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印巴衝突已證明二代機無用武之地,中國為何還裝備殲7殲8?

印巴衝突已證明二代機無用武之地,中國為何還裝備殲7殲8?

印度米格-21bison戰鬥機

時至今日,印巴衝突已經愈演愈烈。其間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前不久印巴之間爆發的一場空戰。在這場交鋒中印度空軍的戰機被擊落,如此自然是引起了軍迷的熱烈討論。很多軍迷認為這樣的戰鬥結果不足為奇,畢竟印度方面出動的戰機為米格-21,這款戰機為二代戰機。以目前各國戰機發展水平來看,這樣的戰機面對現代戰爭顯然是力不從心。

F-16戰機

二代機面對先進戰機可以說沒有絲毫還手之力,這一點可以從近日才釋放回國的印度飛行阿比納丹中校的一番話中可以看出,據這位王牌飛行員所說在交戰過程中他並沒有發現F-16的身影,當他在交戰空域盤旋搜索之時。一枚中距空對空導彈擊中了他所駕駛的米格-21。從中我們便能夠捕捉到一個信息,米格-21此類二代戰機的探測能力應對現代空戰顯然是捉襟見肘的。

印度空軍的米格-21-93

在二代戰機中米格-21的戰機的性能是名列前茅,尤其是印度方面此次出動的米格-21BISON綜合性能已經遠遠超過標準二代機,其實此次印度方面出動的米格-21BISON準確地來說應該稱為二代半戰機。按照官方資料來看,米格-21BISON搭載有"矛"式小型脈衝多普勒PD機載雷達,最大探測距離為57千米。但是這一探測距離僅限於探測大型戰機例如重型轟炸機,探測F-16這樣小型戰機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有效探測距離應當在20至30千米左右。因此雖然米格21裝備有中距空對空導彈,但是在與三四代戰機交戰時並沒有什麼威懾力。

殲-7戰鬥機

很多軍迷在看到印巴空戰的結果之後,不禁產生一個疑問,二代機性能如此落後為何目前中國還大量裝備?首先目前中國現役殲-7數量300-400架,而殲-8戰機200-300架。在二代機數量極為龐大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全部淘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雖然目前中國五代戰機以及四代戰機已經服役,三代戰機技術已經極為成熟,但是目前中國製造戰機的產能不足以支持短時間內將所有二代戰機全部更新換代。除了戰機的產能之外,地勤人員的培訓以及飛行員的培訓也是一個頗為棘手的問題,短時間解決顯然是不可能的。

殲-8戰機

除了數量龐大之外,現役二代戰機的使用壽命還沒有達到退役的程度。尤其是在兩千年以後出廠的二代戰機使用壽命較長,理想狀態應當可以使用到2020年。目前較為可靠的解決方案是,以每年五十架的速度將殲-7殲-8早期型號進行更新換代,此外2000年左右出廠的殲-7與殲-8在使用壽命剩餘不多之後,退居二線部隊,執行一些低強度的戰鬥任務。

殲-7駕駛艙內景

其實二代機一直沒有被淘汰不僅僅是因為數量龐大,還有一點是其他先進戰機無法取代的,那便是維護成本低。在目前沒有大型戰爭爆發的情況下,二代機執行低強度的戰鬥任務其實與三代機差別不大。所以說目前中國空軍現役的二代戰機還是有一定作用。

作者:懷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解析 的精彩文章:

武器裝備還能租著用?印度借俄軍核潛艇,小國借中國產火箭炮
又來一個巴鐵?非洲大國專買中國武器,美國人表示無奈

TAG:軍情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