多獎項,包括總統自由勳章、美國國家科學獎章、費米獎和萬尼瓦爾·布希獎。她還是美國科學促進會的第一位女性主席,一生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支持和鼓勵更多女性加入物理學領域。

來源:中國科訊、原理、網易教育、理化檢驗物理分冊。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物理 的精彩文章:

做一條物理的「舔狗」
元宵燈謎大作戰,物理人要過的元宵節

TAG:環球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