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襄陽震華門

襄陽震華門

雄踞漢水中游的襄陽古城,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美譽。那是自楚國立北津戍始,便建起的城池,最長時襄陽古城牆有7322米,人們進出古城的通道,先後建有陽春、西城、文昌、臨漢、拱宸、震華等六座城門。遺憾的是,其中有三座城門早就湮滅於歷史的滾滾紅塵之中,到如今遺下的只有臨漢門、拱辰門和震華門。

就在明朝開國初年,朝廷頒旨維修襄陽古城,將漢水南岸北移,為了加強整個城牆的防禦能力,把城池又向東北擴展,因此,增設始建了震華門。據史料乾隆版《襄陽府志》記載:此城門"於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修之(襄陽城)",由當時的鎮城大將鄧愈負責修築,以拱衛襄陽東北安防。

如今,歷時六百五十餘年的震華門佇立在襄陽漢江一橋的橋南處,又別稱長門。這裡現存的一處長門遺址原本為震華門的屯兵城,即瓮城,目前因為各種原因,長期被雜樹灌木藤蔓覆蓋而難得現其真容,久而久之,幾已被市民忽略淡忘。

襄陽震華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現已現身的這段古城牆,實地察看是呈垮塌狀斜著立於地面,順著這面斜坡的一旁還有十多塊城牆磚散落。本市一些考古專家根據這些磚塊的形狀,大小,厚薄等,推斷應為明城牆。根據城牆夯土裡,裹著大量小塊城磚,專家又推測出可能當時鄧愈建這段城牆時,原址上已有宋元城牆,所以,修築時,直接藉助了原有的宋元城牆,給予擴寬加高。

還有相關史料記載,這裡曾發生過不少的戰事,如咸豐六年,紅巾軍首領王喜派兵從這裡過閘攻城,連戰四天,以失敗告終。震華門券門擁有「48步不見天」的美譽,在全國也是較為罕見的。這些足以想像此門在當年的雄姿與戰略地位。

然而,當年有多顯赫,如今便有多寂寥。雖然長門遺址公園在遺址之外的部分已然修葺一新,一段新的沿江大道正在鋪設之中,但在公園與大道之間的古城牆遺址,卻依舊破敗不堪地荒廢在一些建築物的殘垣斷壁之中。一塊2001年立下的石碑,上面篆刻著"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陽城牆遺址"等文字簡介,提醒著"該段城牆屬震華門(長門)瓮城一段遺址。始建於春秋時期,後因戰爭屢戰屢廢,現存城牆屬明清時期所建,城牆結構為內夯土外城磚,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願風雨震華門,未來安好!

襄陽震華門

襄陽震華門

襄陽震華門

這是兩年前一個晴好天氣的傍晚,拍攝夕陽下的震華門全景。漢江水清澈如藍,平靜如鏡,打震華門的層樓下靜靜流過。鐵路橋上的鋼鐵支架,在暖黃的陽光照射下,倒映在夯實厚重的城牆上,夢幻般有了些浪漫的色彩。而遠處高聳的水塔下,那護橋部隊的營房也歷歷在目。

襄陽震華門

城牆根下,老樹斜枝椏。層樓上,震華門紅牆青瓦,風吹玉振鳥驚嚇,少年踏輕騎,疾馳翩然若跨馬!

襄陽震華門

看著歷史與現代在這池水中完美的倒影,不由得又想到那句絕美的古詩"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也應該是一幅新的和諧畫面。

襄陽震華門

襄陽震華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