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時期的人口狀況如何呢?

晚清時期的人口狀況如何呢?

1910年,清政府官方公布的全國人口普查的總數是312420025人。我不知道這個總數是否包括居住在邊遠地區的上述少數民族的人口數字。還有一個數字,是1910年政府年鑒公布的人口總數,這個數字和清政府官方對外公布的人口普查的數字不符,這個數字是433553030,多出了1億多人口。

圖1:晚清中國孩童

我認為後一數字更接近於中國的人口總數,因為中國庚子賠款的人口基數是407453029,這個數字是當時中國和列強都認可的。庚子之役後,中國並未發生大規模內戰,也沒有與其他國家爆發激烈戰爭,參照中國人的生育觀,人口增長是一定的。

上述少數民族居住的邊疆地區,地廣人稀。據統計,蒙古草原上居住著258萬人,西藏地區居住著643002人,新疆地區居住著120萬人。這些分散的游牧民族基本上還保持著古老的生活方式,現代文明對他們的影響尚不明顯,只有某些王公和宗教上層人士開始享受西方的生活用具。滿洲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是荒涼的窮鄉僻壤,實際上這個地區在很多方面與加拿大很像,有37萬平方英里的土地,蘊含著豐富的農業和礦業資源,人口850萬。滿洲如此富饒,人口雖不算多,但增長非常迅速,大量中國內地的居民移遷此地,拓荒創業,生根發芽。這是一場歷史悠久的以山東人為主的移民運動,中國人稱其為「闖關東」。

圖2:晚清中國人

中國的東部和南部、中部地區的人口分布狀況則完全相反。這片廣大的區域是漢人的傳統居住區,有18個省區。這18個省區的面積與美國密西西比河以東的領土面積相當,人口卻大約是其8倍。那裡的芸芸眾生創造了驚人的數字,大城市數目驚人,鄉鎮和村莊多得無法計數。在汕頭這片長150英里寬50英里的地區,被城牆環繞的、人口在4萬到25萬的城市不少於10個,人口從幾百到2.5萬至3萬的鄉鎮和村莊則有幾百個。

圖3:晚清中國人

美國人總是不厭其煩地提及紐約、波士頓和芝加哥的人口,並以此為傲。我曾用5周的時間,經陸路縱貫了中國的山東省,除了我的休息時間,在剩餘的每時每刻,我都能看到山東的老百姓。山東省沒有美國那種分散的廣袤的農場,人們生活在城鎮和村莊里,前者有石質的城牆,後者有泥土搭建的圍牆。我途經的地方地勢平緩,天空透亮,地面沒有太多高層建築,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共有6個以上的城鎮或村莊。在一個難忘的清晨,我起得很早,在晨曦中用過早餐之後,便踏上旅途。我一口氣走了幾英里,享受著涼爽的天氣,大口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在太陽升起前,我登上了一個低緩的山脊,站到峰頂,我數了數,面前的村莊不少於30個,身後的可能更多。我估算了一下,途經的村莊平均有500人。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好像在不斷穿過狹窄的人流擁擠的街道,山東人口如此稠密,彷彿村鎮都連接起來了,村鎮之間,田地的間隔都不超過1英里。

美國人要想理解這樣一個人口密度,可以想像一下,把美國一半的人口都搬到密西西比州居住,情形就和山東差不多了。面積和密西西比州差不多的山東,人口不少於3824.79萬。這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和伊利諾伊州的面積差不多的直隸省,人口卻有2799.0871萬。中國山西省的人口密度和匈牙利差不多,雲南省的人口密度和保加利亞差不多,福建省和湖北省每平方英里的人口數和英格蘭相當。

《中國革命1911:一位傳教士眼中的辛亥鏡像》,阿瑟·賈德森·布朗著,季我努譯,重慶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作者 阿瑟·賈德森·布朗 著名傳教士、美國遠東問題專家。他曾遊歷多國,並與多國皇室政要有密切往來。布朗曾分別於1901—1902年和1909年到訪中國,並對中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社會調查,先後寫下了17本調查日記。在華期間,布朗利用傳教士的身份往來於官方和民間,並與袁世凱有過親密接觸。不同於西方傲慢的學者,布朗對中國乃至遠東地區有獨到而清醒的認識,著有《中國革命1911:一位傳教士眼中的辛亥鏡像》《近東與遠東》《遠東的主人》等多部作品。

譯者 季我努 國內著名民間學術團體,以整理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為職志,代表性作品有《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歷史影像全集》等。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蘇子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中國史 的精彩文章:

在戰爭之中,人都成了「野獸」!
在近代,西洋人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呢?

TAG:影像中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