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太后的脾氣也溫和,她難道也有不為人知的另外一面

慈禧太后的脾氣也溫和,她難道也有不為人知的另外一面

一提到慈禧,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奢侈無度」,「狠辣無比」,「陰險狡詐」,反正在歷來的清宮戲中,慈禧一直都是以這個形象出現,從未變更過。其實她還有自己溫和的另一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清朝的時候,很多人接觸過慈禧太后,其中還有不少是外國人,在他們眼中,慈禧並非是西方社會傳說的「巫婆」,反而是一個謙和有禮的貴婦人。為何人們對於慈禧的印象會有如此反差呢?我們可以從這些人的回憶中,還原一個不一樣的慈禧。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對下人的態度

曾經有一本書叫做《宮女談往錄》,是當年曾經伺候過慈禧的宮女親口講述,其中就描寫了慈禧太后的一些生活細節。比如,慈禧太后說話時輕聲細語,從不輕易發火,宮女們若是有一些小過失,最多也就是嗔怪兩句,沒有動不動就掌嘴毒打的情節。甚至很多時候,慈禧還會帶著宮女們玩遊戲,捉蟲子,猜謎語等等的娛樂節目,有時老佛爺興緻來了,還會當眾唱一段戲給大家聽。

李蓮英是慈禧身邊的紅人,李蓮英機靈乖巧,又縝密細膩懂得太后的心思,慈禧太后的晚年若是沒有他,與自己說著「知心話」,恐怕也會寂寞無聊至極,故此,她對李蓮英的態度也是很不錯。

2.對宮外人的態度

德齡公主,是中法混血兒,母親是法國人,父親是清朝的駐法國公使,在她17歲時,跟著父親回國,被慈禧選中做了御前女官。出宮之後她寫了一部《德齡公主回憶錄》,講述了她在宮中兩年與慈禧發生的那些事兒。

書中對慈禧的描述,出現最多次的詞語就是「和藹」,慈禧與德齡公主兩人的關係,有如母女。慈禧在接觸了德齡公主後,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聽德齡講述西方的事情,並在她的影響之下迷上了照相和油畫,兩人感情甚好,德齡公主也很少看過慈禧發脾氣。

3.對兄弟的態度

慈禧的娘家人中有一個親二哥,此人叫桂祥,說好聽一點兒,他是一個公子哥,說的不好聽,那就是敗家子。基本上就是爛泥扶不上牆,又特能花錢,最後慈禧只能把他安排在家中,每個月從自己的薪俸里拿出銀子,用來接濟自己的二哥,並且一直沒有過任何怨言。

4對恩人的態度

據惲毓鼎所著的《惲毓鼎澄齋日記》記載,四川總督吳棠在早年對慈禧家有恩,正是這一次的恩德,讓慈禧畢生難忘。吳棠一生為官清正,曾經對官員貪腐仗義執言,反被貪官誣陷參奏,是慈禧太后對其力保,這才免了一場滅頂之災,還給吳棠一個清白,由此可見,慈禧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5.對外國人的態度

外國有一個女畫師專門為慈禧畫肖像,此人名叫卡爾,她曾經與慈禧多次接觸,並寫下了回憶錄。她在著作《禁苑黃昏——一個美國女畫師眼中的慈禧》中寫道,「我看眼前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極美麗極和善的婦人,猜度其年齡,至多不過四十歲(其實慈禧已年近七旬),而且其性情佳麗姣好,使人一見便生喜悅之情。」並在書中大量描述了慈禧確實很知書達理,有著上層女性的儒雅與溫柔,一旦有不懂的問題,還會虛心向自己請教。

歷史講究蓋棺定論,但小編要說的是:慈禧太后陰狠毒辣的形象已經固定,清廷百年基業也曾毀於她手,這個歷史事實是誰也推不翻的。可是我們也應能看到,在上述真實的回憶錄中,慈禧又像是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這更讓慈禧的本來面目變得撲朔迷離。對於影視劇和回憶錄對其截然相反的兩種描寫態度來看,真實的歷史應該是多面性的,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慈禧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還需要睿智的讀者自己去理性判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解密 的精彩文章:

郭庄楚墓被盜,專家用一「絕招」輕鬆找到了墓主的遺骨!
1974年肇源縣出土一堆殘片,專家經過拼對,發現它是珍貴食器

TAG:歷史大解密 |